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7月4日半島記者獲悉,近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發布《2016年北海區海洋環境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6年北海區(渤海及黃海中北部)海洋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較好,渤海海水環境質量趨于改善。其中,青島第一海水浴場、青島石老人旅游度假區水質狀況總體為優。
黃海中北部海水
環境質量總體變好 公報顯示,2016年渤海夏季海水環境質量與2015年相比有明顯上升,近五年以來,渤海海水環境質量總體呈變好趨勢,夏季第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比2012年增加了16520平方公里。
半島記者從公報上看到,黃海中北部海水環境質量狀況總體良好。黃海中北部春季和夏季超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分別為2243平方公里和1305平方公里。近5年來,夏季黃海中北部海水環境質量呈現出總體變好的趨勢。劣四類水質海域面積在2012年最大,為2950平方公里,2016年降低至357平方公里。山東半島近岸海域,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第一、二類水質海域面積分別占山東半島近岸海域面積的96.9%、96.7%、98.0%和95.6%,主要超標物質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公報表明,北海區沿岸海灣及典型海洋生態系統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嚴重。各大海灣近岸海域環境污染較重,遼東灣、渤海灣和萊州灣各季節均存在超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膠州灣各季節和大連灣冬季有部分海域超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近岸海域主要典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基本穩定,雙臺子河口、灤河口-北戴河、渤海灣、黃河口、萊州灣等典型生態系統處于亞健康狀態,錦州灣典型生態系統處于不健康狀態,陸源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是導致渤海典型生態系統處于不健康或亞健康狀態的主要原因。
島城兩個增養殖區
環境質量優良 北海區海洋功能區環境基本滿足海域使用要求。黃海中北部近岸主要海洋功能區包括農漁業區、港口航運區、工業與城鎮用海區、礦產與能源區、旅游休閑娛樂區、海洋保護區、特殊利用區和保留區,近岸以外主要功能區為農漁業區。夏季黃海中北部近岸海域海水環境質量達到海洋功能區水質要求的海域面積為47240平方公里,較2015年明顯增加。
國家級海洋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基本保持穩定。重點海水浴場和濱海旅游度假區環境狀況總體良好,重點增養殖區海洋環境滿足增養殖活動需要。海洋傾倒和正常海洋油氣開發活動未對周邊海域環境及功能造成明顯影響。
公報顯示,青島第一海水浴場水質狀況總體為優,較2015年有所提高;游泳健康指數為78,等級為良;適宜及較適宜游泳的天數占監測期的79%,部分時段受水溫氣溫較低等因素影響。青島石老人旅游度假區水質優良,海面狀況良好,適宜開展海上觀光、海濱觀光、游泳、海釣等各項休閑活動。
2016年北海分局還對黃海中部10處海水增養殖區環境質量開展監測,其中青島靈山灣海水增養殖區主要養殖扇貝、貽貝、菲律賓蛤仔,青島鰲山灣海水增養殖區主要養殖牡蠣、貽貝、菲律賓蛤仔,兩個增養殖區的環境質量等級均為優良。
海洋垃圾
塑料類占一半以上 赤潮和綠潮是2016年北海區發生的主要海洋生態災害。2016年,渤海共發現10次赤潮,赤潮發生海域總面積約740平方公里,與2015年相比,發現次數略有增多,發生總面積有所下降,同時引發赤潮的生物種類明顯增多;黃海海域再次發生大面積滸苔綠潮,綠潮最大分布面積為57500平方公里,最大覆蓋面積為554平方公里,最大分布面積和覆蓋面積與2015年基本持平,滸苔災害影響到了山東半島南部沿岸。
公報同時顯示,沿岸排污口超標排放現象依然存在,對鄰近海域海洋功能區環境產生了一定影響。
2016年對煙臺、青島等地的濱海旅游度假區、港口、入海河口等重點監控海域開展了海灘垃圾和漂浮垃圾監測。監測海域內以長度小于10厘米的中小塊垃圾為主,長度大于1米的特大塊垃圾極少。垃圾種類以塑料類為主,占海洋垃圾總量的一半以上。其中,海灘垃圾主要為玻璃片、塑料等,漂浮垃圾主要為塑料片、聚苯乙烯泡沫等。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