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制公交"交運巴士"開通。(資料圖片)
在過去的五年中,島城公共交通出行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定制公交線路的陸續推出可以說最具創新思維。這種一人一座、一站直達的公交專車,讓部分上班族擺脫了公交擠、打車難、開車堵的悲催上班路,顛覆了公交企業“我有線路你來選”的傳統運營習慣,開啟了以市民需求為主導的“我定線路你開通,我的出行我做主”,公共交通出行開始向滿足部分市民的個性化需求邁進。目前,島城已經開通各類定制公交線路300余條,今后還將開通城際之間的長途定制線路。
公交可定制,上班乘“專車” 對于家住李滄區金水路萬科生態城的市民徐曉英來說,在今年8月份以前,每天上下班在路上總要耗去三四個小時。徐曉英在位于香港中路6號的世貿中心上班,從家到單位沒有直達的公交車,從今年4月份正式入住小區以來,她每天要先乘坐390路公交車到河南站,然后再換乘605路公交車到單位。即使在不堵車的情況下,換乘下來也需要將近兩個小時。遇上堵車的時候,多在路上耗半小時甚至更長時間,基本上是家常便飯。
今年7月底,交運集團(青島)的官方微信公眾號正式推出了“交運定制服務平臺”,市民通過微信公眾號可定制屬于適合自己出行的專屬定制公交線路。定制公交實行專人專座,雖然票價要高于普通的公交車,但是由于沿途經停的站點不多,基本上實行一站直達,可以最大限度節省上班族在路上的時間。徐曉英第一時間報了名,成為了這條定制公交線路的第一批乘客。如今,她乘坐定制公交上下班,已經超過了3個月。
除了節省時間,定制公交的舒適性也高于普通公交車。交運集團在定制公交每條線路上投入的車輛都是豪華旅游大巴車,車內配備了4G無線網絡,方便乘客上網娛樂和處理公務;安裝了播放廣播、電視節目的影音設備,充實單調的上班路;備有報紙袋,免費提供多種報刊雜志;還有飲水機、大桶礦泉水、紙杯、紙巾等便民的車內設施。參與運行的駕駛員經過嚴格選拔,具備過硬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識。此外,還按每座60萬元的數額為乘客購買了人身責任險。
盡管早高峰乘車途中,市區部分路段的交通狀況并不十分順暢,但定制公交可以在公交專用道行駛,看著一輛輛私家車被甩在身后,徐曉英感覺很爽,覺得定制公交就是自己上下班的“專車”。
全國第一條,就在咱青島 據交運集團客運管理部部長魏成介紹,今年8月份交運集團大規模推出的“公交巴士”,如今運行狀況良好,市民不斷通過“交運行”微信平臺提交自己的出行需求,交運集團也專門成立了交運網絡應用中心,對市民出行需求的大數據進行分析研判,陸續開通更多的定制公交線路,滿足更多市民的個性化出行需求。
雖然對于更多的市民來說,定制公交還屬于新生事物,但家住百通馨苑的楊明對此并不陌生。早在2013年8月15日,交運集團已經率先在全國開通了第一條定制公交線路,從李滄區百通馨苑開往市南區湛山,楊明就是那時候的第一批乘客。此舉在全國范圍內引起巨大反響,隨著青島定制公交的開通,濟南、西安、太原等城市,也先后借鑒青島的模式,推出了定制公交。市交通運輸委也把定制公交作為青島市的特色公交來推行。隨后青島又推出了擺渡公交、定時公交、對接公交、定時快車等,使特色公交的內容更加豐富,為市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
至今提及當時開通的定制公交,交運集團(青島)董事長劉永康還記憶猶新,認為這一舉措引領了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方向。隨著島城城市框架的拉大,市民的居住區域越來越分散,逐漸向城市的外圍拓展,但工作區域基本上還集中在中心城區,居住地和上班地點的距離越來越遠,對公共交通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樣化。
“定制公交屬于公交創新服務,它的優勢在于點到點直達,線路很靈活,更加舒適、快捷。”劉永康認為,定制公交的運營模式是根據乘客的需求設定線路,以多人共同乘用交通工具的形式,為相對處于相同區域、相同出行時間,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做,采用一站直達的公交服務模式,具有定點、定車、定時、定價、定人等與普通公交不同的特點,是對常規公交服務品質的一種提升以及對常規公交的有效補充,是介于常規公交與出租車之間的公共交通服務模式。
據保守估計,每條定制公交線路可以減少30輛左右的私家車出行,這種公交服務新模式不但減輕了交通堵塞,實現了綠色出行,而且減輕了寫字樓密集區域停車難問題,降低了公共出行成本,充分滿足了個性化需求。
