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大場鎮小草莓種成大產業 鄉村振興路上甜蜜蜜

2018-03-23 07:05   來源: 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大場鎮第三屆草莓采摘節活動現場人頭攢動。  陳玉平 攝



  

游客與新鮮的草莓邂逅。 陳玉平 攝



  

手拿草莓捧花留下甜蜜合影。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李曉哲 通訊員 逄朔 劉莉 李丹丹(署名除外)

  在這個暖日融春的日子里,出門去采摘草莓不失為一個好選擇。3月22日上午,大場鎮第三屆草莓采摘節在西海岸新區大場西發草莓廣場隆重開幕,慕名而來的游客在采摘觀光的同時,收獲了與大自然親近的快樂。近年來,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西海岸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為農民增收。當日西海岸新區旅發委還發布了“草莓采摘地圖”,將轄區內重點的草莓采摘園“一網打盡”,方便市民前去采摘。據統計,青島西海岸新區草莓種植面積共計4100畝,覆蓋15個鎮街,草莓種植企業、合作社、社區等種植主體多達57家。僅2017年,全區草莓種植產量9200噸,產值達到9500萬元。小小的草莓帶來了大產業,為廣大農民鋪就了鄉村振興甜蜜路。

  大場草莓采摘節持續到5月

  3月22日,甜蜜的草莓采摘節第三次與大場鎮邂逅,在這幾個月時間里預計將有數萬名市民來到這里品嘗草莓的甜美。據了解,本次草莓采摘節將持續到五月份,在此期間,除了草莓大棚采摘,還將開展草莓仙子評選、草莓攝影大賽等活動,增加采摘節的互動和參與性,令游客充分享受到草莓節的樂趣。

  “自2016年以來,大場鎮每年春天都會舉辦草莓采摘節,極大地推動了大場草莓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對農戶種植生產高品質、無公害草莓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今年1~3月份,僅南辛莊一個村每天接待的采摘游客基本穩定在200到300人左右。本次草莓節主推南辛莊村和鳳凰莊村兩個采摘點,歡迎朋友們來大場采摘新鮮草莓,體驗田園生活。”大場鎮相關負責人介紹,用一句當地人的口頭語來形容大場草莓就是“甜水養、沙土長、雞蛋大、入口化”,他介紹,大場草莓品種多,個頭大,顏色艷,嘗起來格外香甜。

  據了解,大場是沙質土壤,吉利河、白馬河兩河匯秀,有種植草莓的天然優勢。歷來大場當地農戶種植草莓有用熟豆子和牛糞做底料的傳統方法,經由小蜜蜂授粉,硫磺燈、捕蟲螨驅蟲和臭氧機消毒等先進技術,保證每一顆草莓都是純生態、綠色、無污染。極大限度保留了草莓的香氣,吃過以后唇齒留香回味無窮。

  草莓公社配套內容豐富

  該負責人介紹,與前兩屆相比,今年采摘節管理更加規范,草莓品種更加豐富,采摘范圍也更大。“比如,我們這次設立食藥監現場檢測點,游客們可以把自己采摘的草莓隨時送去檢驗,保證每顆草莓大家都吃得放心。再就是,這次草莓節品種更加豐富,有甜寶、美香莎、左賀、紅顏等20多個,還有白雪公主、桃熏等很少見的品種。其中,桃熏是一種白草莓,果型扁圓,肉質清脆,果汁豐富,吃起來有非常濃郁的水蜜桃的味道,推薦大家品嘗。”

  實際上,大場草莓大棚很多,這次活動將采摘點主要定在南辛莊和鳳凰莊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據悉,南辛莊村的草莓種植已有多年歷史,是全區首個集約型草莓產業園,目前村里有一百多個棚。村莊注重草莓品牌打造,由村里統一進行技術培訓,統一管理,統一價格,還對村民進行了禮儀方面的培訓。草莓公社里還有秋千等游樂設施,讓游客們體驗不一樣的田園生活。而鳳凰莊位于丘陵地帶,水土十分適宜草莓種植,去年村里新建成七十多個采摘大棚,為承接更多游客,已經對產業園的道路進行了全面硬化,修建了兩個臨時停車場,能停放四五百輛車;草莓園區的南側,一個特色農家宴正在建設中,建成后能容納三百人就餐,園區配套日趨完善。

