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在改革創新的浪潮中,作為中華大地新時代逐浪潮頭的“第九子”,西海岸新區以充滿斗志的創新意識、充滿激情的創業精神、充滿活力的創造力量,一次又一次譜寫出壯麗篇章,努力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國改革的前列。成立三年來,新區經濟的突飛猛進,除了得益于內生動力的堅實外,也離不開對投資服務便利化的一系列改革舉措。
駕車行駛在西海岸新區的濱海大道上,總有一些風景會吸引你的目光。這其中,就包括總投資500億元的萬達東方影都,以及與其相鄰不遠的總投資220億元的惠與大數據項目。這些產業項目的巨頭,如今不僅壯大了新區的產業家底,也成為了新區引進產業項目的大旗。對于一個成立三年的國家級新區來說,招商引資、產業落地的吸引力從哪里來?讓我們一起走近新區,認識這位潮頭“第九子”。
從政府效能來看,西海岸新區施行政務服務改革,推動政務服務創新發展。推動行政審批向行政服務轉變,組建行政服務委員會和行政服務局,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網上辦的不用跑、現場辦的跑一次、限時辦的我來跑”。此外,還設立千億級產業聯盟,首創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屬地服務“三位一體”的行業共治模式。
看起來像順口溜的這幾句話,背后其實大有內涵。記者采訪了解到,作為行政管理體制的創新之舉,新區這種模式與國內外其他地方企業為主體組建的產業聯盟不同,以提高服務水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增加機構、不增加編制,通過聯盟委員會的形式,變企業自我管理服務為政府和市場相向發力。同時,重點做好“四大服務”,即日常管理服務、行業發展服務、技術合作服務、市場共享服務,在產業規劃、政策扶持、銀企對接、破解難題、技術合作、市場共享等方面為企業創新發展搭建起全方位的服務平臺。
在市場便利化改革方面,新區著力推進投資服務便利化,圍繞從市場準入、項目施工、建成投產、發展壯大直至企業破產的全生命周期,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開展“多證合一”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探索實施“證照分離”,推行“四新”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簡易登記,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制度。推進規劃建設許可便利化,全面推行規劃“公告許可制”、施工“彈性許可”等改革,推行區域化整體環評等評估評審新模式。推進貿易便利化,在國家級開放園區率先復制自貿試驗區經驗。推進企業破產便利化,實施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
而在推進營商環境國際化方面,新區建立了符合國際投資貿易規則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聘請第三方持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同時,健全與國際接軌的法治環境、開放包容的市場環境、高效透明的政務環境、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強化投資者權益保護、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創新,形成親商護商的良好氛圍。新區通過在便利化決策、“保姆式”服務、招商主動性、互哺格局以及使命擔當等方面共同發力,展現出了一幅長風破浪、直掛云帆的宏偉畫卷。
新區推“多證合一”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等便利化舉措,工商登記更省事兒了。(圖片均由西海岸新區供圖)
決策
投資便利化
是改革主攻方向之一 在西海岸新區主政者的眼里,當前,新區正處在大開發大建設的關鍵期,投資仍然是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因此,投資便利化也是改革的主攻方向之一。為此,新區大方喊出了“便利化”放權的口號。而其爆發出的效能,在陸域面積相當于兩個香港大的新區,呈現出的效果是驚人的。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圍繞項目引進建設的關鍵環節,新區聚焦“痛點”、瞄準“堵點”,進行系統性、協調性、針對性創新試點,區級行政權力事項精簡了50%,行政審批事項精簡了18%,政府投資類項目審批提速80%以上,項目建設周期平均縮短1年以上,土地成本降低10%以上,做到了天天有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保持16%以上的高速增長,使新區嘗到了改革的“甜頭”。
