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20日消息 市北區上清路39號院原為半封閉小區。該樓院內公共資源被一些游商浮販占用,地磚被壓壞,消防通道被堵塞,散落的垃圾引來蚊蟲蛇鼠,還曾發生居民被盜事件……針對這一堆棘手難題,青島市北區延安路街道黨工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舉措,走出了“細胞化”黨建引領基層自治管理新路子。
市北區創新“細胞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
以網格黨支部為基礎,以樓院黨小組為紅色“細胞”單元,把組織劃小,在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指導下,按照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和“群眾參與、民主推薦、承諾就職”的要求,在上清路39號樓院黨小組中選出了3名思想政治素質好、群眾工作能力強、認可度高的黨員,成立樓院自管會,實行紅色管理、院落自治,把民主自治的單元具體到網格,細化到樓院。黨員先鋒帶領樓院居民開展樓院內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并制定了“黨員帶頭、環境整潔、安全穩定、鄰里和睦”的四項和諧樓院標準。
樓院自管會成立之初,樓院內的環境維護、設施維修、停車等工作,處于無經費、無工具、無技術的“三無”尷尬境地,工作開展困難重重。一上任,樓院自管會就召開居民議事會,收集居民的意見建議,針對大家的需求制定管理方案。同時黨員們以身作則,臟活累活沖在前面、誰家有困難第一時間趕到。在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委的幫助下,樓院的道路、綠化、樓道、停車等方面煥然一新,自管會的管理也井然有序。居民們看著以往臟亂差的樓院整潔一新,進出車輛井然有序,都對樓院自管會豎起了大拇指。樓院自管會增進了鄰里感情,拉近了黨群關系,增強了居民間的凝聚力。開始不理解的居民被感動了,持反對態度的居民也支持了,更多的黨員和居民志愿者都紛紛加入到樓院建設中來,形成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市北區延安路街道地處老城區,居民樓院多為七八十年代開放式老樓院,普遍存在“基礎設施配套老舊、管理水平滯后”的短板和弱項,多數為“無物業、無管理、無人員”的三無開放式“樓院”,占轄區樓院總數的60%以上。近年來,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網格黨支部,縮小為民服務的距離,高效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先鋒作用,創新“細胞化”自治管理新模式,老舊樓院治理有很大改觀。一是堅持黨建引領。堅持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這條主線,將黨的組織體系與社會治理體系有機融合,讓各級各類黨組織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二是把組織劃小。以網格黨支部為基礎,依托樓院黨小組這個“細胞”組織,選出優秀的黨員代表成立樓院自管會,讓這個更小的“細胞”組織負責樓院的日常管理和居民事務,提高辦事效率。三是充分發揮紅色骨干力量。充分發揮網格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自管會黨員先鋒的帶領下,引導樓院更多黨員和居民積極參與到樓院治理中,逐步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延安路街道黨工委書記丁剛德說,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新的歷史時期,我們要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推進“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截至目前,市北區延安路街道上清路39號、合江路13號等6個樓院已成立樓院自管會,在黨組織的引領和黨員先鋒的帶領下,居民群眾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逐步實現了老舊樓院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提高了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