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19日消息 還記得那個會縫葡萄皮的手術機器人嗎?對,就是大名鼎鼎的“達芬奇”!11月15日,“達芬奇”機器人正式落戶青島市市立醫院,11月18日完成第一臺手術。達芬奇在青島市市立醫院正式開啟職業生涯!此次落戶青島市市立醫院的“達芬奇”是目前全球最先進的第四代手術機器人,與前輩相比,各項“本領”均有很大提升,能夠通過微創的方法,實施各種復雜的外科手術。
達芬奇到底長啥樣?它由三部分組成:外科醫生控制臺、床旁機械臂系統、成像系統。
達芬奇
手術“大師”都有哪些絕技? 1.提供清晰3D手術視野 達芬奇可提供清晰放大的裸眼3D視野,可將視野擴大10多倍,頭發絲大小的血管在醫生眼里也能清晰可見,它還具有熒光顯影功能,畫質的改善有助于提高手術質量和保障患者安全。
2.可轉腕的“手臂” 達芬奇的機械臂擁有七個自由度,可輕易實現突破人手極限轉腕操作,在狹窄解剖區域中比人手更靈活,能夠完成人難以完成的精細化操作。
3.“防抖”的操刀手 鏡下手術器械既可完全重現人手動作、醫生的手術經驗得以完全復制,又排除了人手可能的顫抖對手術造成的影響,其移動縮減功能大大提高了手術的精確性和安全性。
出色完成職業生涯首秀 18日,在“達芬奇”的幫助下,一位74歲男性患者接受了腎根治性切除術。
機器人手臂通過直徑1厘米左右的穿刺通道進入腹腔后,達芬奇成像系統為主刀醫生提供了可放大的清晰三維手術視野,組織、器官的解剖構造和神經血管束的走向清晰呈現眼前,從主刀醫生的視角看,就如同觀看電影《阿凡達》,醫生仿佛置身于患者腹腔中;接下來的操作更是達芬奇的“拿手好戲”,在狹小的布滿血管、神經等組織的腹腔內,達芬奇“抗疲勞、防抖動、可靈活翻轉”的優點被發揮的淋漓盡致,機器人手臂在主刀醫生的指揮下,在游離輸尿管、周圍脂肪、血管、神經等組織及切除過程中游刃有余。最終,長有10x8cm大小腫瘤的左腎被精準切術,包膜完整。相較于其他手術方式,達芬奇能夠很好地保護患處周圍組織,患者受到的創傷更小,恢復更快。
泌尿外科團隊在達芬奇輔助下手術
專家操作達芬奇進行手術
機器人做手術,關鍵是機器還是人? 主刀醫生、泌尿外科侯四川主任,作為資深的外科專家,經歷了外科醫生的三個手術階段,從傳統開放手術、腔鏡微創手術到今天的達芬奇機器人手術,他說,手術的關鍵當然是操作機器人的醫生,達芬奇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微創手術設備,是一種操作工具,是醫生的助手,外科醫生的手術經驗和臨床判斷、對機器人的純熟把控才是整臺手術的靈魂。
外科團隊系統培訓,市立醫院進入達芬奇機器人新時代。
高精尖的設備需要技藝高超的駕馭者。為了順利開展達芬奇輔助手術,醫院制定并實施了人員培訓計劃,培訓采取“組團”的形式,確保整個醫護團隊的密切配合。泌尿外科侯四川團隊一行四人赴解放軍總醫院機器人培訓中心接受專業培訓,順利通過考核和認證。
后續,婦科、普外科等團隊將陸續外出接受培訓,未來,達芬奇機器人將在醫院各個領域的復雜外科手術中大展身手。
外科手術的發展趨勢是精確和微創,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微創外科手術系統,達芬奇機器人系統超越了傳統手術的局限,為微創手術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是外科手術未來發展的方向,為外科手術的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市立醫院外科進入了達芬奇機器人新時代。
通訊員 徐福強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