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員正在對違法建筑進行拆除。
文/圖 半島記者 王洪智 實習生王娟 報道
半島都市報9月10日訊 在上杭路與福清路路口一排門頭房后,藏著一處約400平方米的違建,這處違建最早出現于上世紀90年代。雖然被執法部門拆除過,但是違建又“死灰復燃”。因擾民等問題,附近居民也多次舉報。9月10日,金門路街道城管部門再次行動,將徹底拆除此處違建,并將及時進行拆后建設。
9月10日上午,在上杭路福清路路口附近,金門路街道城管部門正在拆除一處違法建筑。據現場執法人員介紹,這處違建面積大約400平方米。記者看到,這片違建與附近一排門頭房連在一起,違建中有些房間被用來當后廚,有些被建成玻璃房,還有些成為倉庫,甚至住人。“產權單位就一個,是一個公司,公司搬走后將房子租出去。租戶牽扯到十幾戶,很多違建是租戶自己改的。”執法人員說。
據介紹,該處違建建于上世紀90年代,已有20多年的歷史。2014年,執法部門曾經拆過一次,但是拆后規劃建設工作不到位。“違建拆除后,這個地方成為一個通道,很多人在此堆砌建筑垃圾等,為了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金門路街道辦事處將通道兩頭臨時建墻封了起來。沒想到,有業主看到后,竟然動起了歪心思,偷偷又開始私搭違建,經過多年的發展,成片的違建又建起來了。”執法人員說。因牽扯到很多商戶的利益,前期工作并不順利。據了解,其中一商戶剛接手一個門頭房,年租金五六萬,店內除了一個約20平方米的小單間,其他部分都是違建,假如違建拆除,店里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
“我們非常理解商戶,但是違建必須得拆。”執法人員說,違建房屋沒有正規的排煙設施,每當飯店營業,總會有油煙和噪音擾民。此外,成片的違建房子中,電線和燃氣使用等缺乏規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周圍居民已舉報多次。據介紹,今年5月份城管部門就向業戶下達通知,計劃5月底拆除,但是辦事處協調很多專業部門發現,違建里面水電等管線比較復雜,于是決定延后再拆。“只要業主配合拆違,拆違費用不用業主出。至于拆后規劃建設成什么樣,現在已經有幾種方案,但是最終方案還沒有定下來。”執法人員介紹,違建預計五到六天拆完,但因內部管線改動還不確定,所以拆完的具體時間可能會延長。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