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杰
5月4日,記者采訪獲悉,海洋國家實驗室的9位科學家正在南海海域執行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南海深潛科考任務,科學家們在5天里實施了4次密集下潛,并在國內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進行系統觀察和取樣,對開展新生代南海海山鏈成因、南海構造演化,以及南海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發 4月29日,“蛟龍”號布放入水,準備攀登南海中部的珍貝海山。
深海爬坡近1500米
“蛟龍”兩探珍貝海山 科研人員介紹,本次“蛟龍”號南海深潛科考任務中,由海洋國家實驗室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主任石學法研究員擔任首席科學家。據介紹,珍貝海山是南海中部海山鏈上的一座典型海山。此次蛟龍號在南海中部海山鏈區珍貝海山的深潛科考,也是我國首次沿南海海山剖面自下而上進行的系統觀察和取樣。
“第二航段科考時間短、任務重,4月26日至4月30日的5天中,‘蛟龍’號實施了4次密集下潛。”科研人員說。
4月29日,“蛟龍”號從2930米水深的珍貝海山下部開始爬坡作業,垂直爬升660米至2270米水深的高度,海底作業時間5小時35分鐘;4月30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沿珍貝海山南坡向山頂行進,最大潛深1101米,垂直爬升773米至328米水深的高度,海底作業6小時28分鐘。
連續兩天,“蛟龍”號的攀爬高度接近1500米,拍攝了大量海底高清視頻照片資料,比較系統地獲取了玄武巖樣品、沉積物樣品以及近底海水和生物樣品。這些樣品展示了珍貝海山上部的巖石特征和生物多樣性特征,對開展新生代南海海山鏈成因、南海構造演化,以及南海生物多樣性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科研人員介紹,未來幾天內,海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還將在南海東北部海域開展深潛科考作業。
蛟龍”號獲取的海綿和海膽等生物樣品。
制定“三步走”戰略
探測“深海星空” 記者了解到,海洋國家實驗室試運行以來,創設了多個公共科研平臺,其中科學考察船共享平臺已建設完成并投入使用。本次南海深潛科考任務,正是海洋國家實驗室在開放、共享基礎上實施的首次深海載人行動計劃。而為了更好地開展深海觀測探測,海洋國家實驗室還制定了深?!叭阶摺睉鹇?。
其中包括,實施“深海星空”探測計劃,在重點海區投放一批我國自主研發的深海智能浮標,同時在馬尼拉海溝、菲律賓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等構建實時立體多學科綜合觀測系統。二是圍繞板塊運動動力學機理及歐亞大陸板塊“俯沖黑洞”形成機理、深部碳循環、極端環境下的生命過程等重大前沿科學問題,利用“蛟龍”號載人潛水器、ROV等移動平臺,對西太平洋-印度洋重點海區進行全面考察。三是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推動中國大洋鉆探船立項建設,并由此實現深海與深地科學的協同發展,尋求地球科學的重大突破口。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