觀瀾亭|小清河首次載貨試航:三個看點詮釋發展境界
□周學澤
7月21日上午,載有36FEU(40英尺集裝箱)大麥的山東海運公司“魯清101”輪由濟南港主城港區啟航,駛往淄博港高青港區。這是小清河復航主體工程建設完成后首次載貨試航,小清河在斷航26年后重新揚帆起航。
(圖源 大眾日報記者 常青)
首次載貨航行意義重大,有三個看點。
第一個看點,小清河首次載貨試航,貨物是來自中亞的大麥,有著“國際范”。
“目前,通過中歐班列運抵濟南港主城港區的大麥共計151FEU,貨物始發地為哈薩克斯坦。”山東和哈薩克斯坦相距4000多公里,小清河作為山東內河航運河道,第一次試航貨物來自遙遠的中亞,這體現出內河航運目標宏大:山東內河航運要在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第二個看點,小清河首次載貨試航貨物是“鐵水公”聯運的中間環節,是交通運輸資源“優化搭配”之作,體現交通科學規劃的重要性。
“該批次大麥由阿拉山口口岸入境,通過鐵路運達濟南董家鎮站,再經過內河航運分撥,由小清河濟南港主城港區上船運至小清河淄博港高青港區花溝作業區,最后運抵客戶工廠。”從這次大麥運輸路徑來看,經歷了鐵路、水運和公路運輸三種運輸過程,“鐵水公”銜接順暢,有利于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長處,實現最佳效益。
通過小清河航道實現“鐵水公”聯運,是科學規劃結出的果實。當初規劃建設小清河濟南港時,就將港區設在了濟南董家鐵路貨運中心場站附近。董家鐵路貨運中心場站是中歐班列(齊魯號)集裝箱裝卸貨物的地方,這就使本次貨物試航成為可能。
此外,小清河濟南港位于空港片區,和濟南國際機場相近,未來可以實現“空公水”聯運;小清河也是通江達海的,未來小清河不但“鐵水公”聯運,還可以河海聯運,從而放大了小清河航運的貨物集散疏運作用。這些,都以交通運輸科學規劃為前提。
第三個看點,小清河首次載貨試航貨物,是綠色交通建設“落地”明證。
今年4月全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強調,山東強力推進綠色交通建設,有力有序推動交通綠色化轉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
綠色交通建設,內河航運最有說服力。“小清河斷航26年后重新揚帆起航”,小清河斷航,有公路替代的原因,也有水的原因。水的原因,一是水量,二是水質。2018年明確綜合治理思路,2020年啟動復航工程,山東把小清河水污染治理與復航工程統籌推進。河道生態不恢復,就無法復航。正是水污染治理與復航工程統籌推進,實現一江清水向東流,也讓綠色交通“落地”。
小清河首次載貨航行,看點頗多。僅就以上三點看,體現山東內河航運發展長遠眼光和一體化思維,折射山東對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