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郝園園
“沒有傳統的企業,只有傳統的思維。”近幾年來,在線旅游作為旅游業的新興業態,吸引了極大的關注度。反觀旅游產業鏈上的傳統旅行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處于被動的局面。縱觀島城旅行社格局,記者發現各大旅行社已開啟轉型之路,他們各出奇招,內外布局,迎接挑戰。
“轉型不一定會過得好,但不轉型一定會死。”面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這場生存空間爭奪戰,必須依靠轉型完成。在傳統向“非傳統”轉型探索的道路上,哪些奏效哪些徒勞?或許我們可以從旅行社的實踐中見真彰。
中國國旅開設的旅行生活概念咖啡館。
旅行社瞄準“私人定制” 旅游產業的變革周期越來越短,頻次也越來越高。未來的競爭是一個立體的,需要打通線上線下包括產業鏈的資源整合,轉型探索必將是多元化的。所以,選擇轉型方向格外重要,記者梳理發現,島城不少旅行社都選擇了一條相對簡單易行的路子——私人定制。
“我們在2014年就開始考慮做私人定制,2015年正式成立定制旅游部。”港中旅國際山東旅行社副總經理田宜峰表示,現代人個性化需求凸顯,傳統的跟團游已經不能滿足部分人的需求。“我們可以為游客提供專人專導服務,滿足游客對行程、酒店等個性化要求。”田宜峰說,即便是只有兩個人,他們也可以提供私人定制服務。
事實上,現在著眼于定制旅游的機構不在少數,甚至很多在線旅游企業也開始專攻。不過,在田宜峰看來,傳統旅行社有自己的地接資源,可以提供價位適中的選擇。
作為島城最早開始做私人定制的旅行社,港中旅無疑嘗到了甜頭。同樣注重私人定制板塊的中國國旅(青島)國際旅行社,在副總經理邵華看來,私人定制無疑是產品細分化的一個結果。“現在旅游市場格局改變了,專業性的產品越來越多。”邵華說,他們已經摸索出了不少私人定制的經驗,并且有成熟的旅游線路,客戶量越來越多。
邵華的另一個身份是山東省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她曾給客戶專門設計過攝影之旅。“類似的私人定制和主題游更加符合特殊客戶的需求,兩人成行的歐洲團很受年輕人的歡迎,不少新人選擇旅拍項目,我們全程提供旅游、拍攝服務。”
數據不會說謊,越來越多的定制需求和成交量,讓旅行社更有信心。有關數據顯示,國內的定制旅游市場已經逐步從搖籃期走向高速成長期。“旅游市場需求更迭很快,傳統的跟團游已經被中高端人群逐漸拋棄,自由行因其高成本和高消費也不再被追捧,定制旅游的優勢明顯,今后必將成為旅游新選擇。”
港中旅推出定制旅游服務。
整合資源,旅游也玩跨界 去年11月份,中國國旅(青島)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山東省首家旅行生活概念咖啡館——銀座旗艦體驗店開業,開啟了旅游門店3.0時代。在設立之初,中國國旅就給了它明確的定位:這是一家集旅游定制、交友聚會、休閑體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咖啡館功能的旅行社。
“我們的服務理念和運營模式,與傳統的旅行社門店有著明顯的區別。”邵華表示,現在很多年輕人比較隨性,也喜歡在網上訂購旅游產品。“我們的咖啡店里貼滿了各地風景美圖的照片墻、還擺放著很多色彩繽紛的旅游宣傳冊子,顧客在品嘗咖啡的同時,就可以看到很多旅游資訊,如有旅游咨詢等需要,我們還有專門的人員進行服務。”邵華說,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成效不錯。
同樣在玩跨界的還有萬達國旅。進入2017年,山東萬達國旅總經理李建華有了更加明確的發展思路。“我們立足本業,創新培育文化產業等新的經濟增長點,計劃三年左右時間,借力集團資源轉型成功。”李建華口中的集團資源,依靠的還是萬達這棵大樹。在他的規劃中,旗下傳統旅行社板塊中萬達國旅做直客品牌,定位中高端產品和客戶群體。直客品牌“一級棒”做的是中高端差異化產品,用的是小而美的理念,和傳統普通散客有所區分。
