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然后半夜開盤,等第二天去時已經基本沒啥房子了。 ”說起深港城加推房源的過程,購房者朱女士不斷搖頭,她告訴記者,原本想在深港城所在片區購買一套住房,所以也提前到深港城銷售中心咨詢過,在沒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況下,她突然在晚間接到消息,說是深港城開盤了,現在去買房要先花10萬元購車位,再交10萬元定金,而且只能刷儲蓄型銀行卡。對此,朱女士有些措手不及。
第二天,當然她前往銷售中心現場時,卻發現400多套房子基本已經銷售一空,只剩下頂樓或者底層少數房源。與此同時,朱女士發現許多房產中介聲稱有該項目的房源,若想買房,只能加價從中介處購買。“我感覺深港城在規避有關部門的房產新政,所以通過中介買房的方式是變相漲價。”購房者李先生說出了自己的觀點。
中介加價七萬元賣房 對于購房者反映的問題,記者以最快的速度到深港城項目探訪。在項目銷售中心,發現整個樓盤的銷控表大部分被開發商用紅紙封貼,據置業顧問介紹,現場只剩下三套房源,而且都是90平方米以上的頂樓或者頂樓復式房源,其中一號樓頂樓114平方米的房源售價為1.36萬元/平方米左右。 “再開盤就要等到明年這個時候了。 ”置業顧問介紹說。
該項目真的沒有房子了嗎?在銷售中心探訪后,記者也來到了小區周邊的房產中介了解情況。結果中介人員很自信地表示,想買該小區什么戶型的房子都能買到,不過購房者除了要交10萬元的車位款外,還要交7萬元的中介費。為了表示自己的實力,中介人員還現場給深港城項目置業顧問打電話,對方也表示有80多平方米的房子,只要交足7萬元中介費,就可以到開發商處辦理手續。隨后,記者撥打了深港城銷售電話,對于這一現象進行采訪,一名姓趙的工作人員表示,有關負責人都外出開會,不方便接受采訪。記者留下了聯系方式,但截至記者發稿時為止,也沒有接到深港城開發商的電話。隨后,記者撥打政務熱線12345將該項目的問題一一舉報,12345工作人員在詳細記錄項目地址后,表示將聯系相關主管部門調查。
開盤“夜光”開發商玩“攻心計” 深港城二期加推400多套房源一夜賣“空”專家提醒購房者夜間買房還得細思量
受到樓市調控政策和各大銀行房貸利率上調的影響,島城樓市人氣進一步回落。許多加推新房源的開發商為了取得良好的銷售效果,更是頻出“奇招”。 6月8日,位于西海岸的深港城在晚上9時左右加推二期房源,這種半夜開盤方式引起了諸多人的關注。
記者調查發現,從今年年初開始,市北、城陽、李滄、西海岸等地許多開發商都是采用夜間開盤的方式加推房源,并現場聚攏人氣。但是,專家提醒購房者,當人工作了一天處于腦力疲勞期時,容易在他人鼓動下變得亢奮沖動,進入非理性狀態,這時候更容易做出錯誤決定。所以,在參加夜間購房活動前,購房者應該對自己需求和樓盤資料進行詳細了解,以免買到問題房產陷入糾紛泥潭中。
無證交房曾被曝光 那么,這個半夜開盤的深港城究竟是怎樣一個樓盤?記者采訪時發現,去年9月28日,該樓盤因為在交房過程中存在種種問題,而被業主集體維權。媒體記者曾通過黃島區質監站了解到,深港城當時并沒有進行竣工驗收備案,屬于違規交房。
據業主李先生介紹,深港城小區交房時間從2016年6月30日延期到了9月28日,業主們多等90天后,終于盼到了交房。交房當天,業主帶著身份證件和購房合同到達交房現場時,卻發現該房根本不具備交房條件。物業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不管房屋驗收的事,只負責收取物業費、發鑰匙,辦理收房;而詢問銷售中心工作人員時,他們只知道房屋銷售的“五證”,并不清楚竣工驗收需具備哪些材料。
參加夜間開盤 保持清醒認識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李曉一直關注樓市,他結合自身專業,對于開發商夜間開盤行為進行分析。李曉認為,由于開發商常常采用饑餓營銷策略,導致房源供應相對不足,使購房決策成為一種風險決策。大量研究表明人的風險決策易受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購房者工作了一天,疲勞(特別是腦力疲勞)會使個體對風險變得不敏感,更重視短期利益而忽視長遠損失。黑夜中,人們對威脅性刺激更加敏感,更易做出自我保護性反應。夜間開盤時許多人聚集在狹小的明亮空間內,更容易受到置業鼓動的暗示影響。另外有研究發現,面對風險決策,大多滿懷期待而來的購房者情緒容易變得亢奮,更不容易保持理性,對風險的判斷容易出現偏差。“開發商采用夜間開盤,就是要利用購房人在夜間的相對非理性狀態來提高簽單率。”李曉分析說。
所以,他建議購房者在確定目標樓盤后,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對開發商口碑、周邊配套、建筑質量、物業服務等多方面進行考察,在參加夜間開盤活動前就心中有數,這樣可以保持一個相對清醒的意識狀態。同時,男性購房者盡可能夫妻同行或找好友陪伴,因為男性相對女性更容易在決策時冒險。
[編輯: 鹿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