特別是新區率先推行了一地多用、規劃公告制、工業用地彈性出讓、施工彈性許可等制度,這些制度都是一些創新性試點。記者了解到,“一地多用”規劃管理辦法,改變了過去粗放的、機械的單一性質用地管理模式,允許一宗地上同時建設多種功能的建筑物,使用地管理變得更精細、更靈活。以東方時尚中心項目為例,該項目包含商業、文化、科研等多種業態,要是在過去,需要申請7塊建設用地,辦理7套用地手續,而現在只需要辦理一個土地使用證就可以了。
還有規劃公告制度,就是變被動審批為主動服務,規劃部門依據區域規劃先行確定宗地規劃指標及方案設計要求,提前向全社會進行公告,并直接將“一書兩證”(規劃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發放給項目單位,相關規劃圖紙可后置報存,為企業節省3~6個月時間。
再比如,施工彈性許可制度,就是變“先圖先費后證”為“先證后圖后費”,以往社會投資項目辦理施工許可,缺一份材料,審批就無法推進,如今可以容缺受理,減少了程序運作時間,提高了企業辦事效率。對辦理許可證需要繳納的費用,還可實行減免或后置繳納,企業甚至可以用許可證融資,兩頭受益,實踐效果非常理想。
服務
企業需求為導向
打造“保姆式”服務 誠然,政府放權絕非甩手不管,而是堅持放管結合、放管并舉,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才能防止簡政放權“自由落體”。為推動投資便利化,西海岸新區未雨綢繆,還重點打造了網格化社會治理平臺、全方位社會信用平臺,以及綜合行政執法平臺。通過這三個平臺,架起了政府服務為民的快捷通道,打造“信用西海岸”品牌,營造守信得益、失信懲戒、誠信自律的社會環境。
而放管服三位一體的改革,最終要落到優化服務上。記者了解到,西海岸新區把企業和群眾的需求作為導向,以服務發展、服務創新、改善環境為重點,不斷優化提升服務水平,打造“保姆式”服務。在服務企業發展方面,創建了西海岸新區的“三聯三幫”品牌,即政務熱線聯、區級領導聯、職能部門聯,幫企業謀思路、幫企業解難題、幫企業拓市場,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讓企業留得住、發展好。
比如,圍繞服務海上嘉年華、紅樹林度假世界、藏馬山旅游度假區等重大項目,西海岸新區成立了重點項目協調推進工作組,幫助企業解決土地、規劃建設、融資等問題300余個,使原本處于停滯的項目重新煥發了生機。同時,西海岸新區還成立代辦服務機構,對重點項目注冊、登記、開工等環節實行全程免費代辦、幫辦和咨辦,提供“保姆式”服務。
在服務創新創業方面,新區出臺了一攬子政策,包括產業發展十大政策、新房新政十一條、支持餐飲旅游業發展十四條、政銀企聯動助推經濟發展十二條等政策舉措,設立首期3億元、三年內帶動100億元規模的產業投資引導基金,變政策扶持為市場引導,積極引導社會投資和創新創業。開辟了服務市場主體的綠色快捷通道,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先照后證”“三證合一”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在全省率先實施工商登記“五證合一、一照一碼”,各類市場主體實現翻番增長。
新區不斷推進工商登記便利化,圖為頒發營業執照。
在全省率先實施工商登記“五證合一、一照一碼”。
此外,為了給人才這一各地爭相搶奪的第一創新資源做好服務,新區對引進的“千人計劃”人選,最高給予200萬元安家補貼;對引進的頂尖人才、領軍人才,購買區屬國有公司住房最高可以享受50萬元補貼,其創辦的企業3年內免費提供100~200平方米的辦公場所,給企業當年利息額50%的貸款貼息,貼息總額不超過100萬元;3年內年銷售收入超過5000萬元的,提供1000萬元以內的擔保融資貸款;其中市級頂尖人才將給予不低于750萬元的創業資金獎勵。同時,在新區購買60平方米以上住房的,就可以實現落戶。
在優化公共服務方面,西海岸新區實施了一批政府投資工程,并加強區、鎮、村三級政務服務大廳和服務網絡建設,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大到“互聯網+扶貧、互聯網+農業、互聯網+城管”,小到“互聯網+年集、互聯網+創業、互聯網+醫療、互聯網+圖書館”等。
招商
主動出擊高精準
產業鏈缺什么就補什么 優秀的區位優勢,加上便利化的投資政策,以及優質“保姆式”的服務方式,西海岸新區在招商引進產業項目方面,已經打造了優良的硬環境和軟環境。然而,新區沒有止步不前,又以擔當的精神再次創新,把招商工作做到“高精準”。工作人員介紹,所謂“高精準”就是要招商站得高、選資精、方法準,新區通過體制創新,打造“一辦兩局三多四補”招商體系,產業突出“藍、高、新”特色。
記者了解到,“一辦兩局三多四補”招商體系,其中“一辦”就是投資促進辦,“兩局”就是國內、國際兩個專業招商局,“三多”就是多區域、多行業、多鎮招商,“四補”就是貿促、統戰、工商、僑聯發揮自身優勢實現有益補充。體制創新煥發了工作活力,實現了項目布局精準化、產業鏈條精準化、資源配置精準化。
在西海岸,招商體系各部門分工很明確,如投資促進辦是總協調、總調度,通過“一張圖”整合全區所有土地信息、規劃信息等招商資源,通過“一張表”統計匯總全區在談、簽約、注冊等產業項目;行業部門管招什么,“616”產業體系一共22個產業,由22個區直部門和17名區領導包抓,區領導統籌調度,一個部門負責一個產業,定向引導、定向招商,產業鏈缺什么就補什么;專業招商部門管怎么招,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主動出擊,登門拜訪,積極洽談“藍色、高端、新興”產業項目,此前在北京舉行大規模的招商推介會,一舉簽下了總投資3000多億元的52個大項目。