李建華更為關注的一個增長點在新的文旅產業上。在傳統旅行社整體不好做的情況下,山東萬達國旅1到4月份傳統業務板塊下滑30%到40%,但整個母公司業務基本持平。“在新的文旅等板塊沒有完全發力的情況下得出這個數據,已經讓人比較滿意。”李建華說,其他板塊的業務凈利潤增長30%左右,今后將成長為萬達國旅重要增長點。
李建華口中的文旅項目主要指以東方影都為主的影視產業資源,新設立影視服務公司服務于影視產業上游,比如現在萬達已經有400套房的影視公寓,來服務于各項影視業務。而為了更好地支撐影視產業發展,他們還成立青島萬達公關服務公司,接下來在星光島、電影樂園、水樂園等項目中起到關鍵作用,不管是硬件配套服務還是文化旅游服務,萬達發揮空間都非常大。可以說,在傳統旅行社中萬達“背靠大樹好乘涼”,在延伸產業鏈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旅游投資升溫,參與景區運營 和萬達不同的是,中國國旅則是深挖旅行社資源,推動旅游+展覽。“我們國旅是為數不多的還在做入境服務的旅行社,因此我們有很多的外語人才。”邵華說,他們目前設立有會展部。“我們將依托自己的語言優勢,著手做一些會展、尤其是入境會展的服務。”邵華說,這種舉措其實突破了傳統旅行社單純做會展的范疇,從單單安排酒店游覽接待到承辦整個會展。“從展臺設計到布展、搭建等我們都有所涉及。”邵華的目標是依托人才優勢,做好國際性展覽會。
中國國旅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內部投資,但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傳統旅行社也紛紛涉入景區投資,或者參與景區運營。不過,涉及大型旅游投資的決策基本都來自于旅行社總部,地方公司做相關執行或者配套。中旅總社(青島)副總經理周立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指出,中旅總社總公司的業務板塊很早就涉及旅游地產、景區、鋼鐵、酒店等領域,地方公司主要還是做配套服務。
周立鋼舉例說,青島分公司很早就開始跨行業運營,比如他們很早就涉足于出租車行業,有159臺出租車。另外,還有100臺觀光大巴。“我們和青島港中旅合作,還有30臺旅游的直通車,直接和景區的運營關聯。”不僅如此,中旅總社(青島)還參與了部分景區的觀光車運營和門票代運營。周立鋼說,整個嶗山風景區的觀光車運營由他們來主導。
設在線支付,做自己的大數據 眾多周知,很多旅行社都是在線大型旅游企業的供應商,不少也依靠在線網站的支付平臺進行運作。然而在2015年,港中旅國際山東旅行社就在硬件方面進行了升級,整合網站信息技術,結合自身系統和業務模塊,打造了一個擁有PC端和手機端的支付平臺。
田宜峰告訴記者,現在都在講線上融合線下才是旅游變革的方向。在眾多旅行社和在線旅游企業聯姻的格局下,港中旅用這種方式牢牢鎖住了一批用戶。“線上就是一家24小時的門店,可以直接進行線上支付,產生訂單。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還設立有呼叫中心,協助進行說明和下單。受限于時間和地域的合同簽署,也可以直接在網上進行,這樣即便是下班之后也可以進行操作。”
做在線支付,無疑就擁有了一個會員體系和大數據。田宜峰說,在線支付需要先注冊成為會員,填寫相關資料信息,這樣就會有一個大數據的支撐,這些數據可以在旅游產品設置等方面提供參考。采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在轉型路上,旅行社各出奇招。有的將旅游產業鏈向外延伸,打好“旅游+”這張牌;有的注重細分市場,針對不同人群推出私人定制等特色產品;甚至有旅行社跨越服務影視文化,涉及旅游交通業務等……在青島嘉華文華國際旅行社總經理丁勇看來,他理解的“轉型“還是要深耕原有業務板塊,在細分市場趨勢中,不斷做好產品服務。
“我們還是想要做基礎的一些東西,現在看似旅游產品很多,但同質化嚴重,好的產品還是少的。”丁勇說,目前他們在做的轉型,更多的是在原有基礎上的不斷打磨,比如做好精準化營銷和細節把控等。在記者看來,嘉華做的更像是一次傳統旅行社業務的升級。
做新的產業鏈有優勢但也有風險,是發展外延還是深耕市場。到底哪一種方式更能促進旅行社的長遠發展,這個還需要時間的檢驗。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