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張海英
4月17日,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可信身份認證平臺(CTID)認證的電子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首次亮相支付寶,正式在衢州、杭州、福州三個城市的多個場景試點。(4月18日新華網) 互聯網帶來越來越多的便利,電子身份證(也稱為“網證”)可以證明“我是我”,還可避免傳統身份證遺失等問題。目前,國內已經出現多版本電子身份證,廣州市公安局南沙分局發出了全國首份“微信身份證”;武漢在全國首創“電子證照卡包”,身份證是其中之一;南寧直接推出“電子身份證”。這次,杭州等三個城市又試點支付寶電子身份證。
這些電子身份證覆蓋了不同的地方和人群,未來覆蓋人群也會越來越多。面對版本增多的電子身份證,有一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討論,即電子身份證究竟應該多元化自由競爭,還是應該統一規范化操作?從推廣角度來說,多元化格局有利于讓更多人使用電子身份證,更多機構接受電子身份證。不過,多元化電子身份證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隱患。比如,種類太多顯得混亂,也給規范管理增加了難度,存在安全等方面的隱患,畢竟互聯網時代信息泄露的風險更大。人們也擔心,這是否會讓身份證造假變得更容易?另外,各地、各機構推廣、管理各自電子身份證的綜合成本也會比較高。
在筆者看來,在電子身份證試點及推廣階段,應鼓勵多元化發展,通過市場競爭促進推廣,但最終還是走向統一規范管理。因為傳統身份證也好,電子身份證也好,都是公民最為重要的身份證明,不可能是各自為政的管理模式,應當在設計、使用等方面進行統一管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