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
去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把文物修復師捧成網紅,今年,青島市博物館也捧出一批“網紅”,青銅器“7人修復團”,專門修復市博館藏的青銅器,有4人來自省文保中心,另外3位來自市博。5月9日,記者來到市博青銅器修復室,和修復師們一樣戴上口罩,近距離探訪修復師工作現場。修復師們在工作時要戴上3M口罩,文物修復潔牙機、手術刀責則是標配,還有瓶瓶罐罐的各種試劑、調色板,修復青銅器的標準是修舊如舊,遠看一致,近觀有別。
修復師要有美術功底 5月9日,記者來到市博青銅器修復室,看到修復師們都穿著白色工作服,戴著3M口罩,正在各自忙著手中的工作,有的用刷子很耐心地一遍遍刷青銅器的內里,有的在一點點給青銅器表面上色,現場非常安靜,修復師張海燕正在修復的是國家二級文物商朝獸面紋銅爵,她先用潔牙機打磨除銹,“你看,這里有很多瘤狀物,鼓出來的一些有害銹。還有亮綠色粉狀銹蝕物,這是青銅癌,必須很快除去,否則會傳染到其他有接觸的金屬文物”。
打磨幾分鐘,潔牙機就有點發熱了,張海燕關掉潔牙機,開始用手術刀仔細地把銹蝕部分清除掉,文物修復并沒有專門的工具,什么用著順手都可以拿來用,“青銅器比較硬,手術刀用幾次就會變鈍,不知道現在鈍了幾把了,盡量會以物理方式進行處理,避免更多損害”。
另外一位來自省文保中心的修復師王彥霖正在為一件戰國乳釘子紋銅豆上色,旁邊放著調色板,因為修復的部分和本體的色彩差距很細微,不是專業的人員很難分辨,王彥霖介紹,青銅器的修復標準是修舊如舊,“現在的修復是展覽級別,要求遠看一致,近觀有別,有辨識度”。
至于上色沒有嚴格的標準,完全是看修復師的感覺、經驗和審美,所以修復師不僅有專業知識、動手能力,還要有一定的美術功底,對色彩有一定的把握。“上色時要根據銹蝕的程度,有的器物銹蝕情況比較多樣,就會有不一樣的色彩變化,在上色時就要根據變化要進行至少兩三層的上色”。
唯一一件一級文物為民間捐贈 當天修復師們修復的都是銅爵、銅豆等小型器物,在修復室,一件放在器物架上的“大型青銅器”引起記者的注意。張海燕告訴記者,這是國家一級文物春秋雙螭耳銅盤,“也是在我館正在進行修復的66件青銅器中,唯一的一件國家一級文物,對研究春秋時期制造工藝特點具有重要的價值,是春秋時期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銅禮器”。
記者在文物記錄卡上看到介紹:“口徑49.5高19cm,重量950g,三牛足,雙螭附耳,內有銘文:亭叔做寶盤,其萬壽無疆,子孫永寶用。生坑,字物不一時,字真后刻,器春秋。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耳足造型獨特、精美,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青島市博物館文保部紀金輝副主任介紹,這是1950年3月16日賀善果先生捐贈的,“那時當時青島市博物館還是籌備組,廣泛接壽收民間捐贈和收購珍貴藏品,最近這些幾年在民間就再很難也碰不到這樣的藏品了。”
張海燕分析,此件春秋雙螭耳銅盤掉了一耳一足,耳部有殘,腐蝕也比較嚴重,“要召集文物專家‘綜合會診’后再做修復。”
紀金輝介紹,文物修復就是把珍貴的館藏文物進行更好地傳承,之前,市博物館在紙質文物、古籍善本等方面的修復是強項,陶瓷器則和其他館進行合作,青銅器的修復工作今年才剛剛起步。 “青島是沿海氣候,空氣中的鹽分和水分都比較大,對青銅器來說,這樣的氣候是損害比較大的,因此,青銅器修復也是勢在必行”。
新生代修復師對工作充滿敬畏 作為青銅器修復的新人,市博的張秋艷告訴記者,她是修復項目開始才參加學習修復青銅器的,但之前她在市博工作了17年,對文物感情很深,“最早是做講解員,一直在接觸文物,后來去了文保部門。”她說,文物修復是非常神圣的工作,她對本館的青銅器文物也非常熟悉。
對她來說,青銅器的修復很難,“修復本身對文物工作人員的要求就很高,比如專業性、知識、動手能力等,現在技術手段更新很快,自己也要不斷地更新。”張秋艷作為張海燕的助手,跟著學了幾個月,現在自己也可以上手了!張秋艷透露,市博有規定,必須兩人以上才可以接觸到文物。“不過現在我只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做第一步,青銅器有害銹的清理。”張秋艷說,開始她分不清有害銹的情況,“有害銹很多樣化,有的特點不是很明顯。”
談到學習文物修復的契機,張秋艷很動情,“初衷就是希望能在我們在職的這段時間,文物得到更好的保護,盡可能地減少損害,對得起前輩們的努力,也對得起這些代表著歷史的珍貴文物”。
青島市博物館有三位獲得省級資質的修復師,其中做青銅陶瓷修復的只有張海燕一人。紀金生主任介紹,“以前的文物修復師都有師傅帶,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帶好了就傳承下來,沒帶好就會有斷檔”。 修復文物的工作很精細,有很深的奧妙,“比如修復字畫中的打漿,看著簡單,其實有很深的學問”。
現在的各館修復人員也有師傅帶,而且是國家級、省級的專家導師傳幫帶,“每年都會有國家文物局、國家或省古籍保護中心等機構,組織各類保護修復培訓班,文保部門會專門從各館召集權威的修復師專家給新人講課、培訓,提高操作能力,讓文物修復這門技藝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全部修復工作6月完成 現在的文物修復也和科技越來越緊密結合,“以前只能用眼睛看,憑借經驗,現在有科技分析病害、銹蝕類型,使用儀器進行探傷,研究病菌傷害的原因和類型,現在科技和人工操作結合,可以為文物修復提供科學數據分析依據,使文物修復更精細化、更標準化”。及時有效的文物修復青銅器文物的意義在于,可以是使文物延年益壽,多保存上百年、幾百年都有可能,而且使其展示狀態更佳,可以進一步發掘它的歷史價值。
紀金輝介紹,以前限于設備和環境,青銅器的修復一直沒有進行,此次青銅器修復項目在青島市博物館屬首次啟動,對館藏292件亟待修復的珍貴青銅文物進行修復,其中226件國家三級文物送到省文保中心修復,1件國家一級、65國家二級文物均在青島市博物館修復,全部修復工作預計今年6月完成。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