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開車從河套立交經過,就會發現,在立交的出入口,頭頂上有巨大的橋梁在施工合龍。這條巨龍,從青島延伸到濟南,它就是濟青高鐵,頭頂的合龍工程,正是青島最大公鐵立交:濟青高鐵河套樞紐。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施工建設,濟青高鐵河套樞紐立交橋初具規模,初展風采。河套立交在濟青高鐵、青連鐵路、機場高速和青蘭高速四條鐵路公路交會處,是青島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公鐵立交橋。建成后將形成溝通南北連接東西的鐵路、公路樞紐。
據項目負責人孫健介紹,濟青高鐵的左線已于5月16日合龍了,右線預計在6月份合龍,紅島發車線也將于7月份合龍。這三個連續梁的合龍,為年底鋪軌進入紅島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濟青高鐵是我國第一條以地方政府投資為主興建的高鐵,全長307.9公里,設計時速350Km/小時,2015年12月24日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底通車。屆時,青島和濟南之間的陸地交通將只需一個小時。其中,青島市境內正線長35.24公里,相關聯絡線27.87公里,設膠州北站、新機場站及紅島站。
青島國際化,環灣立潮頭 細細品來,金色灣海環擁下的環灣片區也很美。隨著主城區域的海岸線被逐步開發殆盡,環灣片區的灣居價值潛力凸顯,山海圍合,定鼎青島少有南向無污染海岸,他處難尋。
經濟國際化,科技引擎促動——2016年,青島創新發展互聯網工業,2個項目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提升軟件信息產業水平,引進浪潮大數據云計算中心等項目,與中國移動簽訂總投資10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21個項目落戶高新區……
灣區價值重塑,城市聚變在即——當青島的發展積累起了足夠的勢能,當世界經濟步入再平衡的關鍵節點,當打造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的機遇陡然降臨,這座城市的決策層,用“全域統籌”的全新戰略思維,用 “世界眼光、國際標準、本土優勢”的視野,完成了對環灣價值的重新發現。
為此,環灣片區圍繞科技、生態、人文的城市定位,展開全新的沖刺。在高科技產業的培育上,經過反復思量、調改,環灣發展重心我的紅島最終將產業發展的重點確定為“1+3”的產業架構(即以軟件與信息產業為基礎產業,帶動高端裝備制造產業、藍色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業發展)。注視這一產業選擇,可以發現,它既挺立在世界產業的潮頭,又直指青島固有產業的短板,實現著推動青島產業能級更上層樓的戰略訴求。
不僅如此,在城市建設的規劃布局下,各種真正的高新產業的集聚和千億世界級教育、文化和醫療產業的配套落地,2018年的省運會主會場市民健身中心和青島教育界“巨無霸”——13年制青島中學即將竣工,高周轉及配套的逐步落地也是環灣板塊樓市“黑馬式”躍進發展的重要支撐。區域價值之上疊加優質產品價值,勢必會再一次掀起環灣置業熱潮!
環灣時代,海居龍湖城,瞰海大平層,震撼價加推 龍湖·九里公館藏海而生,建面約120-140㎡瞰海大平層,稀缺產品主城難尋,全家庭成長周期戶型,約13米超大開間、四室朝南、戶戶瞰海,震撼價格加推,新品火爆品鑒中,目前接受VIP意向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