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8日上午,山東德州老紅軍袁美義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102歲。
袁美義,四川旺蒼人,1915年出生,1933年參加紅軍,1937年入黨,參加過長征、紅軍反圍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在這期間,參加戰役、戰斗總共200余次,三次負重傷,10余次受輕傷,榮立過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歷任通信員、護士、衛生員、衛生長等。解放后被派到青島海軍基地,先后任威海巡防區、石島區衛生所長。建國后任青島海軍基地威海石島巡防區衛生所所長,1955年到德州離職休養。
1955年4月袁美義于青島留影(左)。 1988年中央軍委頒發給袁美義的二級紅星功勛榮譽獎章(右)。
家境貧寒投身革命 小時候,袁美義家境貧寒,上無片瓦,下無寸地,雙親在地主家熬活,哥哥在外面當紙糊匠學徒。袁美義8歲就開始給地主放牛,吃不飽,穿不暖,一年忙到頭,地主分文不給。
1933年1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轉戰到達四川北部與甘肅、陜西交界處的大巴山。袁美義的家鄉就在大巴山的環繞之中。17歲的袁美義就此參軍,被編在紅四方面軍第31軍,成為了一名通訊員,自此踏上了紅色征程。
小戰士“轉身”衛生員 穿上軍裝,第一次摸到槍,袁美義心里樂開了花。可由于個子矮小,加上槍太重,訓練起來非常吃力。可一心想上戰殺敵的他不愿意轉戰后方,在指導員的一番勸說下,他調到后方醫院當了一名衛生員。雖然居于后方,袁美義的工作并不輕松。由于人手較少,傷員較多,他從早上就開始忙著給傷員上藥、換藥、護理,一直到晚上也不能停歇。當時繃帶比較緊缺,需要重復使用,袁美義還要清洗換下來的繃帶,待曬干消毒后繼續再用。如果碰上陰天下雨,還要用火將繃帶烤干。
百歲英雄袁美義近影
三過雪山草地、三上夾金山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為迎接轉戰北上的中央紅軍,以強渡嘉陵江拉開了長征的序幕。
當時袁美義所在的紅四方面軍為策應中央紅軍北上抗日,曾三過雪山草地、三上夾金山,走過了茫茫的祁連山戈壁灘,歷盡千辛萬苦。但他們以鋼鐵般的意志戰勝了各種困難,沒有吃的就吃樹葉、吃破皮鞋的鞋底,沒有喝的就喝臟水、喝馬尿,沒有穿的就披草衣、穿草鞋御寒,一個連隊到達陜北后只能剩下10多個人。不光要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和困難的生產條件做斗爭,他們還要與兇惡的敵人做斗爭,有時戰爭打響了,他們衛生員和戰士一樣拿起槍沖鋒陷陣。
永做長征“代言人” 1955年,因身體情況,袁美義從部隊來到德州修養,因剛解放不久,百廢待興。為搞好革命光榮傳統教育,激勵大家奮發向上,他到處做長征報告,宣講紅軍艱苦奮斗,勇斗敵頑,排除千難萬險的英雄業績。為提高宣講效果,他努力學習文化,反復閱讀“紅旗飄飄”等多本續寫長征歷史的文章,學習筆記寫了好幾本,字典翻爛了三、四部。從1956年到1996年,他到工廠、學校、部隊、農村等單位做長征報告近四百余場次,時間累計700多小時,聽講人數9萬多人次。他曾被德州一中、二中、建設小學、黎明小學、鐵路小學等20多所中小學聘為校外輔導員,并被建設小學聘為終身校外名譽輔導員。
臨危受命俯身基層 1960年,袁美義到德州制繩廠義務擔任黨支部書記三年多。文革中后期,由于受造反派的沖擊,他所在的街道黨支部陷于癱瘓狀態,他又主動請求義務代理街道支部書記并兼任調解主任,憑著一股子執著勁,他調解處理了多起復雜的民事糾紛,防止了事態的惡化,贏得了廣大街道居民的信任和支持,1974年至1978年在職期間,年年被評為街道模范干部。
1979年以后,因歲數大了,袁美義偶爾還是會出去做傳統報告,關心國家大事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已成為袁美義的“每日必修課”。
2017年春節前夕,德州市雙擁辦走訪慰問百歲老紅軍袁美義
漫漫長征路,多少人經歷了生死離別;漫漫長征路,他們不屈不撓、砥礪前行。向長征路上的英烈們致敬!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