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建華,青島康明眼科醫院院長,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市醫學會眼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膠州市醫學會副會長,至今已從事臨床工作30余年,在《中華眼科雜志》等國家級知名眼科雜志上發表論文10余篇。
做白內障復明及疑難手術萬例以上 王建華1983年畢業于濰坊醫學院,畢業后在膠州中心醫院眼科工作,2003年創立青島康明眼科醫院并擔任院長。對眼科疾病的診治及顯微手術有豐富的經驗,特別專長白內障復明手術。康明眼科成立10多年來,膠州市90%以上的白內障復明手術由其完成,至今無一起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多年以來,王建華遇見過數以萬計的視力障礙或眼病患者,做過的白內障復明及疑難手術萬例以上。
憑借先進的硬件設施和高超的技術水平,青島康明眼科醫院被認定為膠州市慈善、殘聯“白內障救助”定點單位,山東省衛生廳批準的“貧困白內障復明工程”定點醫院,同時也是中央統戰部組織的“海峽兩岸光明行”合作單位。王建華告訴記者,青島康明眼科醫院每天都進行白內障復明手術,最多的1天進行了60多臺手術,根據2016年最新統計的白內障手術量,該院在全國排名第19位,山東省第3位,青島市第1位。
在王建華的帶領下,康明眼科醫院醫師團隊定期為膠州市民進行眼健康檢查、發放藥品,對復明手術患者進行復查,同時宣傳愛眼護眼的醫學知識,讓健康關愛走進尋常百姓家。今年“海峽兩岸同心光明行”青島站活動中,康明眼科醫院為青島地區眾多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復明手術,并定期走訪鄉鎮,為村民們免費做眼病篩查和科普義診。
讓患者重獲光明感覺很幸福 說起為什么當初選擇醫生職業,王建華說,從事這個行業源于對醫生職業的熱愛,在那個年代,他感覺穿上白大褂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醫者父母心。雖然工作中付出比想象中更多更辛苦,必須要有愛心、有耐心、有責任心,還要堅持不懈學習和認真鉆研,用自己的知識、能力、辛苦,讓患者重拾健康,重見光明,雖然忙累卻很幸福。這個職業所能獲得的成績感卻是其他行業感受不到的!”
他能理解患者身處黑暗和朦朧世界中的痛苦,這種使命感讓他每一天都深感責任重大,也一次次為自己能為患者帶來光明和健康而激動。王建華說,雖然從事眼科治療已經30余年,但是我仍然記得第一次為患者做手術時,他躺在手術臺上緊張和充滿期待的情景,雖然心里有把握,但還是有些激動和忐忑,直到患者術后康復,恢復視力時,他一顆揪著的心才終于放下。
把為眼科患者服務的事業持續做下去 王建華說起自己的創業初衷:“我在醫院那幾年,眼科的手術器材都比較貴,想要點更好地器材,往往院里由于經費原因無法購買,這也是我走出來的最大的因素,自己出來做,可以買點好的器材,一方面可以繼續做研究,讓自己的技術更加精湛,一方面為患者更大限度的恢復視力,這就是我的最初的想法。”
從普通的眼科醫生到省內屈指可數眼科醫院,這需要的不僅僅是過硬的技術,更是在其他醫院不敢接納的心臟病人做白內障手術時,他沖在了前面,在身體有殘疾,不能久臥手術臺的患者時,他沖在了前面。例例高風險的病例,造就了他強大的內心,那種渴望患者康復的心。王建華說,“我一直要求康明眼科的醫生、護士們除了本身要精益求精,對待患者也一定要細心,有耐心,因為他們來找我們,就是希望我們為他們減輕病痛,獲得健康,特別是眼科,患者對光明的渴望是很高的。”
談及對這所2016年新建的青島康明眼科醫院的發展規劃,王建華說:“以患者為本,為患者著想,為病人提供舒適便捷的服務,真正的為病人看好病,就是最緊要的規劃。另外,希望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打造為更多眼病患者服務的優秀平臺,才能把為眼科患者服務這一事業持續做下去。”
文/圖 半島網記者 黃超 通訊員 焦文濤
[編輯: 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