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 通訊員 劉宇家 李振東
記者日前從青島機場集團獲悉,雖然國內民航業競爭日益加劇,但青島流亭機場今年上半年的航班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等數據指標均創新高。新機場的建設進展也全面加速,航站區總體進入鋼結構和二次結構施工階段,其中A、B指廊已率先完成鋼結構網架提升。流亭機場向膠東國際機場的轉場工作已經全面啟動,為2019年按期轉場打下了堅實基礎。
旅客吞吐量再創新高 2016年,青島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突破兩千萬人次。而據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6月,青島機場共完成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8.59萬架次、1089.23萬人次和11.15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2%、15.4%和3.1%。今年,青島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有望再創新高,有望達到2174萬人次。此外,上半年階段性實現事故、事故征候“雙零”目標。航班放行正常率,也排名華東地區第2位。
7月5日,青島—莫斯科航線正式開通,這是青島機場開通的第五條洲際航線,也是其今年開通的第一條洲際航線。今年上半年,青島機場雖然沒有新增洲際航線,但是去年開通的青島至法蘭克福、舊金山、墨爾本、溫哥華等4條洲際航線在這半年里得到了精心培育。
一方面,青島機場大力推進空港口岸“大通關”進程,目前已完成入境查驗區改造,在國內率先實現中國公民持電子普通護照自助通關。實施國際中轉旅客“通程航班”監管模式,成為繼北京、廣州、上海以及昆明之后,全國第5個實行該模式的空港口岸;另一方面,青島機場“轉機是否方便容易”這一考量國際樞紐機場中轉水準的指標在國際機場協會ACI的全球評比中躋身前10位。
在莫斯科航線之后,青島機場年內還將開通至洛杉磯、悉尼、馬德里、倫敦等的洲際航線,實現與歐洲、美洲、大洋洲的多點連接。
東南亞航點將增至7個 2015年之前,青島乃至整個山東都沒有一條洲際直航航線。“青島市很重視城市的對外通達度和國際化程度,作為青島對外開放的門戶和窗口,把推行‘國際化戰略’作為我們的一個發展戰略,這當中洲際航線就是一個主攻方向。”青島機場集團董事長焦永泉說。
在洲際航線大發展的同時,青島機場在周邊國際航線上也在持續發力。除了進一步強化自身日韓門戶地位外,青島機場與“一帶一路”重要節點機場增強聯動,與自身戰略契合的航空公司、機場協同發展,全力推進東南亞—中西部—青島—東北亞的空中走廊建設。
今年上半年,青島機場新增青島—福州—吉隆坡航線;下半年,還將開通暹粒—青島—金邊和青島—巴厘島等定班航線,進一步將增強與東南亞地區的互聯互通。屆時,青島機場將實現與半數東盟國家的空中對接,東南亞通航航點的數量將增至7個。
下一步,青島機場還將圍繞市場宣傳營銷、中轉產品配套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航線培育工作,深化中轉功能建設,協調推進24小時通關,進一步提高中轉聯程效率和通關便捷性。
新機場轉場已經全面啟動 從青島流亭機場沿G20青銀高速向西北方向出發行駛28公里,再經218省道向西行駛10公里,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正在火熱施工的青島新機場建設現場。離著老遠,便能看到已經有部分航站樓結構完成了不銹鋼屋面的拼裝。而走到近處,更是被宏偉大氣的五指廊構型所震撼。
青島新機場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航站區總體進入鋼結構和二次結構施工階段,其中A、B指廊已率先完成鋼結構網架提升,完成高地鐵影響區主體結構施工總量的30%。
新機場的相關配套工程也進展順利,目前,青島新機場高鐵地鐵代建部分,已完成航站樓穿越段主體結構施工和GTC穿越段70%工程量,預計年底完成高地鐵主體結構施工。同步推進二期T2T3航站樓預留通道施工。
“今年以來,我們的轉場工作已經全面啟動了,許多規劃設計、設施設備、工作流程都已經進行了系統的對接,為按期轉場打下了很好的基礎。”焦永泉介紹,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青島新機場建設正按照“2015年開工建設,2016年全面推進,2017年主體攻堅,2018年安裝調試,2019年驗收轉場”的工作步驟穩步推進,年內他們將完成航站區非影響區的結構、層面和幕墻施工,完成影響區的主體結構施工,綜合交通完成GTC、高地鐵主體結構施工,飛行區完成道面工程的20%、貨庫主體結構的60%。此外,青島機場精心做好轉場準備工作,加快建管融合步伐,從源頭提升新機場運營品質,為過往青島旅客提供更好的機場服務。
堅持主輔業協同發展
雖然目前航空主業與輔業的結構占比達到了56:44,但青島機場在輔業發展上采取了與主業不同的策略。借助新機場建設的歷史機遇,青島機場加大步伐開展輔業的多元化運營,輔業發展活力顯著提高。目前,機場集團共設有實業、商旅兩大輔業板塊,共組建合資公司12家;推進航空維修、冷鏈物流、綠色食品產業園等合資合作項目8個;與中航信、中航油、中免等知名央企,海爾、海信、山東太古等多家業內標桿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年內還將啟動新機場第二批商業和GTC商業招商工作,完成輔業重點投資方向研究,出臺集團公司股權管理規定,穩健推進冷鏈物流、中免合資等合作項目。
據介紹,青島機場向管理型機場轉型的道路獨具特色:一是積極拓展,率先打造“主輔協同,多元化發展”格局,為后續主營業務中非核心業務的模式轉型奠定關鍵基礎;二是循序漸進,逐步更新組織結構與員工關系。目前,青島機場已利用輔業發展契機,更加靈活地將組織架構進行業務性分離,為后續大范圍業務剝離鋪設了組織和人員基礎。下一步,青島機場需要在現有的主輔業發展基礎上,將主營業務中的非核心業務,即戰略價值度低、專業勝任力低、人力成本高、市場成熟度高的業務類別交與各類專業服務供應商進行具體運營,并對業務運營實施有效監管,將輔業業務進行符合管理型機場發展方向的評估調整,逐步實現向“資源經營管理型”的身份轉變,不斷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實現機場運營價值的最優化。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