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處社區食堂,老人正購買午餐。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宋培廷
土豆絲、清炒山藥、紅燒排骨、紅燒豬蹄、煎魚……日前在李滄區世園街道上流佳苑社區的便民食堂,10多種豐盛的菜肴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前來就餐。目前,類似這樣的社區食堂全市已建成420多個,市政府還將“建設社區養老服務場所20處”列入了市辦實事,確定每區(市)再新建2處示范性社區助老食堂。在此基礎上,各區(市)也出臺了補貼政策,對老人就餐給予優惠,困難老年人每餐只需自付2元~4元。
一頓飯8元,比自己做劃算 半島記者日前來到位于李滄區利川路附近的上流綠色便民大食堂。此時,便民食堂內已經有很多人前來就餐,其中不少是老年人。
記者看到,當天中午便民食堂內的菜品種類豐富,有土豆絲、清炒山藥、肉炒豆芽、玉米粒、肉炒菜花、紅燒排骨、糖醋花生、紅燒豬蹄、煎魚等10多種。“在這里吃飯既便宜又衛生,基本上中午飯我都來這里買。”一位老人手里拎著兩份冒著熱氣的午飯,離開食堂給家里老人送飯。
74歲的隋慎恒老人在便民食堂點了一份大排、一份茭瓜炒蝦仁和一份土豆燉蕓豆,就著一個饅頭、水煎包和一碗小米粥,在老人專座上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一頓才8塊錢,吃得花樣又多,比自己買菜做飯都劃算。”隋慎恒老人表示,自從社區有了助老大食堂,每天中午鄰居老人們都愛來食堂吃飯。據記者了解,60歲以上老年人在這里可享受政府補助,一頓午餐按照一葷一素一湯一面食的標準,只需要8元錢。
困難老人就餐可享政府補貼 除了能前來就餐、購餐的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享受用餐福利外,政府對于失能、半失能老人以及困難家庭老人也有特殊照顧。
“對于困難家庭老人,一頓午飯只需要2元錢,剩下6元由政府補貼。”李滄區民政局副局長管遵泉介紹,而對于失能、半失能老人,政府還每人補貼2元送餐費,由專人提供送餐服務。也就是說,同樣花8元錢,失能、半失能老人在家就能按時吃上可口的飯菜。
記者從青島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類似上流綠色便民大食堂這樣的社區助老食堂全市已建成420多個,遍布青島的大小社區。“今年,市政府又將‘建設社區養老服務場所20處’列入了2018年市辦實事項目,確定每區(市)再新建2處示范性社區助老食堂。”青島市民政局工作人員李世明介紹,在此基礎上,各區(市)也出臺了相應的補貼政策,對老人就餐給予優惠,困難老年人每餐只需自付2元~4元,其余由各級政府買單。
推廣社區迷你超市提供便利 記者從青島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是97%以上老年人的選擇。為此,青島市把發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作為重中之重,以生活照料、康復護理、文化娛樂、精神慰藉和短期托養五大功能為重點,建立起了覆蓋全市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李世明介紹:“目前,青島市城鄉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322個、農村幸福院876個、養老互助點2110個,辦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和備案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分別為183個、860個。”
李世明坦言,目前建設助老食堂主要存在場地受限的問題,下一步,青島市計劃采取購置、租賃、利用國有閑置資源等多種方式,進一步解決好助老食堂、照料中心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不足問題。同時,推廣社區迷你超市和電商社區服務站,支持社會組織、家政、物業和企業等機構跨區域、規模化、連鎖化、品牌化經營,為老年人購物和預約服務提供便利。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