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視網消息:近日,國務院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國新辦昨天(6號)召開例行吹風會,科技部負責人就相關措施進行了解讀。
“若干措施”針對以往“項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現象,提出五個方面的措施,賦予科研人員更大技術路線決策權。進一步簡化科研項目申報和過程管理,對自由探索類基礎研究和實施周期3年以下項目一般不作過程檢查,推行“材料一次報送”制度。合并財務驗收和技術驗收,在項目實施期末進行一次性綜合績效評價,由項目承擔單位自主選擇第三方中介機構開展結題財務審計。加大對承擔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科研人員的薪酬激勵,對全時全職的團隊負責人及引進的高端人才實行年薪制,相應增加當年績效工資總量。
科技部副部長 李萌:以信任為前提,在尊重科研人員的主體地位,按照科研活動的規律,來改進科研管理的方式,近20條的內容條條都有突破,特別是堅持刀口向內,從政府自身來改起,體現服務意識。
李萌介紹,“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將于近期發布實施,首批選擇部分單位開展更大力度的改革試點。目標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把人的創造性活動從不合理的經費管理、人才評價等體制中解放出來。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