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7月4日消息 最近,市北區海倫路街道順昌路社區第三網格“紅色驛站”開展“網格微講堂—聽老兵講紅色家風故事”,黨員中心戶70多歲的退役士兵老黨員馬干棟講述著孝老愛親、勤儉持家的微故事,引來不少黨員家庭、居民前來聆聽,引導黨員家庭繼承和弘揚紅色家風。“紅管家”便民服務社接到居民電話反映,都昌路18號樓前樓梯損壞嚴重,樓里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出行十分不方便,希望社區能夠幫助維修。正在值班的社工立即聯系了順昌路社區紅管家便民服務社隊員鞠建新趕到現場,查看破損情況,確定維修方案。當日鞠建新買來沙和水泥,將破損的樓梯修復,方便了居民出行,社區“紅管家”為居民提供著便捷高效的服務。
今年以來,海倫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順應新時代社區治理的新形勢,讓黨建融入樓院、融入治理、融入服務、融入群眾,實踐新時代“四紅”社區(即樓院“紅色驛站”、“紅管家”便民服務社、“紅燭光”志愿服務社、“紅樂匯”文化活動中心)治理服務新模式,通過一個個樓院網格、一支支志愿者隊伍、一次次便捷服務、一場場精彩活動,激活了“紅色細胞”,打通了服務居民“最后一公里”,紅色輻射效應匯聚發展正能量,樓院微自治成效初顯,服務居民的效率和品質不斷提升,實現了社區發展的良性循環,筑牢了基層黨建堡壘。
“紅色驛站”,激活樓院“微自治”
樓院是居民居住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公共場所,是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公共“微空間”。隨著城市發展,社區由過去的六七百戶變為現在的四五千戶;由過去的單位宿舍以熟人為主的社區,變為現在的商品房以陌生人為主的社區;由過去社區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居民區里,變為現在的社區行政化職能過多。為此,把樓院工作激活,已經成為社區治理服務的時代課題。
順昌路社區有樓院10個,樓座66個,其中開放式樓院7個,樓座49個,大多為上世紀80年代所建,無物業管理的開放式樓院占了近三分之二。圍繞加強網格黨支部建設、樓院自我治理、樓院互助服務工作,拉開了樓院創新工作的帷幕。經多方論證,提出了創建樓院“紅色驛站”這樣的時代命題。通過挖掘房源,在8個樓院建立了“紅色驛站”,設有網格黨支部、樓院自管會、“紅管家”便民服務站和“紅燭光”志愿服務站,網格黨支部書記兼任樓院自管會主任、“紅管家”便民服務站和“紅燭光”志愿服務站站長。把原來的網格黨支部建設由虛變實,做到有陣地、有人員、有保障、有組織,健全完善“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四級組織架構,構建組織嚴密、分工明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網絡化組織體系。樓院“紅色驛站”統一掛牌,網格黨支部、樓院自管會、“紅管家”便民服務站和“紅燭光”志愿服務站工作職責和服務制度上墻,公開了人員、聯系電話、服務內容等,“紅色驛站”搭建為聽民情、傳民意、解民憂、促和諧、服務百姓工作的平臺。
“以前社區黨支部黨員人數較多,大家相互不了解,又沒有支部活動的小陣地,組織、參與活動難,建立‘紅色驛站’后,我們樓院網格黨支部有了自己的學習、服務、活動陣地,現在支部定期組織微講堂、微黨課、微活動、微公益等活動,每個支部成員每日輪流值班,擔負著樓院民意收集、糾紛調解、政策宣傳、幫困解難等工作,我們還將定期自組織開展單元樓道的‘互助好、娛樂好、學習好、環境好”創建活動’。”第三網格“紅色驛站”站長王愛彩黨員說。“紅色驛站”以樓院內的黨員為切入點,通過搭建“紅色驛站”管理服務平臺,樓院黨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不斷增強,有效發揮網格黨支部書記先鋒引領作用,增強黨組織在樓院治理中的引領核心作用。
人民路383號樓院是樓院“紅色驛站”“微自治”的典范。樓院因沒有實行物業管理,居民占車位現象頻發,鄰里矛盾一度緊張,社區以加強網格黨支部引領、成立樓院自管會為突破口,以健全樓院自治體系為目標,開展優化停車管理工作。社區先后3次組織樓院黨員骨干入戶摸底,2次召開樓院居民議事會商討規范停車事宜,協商一致后確定采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模式。成立了由大院黨員為主,居民代表組成的樓院自管會,負責對170位車主進行登記、公示,組織召開車主抓鬮大會確定車位歸屬。此舉不僅解決了困擾居民多年的停車難問題,還利用停車經費安裝了監控、照明燈,整修了道路,并提供崗位解決了社區4位居民的就業問題。為確保停車場持續正常運轉,樓院自管會擔負起監督職責,對大院停車場財務公開、資產管理、重大決策、項目實施等開展監督,其監督進一步增加了居民對自治的信賴和支持,實現了樓院治理從無序到有序跨越。
“紅管家”便民服務,打通社區服務居民最后“一米”
去年春節前,都昌路7號院6號樓污水主管道破損造成堵塞,需要更換主管道才能恢復排水,技術復雜,工程量大,加之臨近春節,找不到施工隊伍,社區“兩委”和居民們焦急萬分。在萬般無奈的情形下,社區發動社區居民尋找能人,最后找到了383號大院的孫開泉師傅。他立即組織力量找圖紙、找工具,頂著嚴寒,不怕臟、不怕累、不怕苦,經過挖掘、排污、更換管道、回填等施工作業,20個小時的緊急搶修,終于在大年三十前把下水道主管道修復任務突擊完成,讓居民過了一個舒心的春節,居民每戶均攤費用不到市場價的一半。此事啟發我們,社區要有自己的便民服務隊伍,才能不斷滿足居民的需求,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
