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3月26日消息 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山廣志專家門診室,記者在這里見到了69歲的山教授。
山廣志是國家二級教授,浙江中醫學院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世界中醫藥聯合會理事,國家遠程醫療與互聯網醫學中心腫瘤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
山廣志教授
山廣志從事腫瘤臨床工作三十余年,對各種腫瘤運用中西醫兩法治療有獨到療效,對肺癌、消化道腫瘤、惡性淋巴瘤、膀胱癌、各種體表惡性腫瘤的治療都有較好的臨床效果。
創建“中醫生態順勢療法”,為腫瘤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山廣志是中醫,但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吸納西醫的理念及治療方法,先后推出“五位一體治療法”、“治癌八法”。在四十余年的從醫生涯中,山廣志漸漸明確了對腫瘤患者單純進行西醫治療的局限性,尤其認識到化療對于患者身體的傷害,最終于三年前總結出“中醫生態順勢療法”。
“中醫生態順勢療法”主要是控制病從口入、用藥修復細胞變異、調節免疫系統,激活人體抗變異細胞達到治療效果。山廣志表示,人體本身有強大的修復功能,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即此意。
“手術后的病人吃中藥可以達到平衡體內的免疫系統、調和陰陽的目的。在寧波,很多患者選擇這樣治療方案。”在山廣志看來,堅持中醫辨證治療對術后、化療后患者的長期生存、預防復發和康復延壽都很有好處,上海龍華醫院的研究結果已經證實這點。山廣志表示,醫生治病的目的是讓病人能好好地生活,不能不考慮這些只看瘤暫時小了多少。按他的辦法可有百分之七十的患者可以達到這樣的治療效果。
定居青島,為山東人的健康意識擔憂 山廣志出生在黑龍江,一手創立了寧波市中醫院的腫瘤科,目前該院腫瘤科已成龐大規模,是國家重點學科,有很多患者慕名而來。但山廣志祖籍山東,因這一淵源,在退休之后,他選擇在青島定居,并來到山東青島中西醫結合醫院坐診。
“我的病人中有一半屬于預防復發性患者,因為癌癥復發率很高,尤其是在術后。但南方,能用中藥治療階段堅持三年甚至五年的患者大有人在。”談到山東人的健康問題,山教授直言對山東人的健康意識“著急”。相比較而言,南方人很注重疾病的預防,而山東人對自己的身體重視不夠,哪怕得了大病,也總覺得自己沒什么事,對于醫囑的依從性也比較差。
無懼偏見,耐心回應質疑的聲音
“中藥用的好也能很快發揮作用。我曾批評過一些面對難題消極治療的醫生,這是對病人的不負責任,也是缺失學術研究精神的體現。病人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努力救治他,切不可有放棄的的心態。面對社會中出現“中藥在癌癥治療中是安慰藥”的偏見,山廣志表示。他熱愛鉆研,喜歡挑戰疑難雜癥,對于難解的病例在回家后也反復研究,“每加一錢藥,每加一味藥,都要反復的考慮”。他還建議醫院開通VIP煎藥服務項目,爭取在用藥過程中讓藥性得到最好的發揮。
目前人們心中也有“是藥三分毒”的想法,其實,“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合理的用藥對身體是沒有損害的,好的中醫在用藥過程中是要保證患者脾胃調和。”山廣志解釋道。
回顧從醫之路:少年立志,至今不改 山廣志從醫志向的萌芽來源于太爺,山廣志告訴記者,太爺是山東黃縣人,頗有建樹的中醫。童年時,時常聽父親講述太爺行醫救人的故事,心中頗有感觸。山廣志少時患病曾去北京求醫,幸遇余冠五老中醫,精湛的醫術使他很受震動。病情好轉后,他寫下血書“為民求醫,死而后已”,表達學醫的決心,最終被余老先生收為徒弟,并贈他《醫學衷中參西錄》這本書。他反復研讀了8遍,將書中116個方子全數記下。
當年的血書經過搬家雖已遺憾遺失,但少年時便立下的志向卻永遠鐫刻在山廣志心中。如今他已涉岐黃之術四十余年,細讀古今醫書越千部,珍藏中醫書籍四千余部,但仍朝夕研求,孜孜不倦。繼而形成了“以內徑、傷寒雜病論為干,皇漢醫學、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林改錯、脾胃論為翼的學術框架”,結合自己的臨床驗得,總結出了“中醫生態順勢療法”,
并以此延伸施展于現代中醫腫瘤學臨床治療之中,贏得了廣大病人的信任與好評。
實習生 楊陽 記者 孫貼靜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