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網5月21日消息 第六屆亞洲角膜病學會學術會議剛剛在青島落下帷幕,這是亞洲角膜病年會第一次在中國大陸召開。亞洲角膜學會作為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最有影響力的眼科學術組織之一,山東省眼科研究所史偉云教授當選該學會理事。
史偉云教授為患者進行角膜移植手術
史偉云教授當選亞洲角膜學會理事 亞洲角膜學會學術會議期間,理事會召開專題會議,對新一屆理事候選人進行商討并投票,經過專家推薦和投票,史偉云教授新當選為亞洲角膜學會理事。
亞洲角膜學會現有13名理事,分別來自日本、韓國、印度、新加坡、印尼、澳大利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山東省眼科研究所謝立信院士現為榮譽主席,史偉云教授當選后,將成為該學會第三位來自中國大陸的理事。
亞洲角膜學會于2007年3月4日在新加坡成立,是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角膜病、眼表疾病、角膜屈光手術及角膜接觸鏡等領域研究的學術組織,匯集了眾多該領域的頂尖專家。
完成萬例角膜移植手術的“光明使者” 史偉云教授是當之無愧的“光明使者”。從事眼科事業37年來,史偉云教授已累計完成各類角膜移植手術10000余例,是國內極少完成角膜移植手術超萬例的專家。他一直堅持工作在眼科臨床和基礎研究的第一線,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嫻熟的眼科顯微手術技巧,除去出差、開會的日子,一天二三十臺手術是常態。
史偉云教授說,其實大部分的角膜盲患者都有可能通過角膜移植重獲光明,但由于角膜資源匱乏,不少患者只能在漫漫黑暗里被動等待。這樣的現實讓他無法安心,他必須要做點什么,“我是個臨床醫生,臨床遇到很多問題不能解決,就要去搞科研、想辦法。”這樸實的話語透出的,正是當下需要大力提倡的職業精神和職業追求。
在生物工程角膜研究及創新診療方面成果顯著 史偉云教授也在此次大會上做了專題報告,分享了在棘阿米巴角膜炎治療上的研究成果,還分享了生物工程角膜臨床應用的遠期療效觀察,將自己的心得體會傳播給更多年輕后輩。
作為全國角膜病學組組長,史偉云教授以推廣傳授角膜移植技術為己任,主持成立首個國際角膜移植手術培訓基地,從2015年至今,已培訓15期200余位國內醫生與10位國際醫生,其中包括8個“一帶一路”國家的醫生,為角膜疾病診療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充實了后備團隊。
史偉云教授說,我國角膜資源匱乏,要做到“物盡其用”。他創新應用小穿透性角膜移植術治療邊緣性角膜穿孔,用1個供體材料為5至6位患者治療邊緣性角膜穿孔,極大程度地解決了角膜供體匱乏對患者的影響;創新應用結膜瓣治療各類難治性角膜潰瘍,并在全國廣泛推廣;從“不透明”的第一代生物工程角膜到“脫細胞”第二代生物工程角膜,再到現在正在研制的“帶細胞”第三代生物工程角膜……類似的創新成果還有很多很多,為了人類光明的道路從來沒有止步,為挽救更多角膜盲病人不斷做出努力。
記者 孫貼靜
史偉云教授個人簡介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角膜病學組組長
山東省眼科研究所黨委書記、所長
山東省眼科醫院院長
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史偉云教授是是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特聘專家、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山東省首屆醫學領軍人才。 先后主持863項目、973課題、國家基金重點項目等3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270篇,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0項,成果轉讓2項。史偉云教授、謝立信院士團隊申報的“角膜病診治的關鍵技術及臨床應用”榮獲21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7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共頒發兩項山東省科學技術最高獎,史偉云教授榮獲其中之一。
[編輯: 王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