今年,成立了“紅管家”便民服務社,街道備案成為社區社會組織。“紅管家”便民服務社通過招聘社區居民中的能工巧匠,為居民提供下水管道改造和疏通,自來水管道安裝,用電設備的維修,以及縫紉、木工、瓦工等4大類22項便民服務事項,社區免費提供場所和設施設備,為居民提供低償服務,為經社區認定的特殊困難居民提供無償服務,實現了社區便民服務市場性和公益性的有機結合。選派了一名社區志愿者負責日常管理,并建立考核機制,在隊伍組織、價格制定、監督評價等環節進行規范管理,確保便民服務成為民心工程。“紅管家”便民服務社成立以來,幫助解決困擾居民已久的下水道堵塞、家電維修、縫紉等服務百余次,基本上做到了“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的目標。
“紅燭光”志愿服務,讓社區有溫度有活力
“紅燭光”志愿服務社通過志愿者招募、注冊登記和培訓,組成“七彩志愿服務隊”和“退伍軍人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社作為在街道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在社區樓院“紅色驛站”中設有“紅燭光”志愿服務站,設立了“黨員特色崗”,黨員紛紛亮身份,為樓院提供志愿互助服務。“紅燭光”志愿服務社制定了《志愿者星級認證制度》和《愛心積分卡》,由專業社工根據志愿者的服務時間、服務實效進行積分管理,定期組織開展志愿者評選表彰獎勵活動,授予志愿者星級榮譽稱號。“紅燭光”志愿服務社自成立以來,登記注冊志愿者300余人,服務社區居民6500余人次,服務時間累計達1500余小時。通過組織社區志愿者為居民提供精準化志愿服務,讓社區更有溫度和活力,形成了互助友愛、鄰里和諧的時代新風尚。
“七彩志愿者團隊”包括“紅、橙、黃、綠、青、藍、紫”七支志愿服務隊伍,“紅”是宣講志愿者,開展政策宣傳、理論宣講等服務;“橙”是文化志愿者,開展文化活動,滿足居民文化需求;“黃”是平安志愿者,做好秩序引導及消防隱患排查工作;“綠”是環保志愿者,開展社區植綠、護綠和守綠等活動;“青”是兒童志愿者,開展關愛兒童健康成長公益活動;“藍”是法律志愿者,開展法律宣傳、咨詢、援助等活動;“紫”是幫困志愿者,開展扶貧濟困、暖心互助公益活動。
“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主要開展幫助退役軍人就業創業、關心關愛退役軍人困難家庭、走訪慰問抗戰老兵、愛心陪伴孤寡老人、紅色主題宣講、災害應急救援、重要活動期間維穩安保等志愿服務。
“紅樂匯”文化活動,聚人心促和諧
“紅樂匯”文化活動中心,是社區文化活動的主陣地,設有一廳二站三苑四室,委托社會組織進行專業化管理和運營,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一是針對社區黨員,開展“講一次紅色故事”、“送一次紅色慰問”、“溫一次入黨誓詞”、“觀一場紅色電影”、“過一次集體政治生日”等活動;二是針對社區青少年,開展“社工課堂”、“趣味小組”、“冬令營夏令營”、“四點半課堂”等活動;三是針對老年人,開展“聲樂舞蹈”、“書法繪畫”、“打牌下棋”、“健康知識講座”等活動;四是針對家庭,開展“親子課堂”、“親子工作坊”、“親子志愿服務”等活動;五是針對社區居民,開展“公益大集”、“法律講座”、“趣味運動會”、“鄰居節”、“生日會”等活動。根據不同時間節點,適時組織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對社區黨員群眾和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立足傳統民俗,結合地域特點,積極舉辦春季賞花、端午踏青、重陽登高等活動。定期舉辦傳統文化、道德倫理、禮儀規范等知識講座。積極組織開展“四好”樓棟、和諧家庭、感動社區人物、文明好少年等評選表彰活動。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建設社區共有精神家園,努力推動形成奮發向上、崇德向善的強大力量。
海倫路街道順昌路社區居民夏建美說,“紅管家”便民服務隊員隨叫隨到,樓院志愿服務站志愿者定期開展潔凈家園、黨員幫辦等志愿服務活動,樓院的環境越來越好,在社區這個大家庭中,我感到生活便捷、舒心、幸福。海倫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尹書浩說,“四紅”社區治理服務模式,是我們落實習總書記提出的“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把基層治理同基層黨建結合起來”要求的創新探索和尋求工作突破的有益實踐,“四紅”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紅色驛站、紅管家、紅燭光、紅樂匯為主要內容,以解決樓院自治、便民服務、志愿服務、環境美化等難點問題為突破口,以夯實基層基礎,提升服務居民效率和品質為目標,讓環境更美麗、生活更舒心、社區更美好,為建設宜居幸福海倫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下一步,“四紅”社區將在街道范圍內全面推開。進一步把樓院工作做實,把支部建在社區網格,建在物業小區上,讓網格黨支部、樓院自管會、樓院“紅管家”便民服務站和“紅燭光”志愿服務站在樓院落地生根。進一步把便民服務、志愿服務做實,充實便民服務隊力量,加盟各類服務項目,實現公益性和市場性的有機結合;打造“紅燭光”志愿服務品牌,健全全流程規范化管理機制,培養社區“七彩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進一步把典型培樹、示范引領做實,確保每個“紅色驛站”的扎實有效運行,建設一批黨員志愿服務先鋒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加快建設更有溫度和厚度的主城核心區作出積極的貢獻。
通訊員 張任遠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