應該說,定制公交的出現,為市民提供了一種新的公共交通方式。“青島中心城區的城市結構很獨特,南部與北部、東部與西部的經濟布局不均衡。”青島都市公共交通研究院有關研究人士認為,目前“南部上班,北部居住”、“西部上學,東部居住”的現象比較多,導致早晚高峰期間車流和人流均呈潮汐式流向,使得島城客流比較密集的公交線路,全部集中在一些南北大線和東西長線上。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再度讓國人見識了“互聯網+”給市民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而傳統的公共交通出行領域也日益受到互聯網的沖擊,在北京等城市,滴滴巴士、小豬巴士等借助互聯網平臺興起的新公共交通模式,正在逼著傳統公交運營企業放下身段,以全新的思維方式去滿足市民的需求。
5萬人網上提交定制公交需求 作為國內公共交通領域的領軍城市之一,青島在不斷借助“互聯網+”改善市民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
目前,青島公交集團推出的公交查詢系統,已經實現了市區公交車輛的智能查詢。交運集團(青島)開發的“交運行”微信公眾號,僅上線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有了10萬多“粉絲”,其中近5萬人提交了定制公交出行需求。為了滿足市民的不同上網習慣,交運集團又自主研發了三個手機APP,分別是“交運行”定制服務、長途汽車售票、溫馨巴士查詢。如今,交運行APP已涵蓋長途車票在線預售、公交查詢、定制客運(定制公交、定制校車、定制旅游)等定制服務,還具有約租車服務等多項線上功能。
正是因為有了互聯網服務平臺,定制公交才得以在島城大面積推廣。交運集團客運管理部部長魏成介紹,借助“交運行”微信公眾號,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市民的出行需求,從而實現“我的出行我做主”的新型模式,顛覆原有的“我有線路你來選”的傳統方式。
“定制公交的車輛涵蓋了高端依維柯、豪華大巴等不同車型的300余部,座位數從18座到42座不等。”魏成介紹,車型多樣,線路開通起來就更加靈活,可以根據人數的多少投入不同的車輛。“以往開通定制公交線路,一般都是46座以上的豪華大巴車,只有上座率達到七成以上,才會調研線路考慮開通。”魏成說,現在開通一條定制公交線路,人數的門檻大幅度降低,10人左右甚至更少就可以開通。
未來將推出城際定制出行服務 隨著地鐵3號線北段通車試運營的日益臨近,很多市民把緩解島城擁堵的希望寄托在地鐵上。但是因為單靠一條地鐵線,所承擔的城市公共交通量是有限的。每個城市在開工建設第一條地鐵后,都會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經歷地鐵建設高速期,以盡快使地鐵形成網絡化運營,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莫不如此。國內著名的軌道交通專家沈景炎曾表示,第一條地鐵建成后,只能分擔整個城市5% 左右的運力,而形成線網規劃后,運力將達到50%左右。地鐵建成后配合地面交通設施,才能有效降低整個城市的地面交通壓力。也就意味著,即使將來島城軌道交通由線成網,地面公共交通仍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才能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出行需求。
如今,“大鼻子”校車也開通了定制線路,從今年9月1日運營以來,目前“定制校車”數量已達到89輛,主要服務于市區中小學校;在青島火車站和青島北站,通往即墨、城陽、黃島的定制公交線路每天定點發車,接送乘火車的市民;從館陶路汽車站發往西海岸汽車總站的青西快線,是首條貫通主城區至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交通快速長廊,也是全國公交行業中服務設施最多的一條線路,日均客流量突破千人……據統計,島城目前各類定制公交線路已達300余條,日均服務市民近兩萬人次。
交運集團客運管理部部長魏成介紹,目前定制出行服務以市區為主,兼顧青島市民在各區市之間的出行往來。“在剛剛結束的山東省道路運輸企業‘互聯網+便捷交通’現場會上,省內十七個地市的三十家大型道路客運企業已初步達成共識,將共同出資組建共享共有的互聯網信息科技公司。”魏成透露,一旦全省道路運輸企業實現信息的聯通共享,就將推出城際定制出行服務,未來市民出行會越來越“自己說了算”。 文/記者 馬正拓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