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鐵柱嘮嘮村里事 制圖:蔡華偉
核心閱讀 鄉村振興,人才是重要支撐。如何讓愿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留得安心?讓愿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更有信心?一方面,需要各地積極落實扶持政策,為各類“新農人”創造有利條件,打造一支留得住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另一方面,也要充分發揮返鄉人才的能動性,讓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當回村創業的人才面臨資金、土地等難題,難以為繼時,鄉村該如何留住人才?
安徽六安孤堰村
送資金、送技術,留下創業者 陳雨龍原是六安金安區糧食局的一名工作人員,2008年辭職回到農村老家,打算投資現代農業。原以為之前每天都在和糧食打交道,熟悉政策,不想還是碰了壁。
先是土地流轉,村里當時沒幾個大戶,村民對流轉充滿懷疑、顧慮,陳雨龍得挨家挨戶溝通算細賬。接著就是資金難題,水電、農藥、大棚、人工等投入,“幾萬幾萬投進去,連個響都聽不見。”陳雨龍回憶說,而種下的上千畝經果林、蔬菜,要過四五年才能看到收益。
沒幾年下來,積蓄就被掏空了,陳雨龍只能想辦法借貸,親戚朋友找了一大串,最多的時候,借款近100萬元,利息高達2分。原本一腔熱情回村創業,不想被澆了一頭冷水,陳雨龍想撤了。
就在陳雨龍猶豫不決時,2013年,各種扶持大戶經營的政策陸續出臺,緩解了他的資金和土地難題。
新政策下,陳雨龍不僅每畝地可以拿到50元的流轉獎勵,還能享受優質糧綠色生產、農業全程機械化等補貼;政府扶持合作社、大戶發展,地里的塘壩溝渠都派人幫著陳雨龍平整修繕。
與此同時,安徽在全省推進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兩權抵押”貸款、農業擔保貸款等政策也開始在區里落地,在縣農委協調、擔保下,陳雨龍一次性就貸到了130萬元,利息低至4厘。區里還派了專家來指導,“聽了專家的技術分析,我們新上了糧食烘干機,調整優化了種植結構。多種西瓜、蔬菜,傳統作物改種提前上市、賣得上價的優質稻。”陳雨龍說。
資金有了,幫扶實了,不出兩年,陳雨龍的經營頗見起色。就在這時,安徽在全省開展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試點,陳雨龍和其他幾個大戶一合計,共同發起成立了六安市金安區孤堰興農專業合作社。
在陳雨龍看來,這么做一舉兩得:年底分紅,自己不用再預付地租,緩解了資金鏈緊張;以往是一人經營,現在是集體智慧,每個股東都想法子把蛋糕做大,盡可能節支增收。
如今,陳雨龍可沒有了“撤退”的想法,只盤算著下一步的發展,“村里發展越來越好,咱們也越干越有勁!”
在培養新型農業主體過程中,村民意識跟不上,“新農人”該怎么辦?
山東淄博聶家峪村
給空間、給舞臺,開拓新思路 “總書記說,要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讓我們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信心倍增。”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的“90后新農人”王浩激動地說。
大學畢業后,王浩曾在父親的企業中短暫工作,但是互聯網的崛起和鄉村廣闊的市場,讓他看到了更多機遇,隨即王浩創辦了自己的農業公司,一得空兒就往村里跑。
他一方面借助農村電商渠道,銷售當地獼猴桃、板栗、小米、蘋果等優質農產品,另一方面發展鄉村旅游,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新農人”。2017年的獼猴桃銷售季,通過電商平臺幫助農戶銷售獼猴桃20萬余斤,公司全年電商銷售總額達400余萬元。
“根據聶家峪村的情況,我們在網上建設了一個與之相同的虛擬村落‘奇遇村’,游客成為奇遇村村民后,能享受到免費體驗新項目、定期參與活動等村民待遇。”王浩說,層出不窮的新創意,讓鄉村旅游變了樣。在與聶家峪村等8個村莊的合作過程中,豆腐體驗、尋寶活動、真人CS、音樂篝火晚會、端午文化藝術節、對接學生夏令營寫生等50多場活動陸續推出,吸引游客2萬余人,經濟效益達40余萬元。
“前兩年,村里的農家樂發展不順利,主要還是村民的意識跟不上,經營有困難。后來村里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讓王浩和他的搭檔們來幫忙,沒想到他們真折騰出了名堂。”聶家峪村村主任黃元才說,此前,村里140多戶搞鄉村旅游已有3年,但一直不溫不火,經這幫年輕人一番設計規劃,竟煥發了新活力。
對此,76歲的村民闞金生深有感觸,“俺這里有山有水,咋才能變出金山銀山?王浩說,只要保護好、利用好,俺們就能吃上‘生態飯’。”如今村里的農家樂升級了,游客來玩的花樣變多了,村里雜糧、板栗、櫻桃等產品,還能通過電商銷售,這不就是“金山銀山”嘛!
現在,王浩團隊成員由2人增至12人,其中4人還是歸國留學生。“這兩年返鄉創業的經歷對我來說也算是一次‘奇遇’,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新農人’帶來新活力,這是我回來創業最大的動力。”王浩說。
一個返鄉創業者能力有限,如何吸引更多人才,匯聚起一支返鄉創業大軍?
湖北通山山口村
惜人才、聚人才,壯大青年軍 “別小看這棵樹,長成后冠蓋直徑能有10米多,一年可產6000斤西紅柿!”在湖北省通山縣大路鄉山口村勇利生態園,前來參觀的村民聽著技術員的介紹,嘖嘖稱奇。
更讓大伙兒驚奇的是這座高十幾米的大棚,縱橫交錯的管道、均勻分布的排氣扇,以及實時監控溫度、濕度和進光量的設備,處處顯示著現代化農業的與眾不同。
這個生態園,承載著“80后”夫妻夏萬平和程清華的農業夢。2015年,在武漢打拼了十幾年的夏萬平終于下定回鄉創業的決心,在村里流轉了200畝地,搞起了現代農業試驗。
“黨的十九大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新型職業農民的好日子已經來了!”深居幕阜山區的大路鄉,鼓搗“高端農業”的夏萬平夫婦是返鄉創業者們的“帶頭人”,近年來,越來越多在外打拼的青年看到了鄉村振興的發展機遇,紛紛回鄉創業,帶動村民脫貧,形成了一支鄉村振興的“青年軍”。
“村里11個養殖基地,做得最好的4個都是返鄉青年創辦的,這些小后生,真是了不得!”大路鄉東坑村黨支部書記吳永華說起村里的“青年軍”來,滿臉笑容。
“以前村村都是留守的老弱病殘,土地拋荒也沒人管,死氣沉沉的,現在年輕人回來了,村里產業做起來了,人氣也旺了,感覺村子又活過來了。”吳永華說。
大路鄉的20個行政村里,每個村都有回鄉創業的青年,他們不僅將現代農業技術引進油茶、香菇、小龍蝦、肉豬等傳統產業,還發展了豪豬、孔雀、鴯鹋等特色養殖以及特色蔬果、苗木種植等產業,3年來投資金額超過8000萬元,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態勢,為鄉村注入了活力。
“為了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壯大鄉村振興‘青年軍’,我們成立了服務專班,幫他們申請補貼、獲取技術支持、引導產業發展,讓他們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通山縣委書記石玉華說。近3年來,先后有300多名“80后”“90后”返鄉當職業農民,他們不僅帶回來先進的技術信息和創業資本,還帶回全新的發展理念,為山區的發展帶出了一支人才隊伍。
《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30日 06 版)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