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11月7日消息 用有機肥替代化肥,是促進農業綠色發展的必由之路。近年來, 為了提高科學施肥觀念,控制化肥使用量,促進青島農業可持續發展,全市農業部門深入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牢固樹立耕地保護“量質并重、用養結合”理念,實施“化肥零增長”行動,大力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推進農業節本增效和綠色發展。
移風店鎮有機肥替代化肥示范區
近年來,市農機中心與各區市土壤肥料工作站結合果菜茶有冇肥替代化肥項目的實施,圍繞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斷探索實用且操作性強的技術模式,先后在三市兩區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技術嘗試,形成了成熟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并進行示范推廣。11月5日,市農機中心技術人員到即墨區調研有機肥替代化肥工作開展情況,查看了移風店鎮和靈山鎮的堆肥現場。
在堆肥現場探討相關技術問題
本次調研發現,即墨區現行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模式值得在全市推廣。移風店鎮建立了1500畝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示范區,推廣農業廢棄物利用區域整體推進模式,將農戶難以處理并成為污染農村環境公害的畜禽糞便、人糞尿、秸稈、尾菜等統一收集、集中處理,進行無害化和資源化利用,通過集中堆漚、生物菌發酵將這些廢棄物轉變為合格的有機肥和生物有機肥,再就近返還農田;靈山鎮建立了300畝示范點,采用低成本運營模式以當地畜禽糞便和糧庫的糧食糠殼為原料,通過添加微生物腐熟劑和功能微生物,就地堆漚發酵,把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投放于山嶺薄地,達到了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的目的。
移動式翻拋作業車在翻堆
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可以有效解決農村尾菜、秸稈、畜禽糞便和人糞尿等農村有機垃圾污染問題。通過集中堆肥,利用微生物高溫發酵,將農業農村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變廢為肥,化污為寶,把農村環境整治與土壤地力提升相結合,增施有機肥與減肥增效相結合,提高了耕地質量,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尤其是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和耕地綜合生產能力,優化了農村生活和農田生態環境,對促進農業節本增效和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通訊員 李民 記者 梁湘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