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圖 沈嘉榮
手絹真是個好東西。
在桂劇拾玉鐲中有一個叫孫玉蛟的小姑娘用蔥管一樣的手指揑著一條手絹,或搖搖,或甩甩,或舞舞,或拽拽,后來假裝失手跌落,丟在玉鐲上覆著,借此扭扭捏捏地拾起了玉鐲。描繪出一個活潑、機靈、青春、羞澀的少女形象。如果沒有手絹,真不知面對玉鐲如何是好。
我們小時候,每個人都有一條手絹。有的是素色的,有的是幾何圖案的,有的印著花兒,還有的畫著卡通動物,誰的手絹識別起來就很方便。
手絹的用處很多:點了眼藥水后可以沾沾,洗了手后可以擦擦,畫畫用橡皮改正后還可以撣撣。在一兩年級的時候,有個小朋友做游戲時不小心磕破了頭,其他小朋友就用手絹給他包扎,並送到了衛生室。同學們把這件亊自編自演成活報劇,在學校進行了演出。
集體活動的時候,經常玩的游戲就是丟手絹。
操場或草地上,小朋友團團圍成一個圓蹲下,開始唱歌:
丟、丟,丟手絹,
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
大家不要告訴她,
快點快點抓住她,
快點快點抓住她。
選出來的丟手絹的小朋友在歌聲中沿著圓外側奔跑,要在歌謠唱完之前,悄悄地把手絹丟在其中一個人的背后。如果這人在歌謠唱完后仍未發現手絹,讓丟手絹的轉了一圈后抓住了,就要去做新的丟手絹的人了。
但是被丟了手絹的人及時發現 ,撿著手絹追上,丟手絹的人就要表演一個節目。
相反丟手絹的人跑的快,跑到被丟手絹的人的空位蹲下,那么,被丟手絹人的只好開始新的丟手絹游戲。
剛上學那陣子,我長得比較瘦小,掉了兩顆門牙,小朋友笑話為“缺齒窿”。所以特別不愿意出頭露面。每當丟手絹就犯緊張,怕的是被抓住要表演節目。但怕什么來什么,手絹老丟在我的后面。慢慢大了,才知道手絹掉在身后,說明同學們的友善——丟的是手絹,撿的是緣分。
聽說現在有的白領成人機構也推廣丟手絹游戲,以改善團隊的人際關系。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