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8月23日消息 近日,青島市市立醫院東院消化科團隊成功完成一例內鏡下胃間質瘤全層切除術。手術完整切除腫瘤,患者恢復良好,一周后出院。該手術也是醫院獨立完成的首例,標志著青島市市立醫院消化內鏡治療技術邁上新臺階。
胃間質瘤并非罕見,是一種具有潛在惡性傾向的侵襲性腫瘤,但該病早期沒有特異臨床癥狀,因此術前難以診斷。傳統的治療方式為外科手術,隨著內鏡技術的發展,內鏡下全層切除術(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TR)為胃間質瘤患者提供了微創治療的新選擇。
EFTR最早由國外學者提出,該技術通過“主動”穿孔,將向消化道壁外成長、與漿膜層黏連緊密的固有肌層腫瘤完整切除而后進行消化道壁修補的一種方法。該技術的誕生打破了消化道間質瘤生長深度對內鏡下治療的限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保持解剖結構與生理功能等優點,但該技術對操作要求非常高,手術醫生需要具備高超嫻熟的操作技巧和扎實的解剖知識。
外地患者 慕名而來
來自日照的趙某因患“胃間質瘤”,曾輾轉多處就診,因腫瘤瘤體較大,且向腔外凸出,多家醫院專家建議外科手術治療。但忌于外科手術創傷大、恢復慢、花費高等缺點,趙某遲遲沒有接受外科手術。經多方打聽,了解到青島市市立醫院消化內科可以通過內鏡進行微創治療,于是慕名來院就診。
市立醫院東院消化科主任戰淑慧、副主任高玉強詳細了解了趙某病情,根據強化CT、超聲內鏡等檢查,經過多次病例討論,并與病人及家屬反復溝通后,決定為其行內鏡下全層切除術完成腫瘤的微創切除。
高手操刀 “禁區”游刃
為確保手術萬無一失,手術團隊術前制定了周全的方案。手術由具有豐富內鏡操作經驗的高玉強副主任操刀,術中剝離瘤體過程中,正如術前討論的情況:腫瘤深扎在固有肌層全層,并凸向腹腔,為了完整切除腫瘤,高主任果斷選擇主動穿孔。
穿孔是外科急腹癥,對于內科醫生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當胃壁全層打穿后,高主任沉著冷靜地操作著胃鏡進入腹腔觀察,黃色的大網膜出現在視野中時,作為內科醫生的高主任心情異常的緊張和激動,畢竟這是他第一次主動進入外科的領地進行手術。內鏡下的腫瘤原型畢現:在胃壁漿膜面,一顆較大(約2.0*1.5cm)的瘤體隆起,周圍血供豐富。為了避免漿膜面的出血,高主任通過鈦夾和牙線,對腫瘤的切開緣進行體外牽引,將瘤體拉向胃腔內,然后從漿膜面向粘膜面進行全層切除,完整切除了腫瘤,手術用時1小時,幾乎無出血。
完整切除腫瘤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更艱巨的任務還在后面。
最后一關也是這個手術的又一個難點——修補胃壁上的漏洞。因為缺損比較大,胃壁張力也大,所以修補十分困難,如果修補不完善,患者還是難逃外科手術,所以穿孔的修補十分關鍵,這對操作者的技術提出了極高的挑戰!高主任根據外科荷包縫合的原理,除準備手術常規器械,還依據術前討論可能出現的情況自制輔助小器械,憑借嫻熟高超的操作技術,順利將穿孔完美縫合。
整個手術完成后,高主任的手術衣早已被汗水浸透,雙腿也早已麻木,在放
創除瘤 快速康復
術后團隊密切關注著患者的恢復情況:3天后正常進食,病理低度危險度,切緣干凈,治愈性切除!
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提高,消化內科的領域已經不再局限于腔內病變的治療,正在逐步向外發展,使得創傷小、恢復快、療效佳的治療方式成為現實。內科醫生內外兼修,不斷突破自我,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祉。
通訊員 徐福強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