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濟南實施正向激勵 提拔薪酬向基層一線傾斜
讓實干者實惠,最重要的是落到實處。為此,濟南專門制定了面向基層一線干部的正向激勵實施細則,縣區直部門(單位)、鎮街干部,市直部門(單位)處級以下干部以及村(社區)如何通過實干得到實惠,被進一步明確。
補充鎮機關公務員
優秀村干部也有機會 干事創業需要個人,也需要團隊,單位表現得好,個人的發展同樣也會受到積極影響。在全市領導干部職數總量控制的前提下,濟南將對連續三年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受到表彰的縣區、市直部門(單位),在干部選拔任用上給予傾斜。
對于個人而言,對工作成績特別突出,受到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表彰;經省委、省政府批準,市委、市政府表彰;榮立個人三等功以上;或者長期在基層一線、艱苦條件下工作,并作出優異成績的干部,可優先提拔使用。對表現特別優秀、工作特殊需要的,尤其是在調研巡視、掛職鍛煉、“第一書記”中發現的優秀年輕干部,可按有關規定破格提拔使用。
基層干部需要直接和群眾打交道,因此群眾的評價也會對干部的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濟南將對年度考核優秀、群眾公認的基層公務員,在公務員遴選中適當加分。對遴選中進入差額考察范圍,經考察工作實績突出、職位匹配度高、表現優秀的,可不按分數排名優先作為擬任用人員。
同時,對那些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符合相關任職資格條件的鎮事業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可經換屆選舉進入鎮機關擔任領導職務??h區補充鎮機關公務員,每年應當拿出一定數量名額,面向優秀村干部定向考錄,適當放寬年齡、學歷等報考條件。
因工作需要加班的
應安排調休和補休 實干者往往沉浸于工作中克服一個個難點,有時候無暇顧及在家庭中的責任,有的長期加班加點。因此,濟南也將在生活上更多地關心干部。濟南明確,如果因工作需要加班及節假日加班的,應安排調休和補休;對因重大任務、緊急突發事件等推遲或中止休假的,應在當年安排足額補休。對確屬工作需要無法安排休假的,按規定支付相應的報酬。
優秀基層干部還可參加一線職工療休養,重點向從事急難險重任務的一線干部傾斜,療休養時間一般為5—7天,按工作日計算,不計入年休假假期。
好的身體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濟南會重視基層一線干部定期健康查體,按照干部管理權限,每年組織村(社區)干部等一線同志進行健康查體,所需經費由縣區、鎮街財政保障。并且設立專項資金,根據工作需要,為基層干部購買安全器械、防暑防寒用品等物資。
同時,濟南還將建立市、縣、鎮三級黨內關懷幫扶機制,對因公殉職的基層一線黨員干部家庭和生活困難的基層一線黨員干部給予救助。
基層干部遇到困難
可以約談領導 “到基層光榮、在一線出彩?!蓖ㄟ^引導,濟南希望在干部當中樹立這樣的理念。同時,濟南將實行“雙向”約談制度。對基層干部,上一級部門(單位)領導每年普遍談心談話不少于兩次;探索實行干部約談領導制度,基層干部在遇到困難時可約談領導,表達個人訴求。市、縣區組織部門設立干部訴求信箱和熱線,認真傾聽、及時掌握干部訴求。在各級工會特別是基層工會,建立干部職工心理診療疏導室,對干部職工進行心理疏導。
敢干事,是干成事的基礎。濟南將落實容錯免責、糾錯、防錯和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為查核處理“四位一體”制度體系。干部在貫徹落實黨委和政府決策部署、推動重大項目重點工作時出現失誤或錯誤,只要出發點是為了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予以容錯免責:法律法規和黨紀政紀沒有明令禁止的;大膽探索創新;先行先試出現無意過失的;存在不可抗力、難以預見等因素的;主動挽回損失、消除不良影響或者有效阻止危害結果發生的;經過民主程序決策或對錯誤決策提出明確反對意見但未被采納的;沒有為自己、他人或部門(單位)謀取不正當利益的。
在啟動問責程序的同時,問責機構一并開展容錯免責調查核實,對符合容錯免責的予以免責,對不符合容錯情形的予以說明。
鎮街干部薪酬增幅
要高于全市平均增幅 對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中獲得一等獎、二等獎的,給予表彰,并發放獎金;對獲評“先進單位”“進位顯著獎”的,給予表彰,并發放獎金,干部年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可提至20%。對在濟南市委、市政府組織的全市重點工作任務專項考核中獲獎的,給予表彰,并發放獎金。獎金應獎勵到個人,不搞普惠獎勵或平衡照顧,獎金分配由獎勵單位提出指導性意見,具體方案由獲獎單位自行確定,并報市有關部門備案。“打造四個中心,建設現代泉城”中實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濟南市委、市政府將進行通報表揚;符合記功條件的,還會給予記功獎勵。加強公務員日??己?,探索設立公務員“日??己霜劇?,按季度進行獎勵。
經濟上的獎勵方面,也將向基層傾斜。濟南將分級分類分崗落實基層一線干部待遇保障,提高基層一線薪酬水平,確??h區、鎮街干部薪酬增幅高于全市平均增幅,逐步實現鎮街干部高于市直、縣區直機關同職級人員收入水平。全面實行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逐步實現各縣區間津貼補貼項目設立、發放對象和發放標準基本統一。
轉自:大眾網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