  數種草莓“打開方式”華麗上演

  當天的開幕式不僅安排了舞獅表演,還請來了各大酒店的糕點師,現場制作草莓蛋糕、草莓酸奶、草莓糖球等各式甜品,給游客們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

  一人多高的草莓千層蛋糕,用了近20斤超過百顆草莓做成,頗為壯觀,引得市民紛紛合影。“我們這個蛋糕一共有六層,從6寸到16寸依次遞加。這個蛋糕制作的難度可想而知,為了能快速做出來以不影響口感,需要至少4位糕點師傅分層制作,總共花兩個小時的時間。”天使香氣的蛋糕師傅高曉敏介紹,這個草莓千層蛋糕的售價是1399元,而在現場展示結束后,該店也大方地請現場市民品嘗了這一款散發著濃濃草莓香氣的蛋糕。

  的確,現場的市民是很有口福的,各種以草莓為原料制作的美食供參觀品嘗,各個參展店家也都拿出看家絕活和創意來,呈現甜蜜的驚喜。記者在現場看到,草莓可以做成披薩、蛋糕,還可以做成水晶糖球、草莓蝦球等,甚至能跟年糕一起炒著吃,用水焯一下就可以出鍋了,據說非常好吃。

  現場還有一個熱點美食,名字叫“趣味童年”,這款美食充分利用了草莓的外形,經過沙拉的點綴打造了一個個小雪人的形象,特別可愛。“小時候吃一個草莓特別難,那時候吃一口都覺得特別香、特別甜。現在吃草莓多了,似乎沒有了那種感覺,我們這款趣味童年草莓美食就是希望能喚起大家兒時的記憶。”弘元國際酒店副總經理王田介紹,這款美食他們研發了2個月的時間,就為了能在采摘節上精彩亮相。它的制作難度還是在做醬上面,沙拉醬需要濃度稠稀合適,既要讓草莓沾在一起,又不至于天氣熱化了;而沙拉醬被巧妙地用作了小雪人的臉,再用黑色的巧克力醬點睛,小人的形象躍然而出,童趣盎然。

  參展商草莓捧花表愛意

  高圓峰和王文英也是當天的參展商之一,而現場他們推薦完自己的美食后,忍不住拿起旁邊展商的作品拍起照來。原來吸引他們的是一束草莓捧花,草莓跟鮮花搭配得恰到好處,也難怪夫妻二人愿意捧著它合影留念,“今天采摘節,很多同行過來展示,我們也希望在這里亮相,展示我們的美食。而草莓也是很甜蜜的水果,也希望我們倆以后的日子甜甜蜜蜜,生意紅紅火火。”高圓峰說。

  此外,活動主辦方還準備了盆栽小草莓,如果游客們當天沒盡興,可以把大場草莓帶回家,在自家陽臺上就能體驗親手種植的樂趣。

  

市民圍觀草莓美食制作。 陳玉平 攝



  

草莓賽花俏。 陳玉平 攝



  

現場最引人矚目的草莓蛋糕。



  觀 察

  高新農業助力西海岸鄉村振興


  據統計,青島西海岸新區草莓種植面積共計4100畝,覆蓋15個鎮街,草莓種植企業、合作社、社區等種植主體多達57家。僅2017年,全區草莓種植產量9200噸,產值達到9500萬元。通過小小的草莓,讓許多村莊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

  高品質帶來高人氣

  啟動儀式結束以后,記者跟隨采摘“大部隊”來到了位于南辛莊的采摘園。采摘園道路兩旁是一個挨著一個的大棚,當地村民采摘了幾個邀請大家品嘗,拉到自己家的大棚里嘗鮮。據了解,現場采摘門票30元,可以現場摘了吃,可以自己采摘了按照15元一斤的價格稱重帶走。只見大多數游客都是手里拿著一個小箱子,邊吃邊摘,忙得不亦樂乎。“你看這個草莓熟得多好了,都紅到根兒了,這樣的草莓摘下來不好運輸,所以在現場親自采摘才能吃到最好吃的草莓。”

