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青島系列報道②
面向深藍,青島打造國際海洋名城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要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作為山東龍頭城市,青島依海而生,向海而興。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黃海之濱的青島發揮海洋特色和海洋優勢,以創新為犁,深耕海洋這片沃土,走向深藍,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確立了在全省坐標中當好全省經濟發展的龍頭,在全國坐標中爭創國家中心城市,在全球坐標中努力建設國際海洋名城的目標。根據《青島市實施國際城市戰略綜合發展愿景報告》,2020年至2035年,青島將逐步建成國際海洋名城。
位于鰲山灣畔的國家深海基地是“蛟龍”號探測器的母港
海洋科研,打造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中心
2018年4月19日,我國“科學”號考察船完成了對西太平洋麥哲倫海山系統多學科綜合調查,回到了位于青島的母港。在此次科考中,科研團隊對麥哲倫海山鏈的典型海山進行了綜合探測研究,填補了國際上在該海山區調查的空白。而在兩天后,即4月21日,“向陽紅18”科學考察船在位于青島市鰲山灣的國家海洋局深海基地靠港,其搭載31套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海燕-4000級水下滑翔機和海燕-10000米級水下滑翔機等設備,在馬里亞納海溝完成了18個剖面的下潛觀測,最大工作深度達到8213米,刷新了下潛深度的最新世界紀錄。
像“科學”號這樣以青島為母港的大國重器還有“蛟龍”號探測器、“向陽紅”科考船等等。而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和國家深海基地為代表的“國”字號重大海洋創新平臺,近年來不斷地在海洋科研與創新領域發出“中國聲音”,引領海洋創新走向深藍。
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是我國首個海洋科技實驗室。它依托青島市現有科考船、水下機器人、蛟龍號等重大科研設施,整合各類海洋科研設施和數據資源,打造了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并具備從近海至遠海完整調查能力。其目標是用5-10年的時間打造成為世界第七大海洋研究中心。而同樣位于鰲山灣畔的國家深海基地是世界上第五個深海技術支撐基地,也是“蛟龍”號探測器的母港,它的一舉一動都讓世界矚目。
作為海洋科技名城,青島擁有涉海科研院所18家,海洋專業高校8家,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34家,高端研發平臺和高端人才占據全國的三分之一,海洋高端創新載體和人才集聚,為青島的海洋經濟發展提供了才智支撐。
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是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海洋經濟,陸海連運打通“一帶一路”
面向深藍,青島發力海洋經濟,使之成為青島的特色經濟,也是優勢經濟。根據青島市統計局今年3月初發布的數據顯示,經初步核算,2017年青島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2909億元,同比增長15.7%,占GDP比重達26.4%;海洋經濟總量占全省比重20.8%。海洋三次產業比例3.6:52:44.4。
談到海洋經濟,不能不提到港口經濟。作為世界第七大港和山東省港口的龍頭企業,青島港截至2017年底的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5.1億噸和1830萬標準箱,目前與180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保持貿易往來,成為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青島港積極搶抓新舊動能轉換機遇,2017年5月11日,青島港不僅建成投產了全球領先、亞洲首個真正意義上的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也成功開創了低成本、短周期、高起點的“青島模式”。
目前,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保持了兩項世界紀錄,一項是平均作業效率達30自然箱/小時以上,這在全球同類碼頭中單機平均作業效率最高;另一項是船舶準班率一直保持100%。
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主動搶抓 “一帶一路”機遇,這是青島企業的責任擔當。還是以青島港為例,作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雙定位城市,青島港積極“出海”進行管理輸出、資本輸出,與馬士基、中石油、中遠海運等世界級企業攜手出海、合作共贏,實現全球范圍內的布點布局。截至目前,青島港僅在“一帶一路”的友好港就有22個。
離青島港不遠處的膠州,目前已建成了多式聯運的“立體新絲路”,特別是海鐵聯運的模式,實現了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與青島前灣港的無縫對接,達到 “外港內陸、一體化運營”的目的,膠州及其周邊企業可直接在鐵路中心站實現裝箱、通關,通過集港綠色通道直達青島港,極大簡化通關手續,讓企業在家門口實現快速通關。
有關專家分析,陸海聯運模式,使得青島乃至山東半島的物流業借助 “一帶一路”的對外經濟走廊,向東打通日韓以及北美、加拿大至中亞和歐洲的通道,向西打通至歐洲的通道,向南打通至東盟、北非的通道,搭建一條全新高效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2017年,青島郵輪母港共計接待郵輪95個航次
郵輪母港,“藍色旅游”讓青島聯通世界
讓我們把目光轉向青島市區的郵輪母港。2015年5月29日, “天海新世紀號”在青島港國際郵輪母港首航,青島郵輪旅游自此開啟。據青島市旅發委統計,2017年,青島郵輪母港共計接待郵輪95個航次,同比增長5.6%。歌詩達維多利亞號、地中海抒情號、天海新世紀號等國內外郵輪紛紛以青島為母港開辟郵輪航線。今年9月,青島郵輪母港將迎來首艘超10萬噸的豪華郵輪——歌詩達幸運號郵輪。
根據《青島市郵輪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青島市到2020年出入境郵輪達到160艘次,出入境郵輪游客32萬人次以上;郵輪業成為青島市重要的經濟產業。由此,青島將依托郵輪產業,建成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北方郵輪中心”,晉級 “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成為東北亞重要的郵輪客源輸出市場和游客入境口岸。
風從海上來,青島更精彩。依海而生,向海而興,青島借助海洋科技創新的東風,搶抓“一帶一路”機遇,立足當下,放眼未來,在全球坐標中正在努力建設更加富有活力、更加時尚美麗、更加獨具魅力的國際海洋名城。(大眾網記者 高忠業)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