此外,新區還打造了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據介紹,新區設立后的5年,基礎設施投資將達到1500億元。工作人員笑稱,剛開始是新區找資金,現在資金找新區,各大銀行、投資商等金融機構蜂擁而至,為新區提供了重要保障。
慧與全球大數據應用研究中心6月9日開工。(資料圖片)
■前景 打造“黃島模式”,形成互益互哺格局 三年來,新區突出創新,大刀闊斧推進改革,極大地便利了投資、產業項目引進。與此同時,投資的便利化進程也讓新區活力十足,干出了新區速度、調出了新區質量、彰顯了新區精神,一種互益互哺的格局前景一片大好。
在這樣的大好局面下,新區的管理體制更順了,建立起的“新區管統籌、功能區重發展、鎮街強治理”的全新體制機制,被譽為“最順管理體制”。新區的發展動力更強了,三年來,35項區級重點改革落地生根,30項改革列入國家級省級市級試點,2016年經濟總量位居19個國家級新區前三強、超過省內6個地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超過省內9個地市,成為全省唯一超過200億元的縣市區。
新區的開放水平也更高了,如今新區以改革促開放,面向全球集聚高端資源,搭建起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等多個國際性合作平臺,42項自貿區改革措施復制推廣,中德生態園國際合作示范效應日益彰顯,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累計達到193個,2016年到賬外資、外貿進出口兩項指標超過省內15個地市。
當然,新區的投資環境也更優了,新區在全國率先全面取消社會投資類項目前置審批,實行市場便利化改革,政府效率提速增效50%。同時創新國際化投資促進機制,建立項目集中簽約、開工、投產“三集中”機制,累計引進產業項目1000余個、總投資近萬億元,27個百億級項目加快建設,市場主體由6萬戶增長到18萬戶。
群眾的生活更幸福,獲得感也因此更多了。記者了解到,新區在高質量發展經濟的同時,還著力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成立區社會治理中心,建立“網格化巡查、信息化支撐、社會化服務、多元化參與、精細化管理、法治化保障”六個機制,在全國率先構建安全生產法治體系,將公檢法機關、工青婦群眾團體全部納入政府監管責任協辦單位,并把7大領域的執法權集中到綜合行政執法局,被省、全國譽為“黃島模式”。
■擔當 推出更多改革舉措,讓發展后勁更足 今年,按照市委提出的“三個擔當”的要求,即勇于擔當海洋強國戰略的新支點、全省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全市創新發展的排頭兵,西海岸新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問題導向、市場導向、發展導向,聚焦五大重點領域,推出了16項示范性、牽引性、突破性的改革舉措,讓新區投資便利化的程度更高,環境更成熟,發展后勁更充足。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新區將通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制定第二個新區改革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打造動能轉換引領區。建立5大類生態指標標準化體系,在全國形成有影響力的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打造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成立國家新區研究院,建立新區城市發展重大戰略前瞻性研究機制,為國務院賦予的“四區一基地”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積極探索青島特色軍民深度融合模式,打造軍民深度融合“四大中心”(裝備技術保障中心、軍地人才培養中心、軍隊社會化服務中心和科技產業發展中心),加快建設軍工產業園。高水平舉辦第二屆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黃島論壇,建設國家海洋基因庫、國家海洋實驗室海上試驗場、國家級海洋物探及勘探設備工程實驗室。探索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產品及創新產品(服務)政府首購、訂購制度。
此外,還將在制造業、旅游業、農業、國有企業等方面進行供給側改革,實施工業明星企業培育“511”工程,5年內培育100家制造業明星企業,打響“品牌黃島·新區制造”區域名片。并將延伸提升12個特色小鎮建設,規劃布局科技、文化、金融等17個產業小鎮。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