  草莓種植戶李同葉在接受采訪時自豪地說,“市場上都很認可我們大場的草莓。雖然現在草莓的市場價是每斤7元錢,我們賣15元,但我們的顧客仍然源源不斷,看中的就是我們草莓的口味和品質。”

  大場這兩個采摘點也比較好找,據了解,自駕去南辛莊村,從沈海高速大場出口下車,進入398省道北行,大場中學附近西行1.5公里即到;或者沿204國道,轉入334省道,轉入398省道南行,大場中學附近西行1.5公里。到鳳凰莊村,可以從沈海高速大場出口下車,進入398省道北行4.5公里,穿過駐地即到,村莊在道路西側;或者沿204國道,轉入334省道,轉入398省道北行1.2公里,村莊在道路西側。乘坐公交也可以到達,從西海岸汽車總站乘坐523路,在大樓子站下車,西行1.3公里,到達南辛莊村;在大場西站下車,轉入398省道北行1.2公里到達鳳凰莊村。

  當天,不僅大場這一個地方草莓采摘如火如荼,西海岸新區很多街道、鎮的草莓采摘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現場還發布了“草莓采摘地圖”,將轄區內37個草莓采摘地點進行打包推介。在這份地圖中,記者看到,草莓采摘已經遍布了整個西海岸的鄉村。其中既有占地兩三畝的家庭農場,也有農業合作社拉起的龐大規模,更有像靈珠山街道瀚林翔生態采摘園這樣占地500多畝的采摘園。而從農場的布局來看,草莓產業也得到了不斷延伸,不少采摘園還具有休閑、觀光、餐飲、度假、娛樂等功能。

  草莓大棚變身旅游點

  大棚變旅游點,草莓成致富果。以大場鎮為例,近年來,大場鎮深入實施農產品品牌戰略,將“大場草莓”、“大場水果蘿卜”等打造成了區域性知名品牌,通過品牌戰略帶動了區域的效益和競爭力,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的路子。

  1988年生人的許勇是南辛莊村黨支部書記,畢業后就回到了村里,剛開始也跟著種草莓,后來改成了養殖,2015年建了兩個大棚重新開始種草莓。“2013年我們村的草莓采摘就慢慢開始了,2015年在扶貧政策的扶持下村里建成了高檔的草莓大棚,草莓產業直接上了一個大臺階,采摘產業也不斷壯大,慢慢形成規模,遠近小有名氣。”他說,去年到他們村采摘草莓的有1.6萬人,今年預計將超過2萬人。而因為草莓,全村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些弱勢群體的村民也能通過種草莓脫貧致富。為了做好草莓產業,該村硬化了專門停旅游大巴的停車場,其他配套設施也陸續建成,還準備搞幾家農家宴,并推動采摘品種多樣化,他們村還跟鎮上的電商平臺合作,通過網絡將草莓銷售到全國各地去。

  農民收入增長“十四連快”

  記者從新區農工委獲悉,新區全區涉農人口28.83萬戶,95.58萬人。讓農民富起來,也是擺在西海岸這一國家級新區面前的重要課題。近年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堅持城鄉統籌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深化農村綜合改革,走出了一條“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新路子。2017年,全區實現農業總產值118.56億元,增長3.98%,占全區GDP比重3.65%;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69.19億元,同比增長3.93%;預計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8元,同比增長8%,農民收入增長實現“十四連快”。先后獲評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國家生態保護與建設示范區、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范縣、全國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示范縣、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

  產業興則百業興。新區在產業振興方面積極發展高新農業,培植農業高峰,按照引進高新、培植高峰的思路,深化同荷蘭、以色列等國家農業科技合作,引進中以農業生態園、中國農科院納米農業研究所等一批高端科技項目,培育綠色硅谷、中荷蔬菜等一批現代高端農業園區和生產基地,引入聯想集團、康大、隆輝等龍頭企業打造藍莓全產業鏈,聯想佳沃、綠色硅谷入選國家級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基地)名單,新區獲批省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此外,新區還積極發展休閑農業、特色農業,做強品牌農業,做好“舌尖”農業,做活互聯網農業,積極深化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讓農業更強、農民更富、農村更美。

   [編輯: 張珍珍]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半島客戶端

相關閱讀

草莓 采摘節 大場鎮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