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全媒體記者 肖玲玲
不論萬家團聚的除夕夜,或是燈火璀璨的元宵節,青島浮山西南麓山頂的瞭望哨里,青島市市南區城市綠化工程總公司的護林員薛海川總是堅守在崗位上,更不消說需謹慎防火的清明期間,小長假不敢奢望,還得比往常早起床,護林防火那是一丁點都不敢大意。“從4月1日開始,祭掃的人慢慢多起來,我每天四點必須起床。”工作三年,薛海川全年無休,負責的區域沒發生過一次火情。
以瞭望塔為家,一守就是三年 薛海川在工作中
浮山是青島市區內非常重要的一座山,跨市南、市北、嶗山三區。由于歷史原因,山林中有許多墳頭。人們上山祭祖,少不了焚燒紙錢、貢品,極易引發山火。尤其是到了清明、春節等節日,上山祭拜的人數特別多,山火發生的風險也在增高,所以山上最少不了的就是護林防火的工作人員。在許許多多護林員中,有一位名叫薛海川的河南商丘人,50歲的他三年前來到青島,就一直守護著浮山,浮山西南麓山頂的瞭望塔,既是他的工作場所,也是他的家。
4月3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位于浮山西南麓山頂的瞭望塔,在綠樹間,這座孤零零的白色建筑格外顯眼。而薛海川正拿著望遠鏡在瞭望塔頂層平臺上四處巡視著。記者走進觀察發現,瞭望塔總共三層,一層“小倉庫”擺滿了風力滅火機、噴霧器等滅火設備;走上半米寬的小樓梯來到二樓,就是薛海川生活區域,20多平方米的地方,一張床占去了近半空間,另一側放著電磁爐和一個小冰箱,中間區域有一個小小的沙發和茶幾,基本構成了他所有的生活物件;再往上走,就是薛海川最常待的地方了,他在這里,守護了浮山三年。他說,開始做這份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枯燥,“一個人在這,說不寂寞是不可能的。”但他是一個愛山的人,在浮山待久了,慢慢的,早已把山里的大部分草木記在了心里,每天巡查也不覺得膩,“工作、生活都在這,就跟我的家一樣。”
四點起床監測,一見煙就緊張 薛海川將瞭望塔當成了家,也將自己融進了浮山,防火護林是他深植在心中的責任,“要不就不干,要干就干到最好。”所以,不論春夏秋冬,他每天不到5點就起床,當下正值清明期間,更是一年中防火工作的重點時段,他一點也不敢含糊,“四點必須起,簡單洗漱后就開始監測。”他告訴記者,從4月1日開始,上山祭掃的人就逐漸多了起來,“5點就有人上山燒紙了,所以我必須得趕在之前就盯緊了。”
“四區那邊有很多燒紙的,注意下……二區植樹林有煙……”在瞭望臺上,拿著望遠鏡的薛海川邊觀察邊向對講機匯報著。他表示,由他負責監控的方圓10多公里的林區總共分為6個區,只要發現哪個區哪個位置有煙,他就會及時匯報給其他巡山的護林員,“做我們這行的,就害怕冒煙,連飯都不敢多吃。”薛海川笑言自己得了“職業病”,眼睛一離開山林心里就沒底,做飯的時候都得時不時趴到窗戶上看兩眼。另外,長期的防火工作也讓薛海川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不光對山上哪個位置墳頭多少了如指掌,冒出的煙是燒紙的還是山林著火他都分得出來,“燒紙的煙看著輕,發飄,著火的煙則勁頭很足。”當然,不管是哪種煙,他都得打著十二分精神應對,所以一見到冒煙他就特別緊張,必須馬上匯報并一直到確認火頭熄滅,“去年6月份,晚上七點左右我監測到一股煙,因為那里并沒有墳頭不應該有煙,所以我特別緊張,匯報后趕緊過去看看。”結果,是兩個學生在那里燒烤,薛海川趕緊制止了他們。“這個歲數的人了,不管干啥咱都得給人干好了,特別人家這么信任你,把這么大山頭讓你看,咱得對得起這份信任。”
淡水得背上山,吃喝都省著用 瞭望塔里的生活單調且條件艱苦
三年時間,薛海川老早就習慣了這種工作和生活融為一體的節奏,但他所面臨的境況,對于很多人而言還是無法想象的。首當其沖就是喝水問題,山中沒有淡水源,打水要到山下,來回得一個多小時。“以前都是他自己下山打水,后來我們同事就抽空隔幾天送水上去。”薛海川的同事王師傅告訴記者。但薛海川坦言不好意思總讓同事送水,所以自己也會抽空下山打水,“一般都是晚上10點之后下去。”20斤水,做飯喝水都得用,薛海川能用三四天,“一般不是特別渴的話就不喝水。”一壺4升的水,他能喝兩三天。另外,在山上的日子,薛海川吃得也很簡單,基本就是饅頭和面條,按他的話說就是“方便,忙得時候也沒時間去做飯”。因為經常半個月甚至一個月沒法下山,饅頭和蔬菜一般也是同事帶上來,蔬菜基本上就是土豆、洋蔥、白菜這種能放得住的。
據薛海川介紹,對他而言,現在這個時節相對舒服多了。為方便瞭望,瞭望塔四周都是玻璃,又在山頂,冬天一到就凍透了,蓋三床被都冷,他每天到平臺監測得穿兩件厚厚的棉衣。瞭望塔內沒有暖氣,為什么不裝個空調?原來,這里不光缺淡水,電能也不足。瞭望塔的所有電力都來源于平臺上的一塊太陽能板,電壓太小,冰箱和電磁爐都不能同時用,更不用說帶起空調工作了。那為什么不生火爐?“一個是煤沒法往上運,再就是一個人住在這,萬一發生煤氣中毒就危險了。”所以,面對這種種難以改變的困難,薛海川只能面對、接受并習慣。
沒有節假日,過年都沒回過家 瞭望塔
“像俺們這種工作,一年中四個節日最重要,正月十五、清明、十一、大年三十。”薛海川告訴記者,這四個節日,來浮山的人特別多,祭掃的、游玩的都有,所以,這些對于別人而言是假期的日子里,往往是他們護林員最忙的時候,而薛海川,已經有三年沒有回過老家了,“在浮山這三年,我沒請過一天假,一直在崗位上。”老伴還有兒子、孫子都在老家,薛海川當然也是想念的,但,這里的工作,他實在放不下,“家里人有時候會來看看我。”去年除夕,他老伴特意從老家趕來看他,陪他一起過春節,這對于薛海川來說,已經足夠幸福。
瞭望塔建了有十年了,來來往往間也換過不少護林員,薛海川說,光他知道的就有三個人不干了,大多是因為條件艱苦。但他甘之如飴,從內心熱愛著這份工作,愛著這片山林,“我在這工作這幾年,負責的區域里沒發生過一次火情。”薛海川自豪道。同時,他也希望能有更多人愛護這座秀麗的浮山。尤其今年天氣比較干燥,近四十天沒有有效降雨,所以防火壓力非常大。這種情況下,要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祭祀風尚,自覺擯棄燒紙錢、燃香燭、放鞭炮等陳規陋習,踐行墳頭培土、清掃墓碑、鮮花祭奠、栽樹留念等“無煙祭掃”方式。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