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島城三月,春潮涌動,處處生機萌發。
“青島制造”推進大會3月9日在市級機關會議中心召開。會議圍繞培育壯大本市實體經濟,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研究部署推進“青島制造”各項工作,努力把青島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副書記楊軍出席會議。
李群指出,要堅守制造業這個青島經濟的“根基”不動搖。制造業是青島重要的本土優勢,是新常態下青島經濟穩中求進的“主支撐”,是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的“主戰場”,是青島擴大對外開放的“主平臺”,是提升城市綜合實力的“主力軍”。要準確把握青島制造業專注為“道”、創新為“核”、人才為“本”、品牌為“魂”、標準為“基”的深厚內涵,把這些內涵發揚好、傳承好,使之成為企業的不變追求、從業者的自覺習慣。
李群強調,要把提高供給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全力打造“青島制造”升級版。實施“互聯網+”“海洋+”“標準化+”“國際化+”“四+”行動,促進企業緊跟時代潮流,搶占產業競爭制高點。聚焦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型制造“四造”方向,彰顯青島品牌之都的優勢,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四鏈”融合,推進“四鏈”協同聯動,支持企業做大規模、做優配套、做強實力。要營造制造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把制造業發展擺在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認真履責、盡責、負責,營造“優服務”的政務環境、“降成本”的財稅環境、“聚能量”的社會文化環境,舉全市之力推動制造業實現新發展、新跨越。
9日上午,參加“青島制造”推進大會的與會人員,先后深入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海爾膠州空調互聯工廠和海信寬帶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對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進行觀摩考察。
“這里出廠的高速列車部件,如果運行出現故障,手機就可以實時收到故障報告。”在中車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與會人員詳細了解了產品研發數字化、制造過程智能化、檢修運維信息化等功能的數字化研發平臺。
在高速列車輪軸生產線,聽聞整條生產線投產后僅需兩名工人操作時,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群手拿話筒,興奮地對全體與會人員說,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建設具有精密制造技術的數字化工廠,充分體現了工業化與信息化的融合,這是企業制造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的關鍵所在。
當工業遇上互聯網,海爾用互聯工廠詮釋了智能制造的新圖景。走近海爾互聯工廠的總裝線,眼前的場景深深觸動著與會人員:在同一個生產線上“排隊”等待組裝的空調,他們的外殼形狀、顏色不盡相同,因為每一臺機器對應的是每個用戶個性化的需求。
“以前賣空調,造出來賣就行了,但現在我們有一個用戶圈,他們每天對空調提要求,設計師就根據這些需求設計產品。”觀摩中,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親自當起“解說員”,介紹了海爾在從前端到后端全部實現互聯網化的轉型實踐。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是,海爾工廠實現設備與設備、人與設備、前臺用戶與工廠、工廠與后臺等多個環節的智能互聯互通,工廠與前端的研發、個性化訂單以及后端的物流連接起來。用戶的個性化產品訂單直接可以下單到工廠,工廠會自動匹配訂單需要的門板、箱體等部件,自動完成整個產品的生產。
“工廠與用戶形成了無縫對接,真正的‘無人工廠’也莫過于此。”一位參會的企業負責人深有感觸地說,正如海爾互聯工廠宣傳語:工廠與客戶零距離,未來正在發生。相信讓傳統制造業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必將迎來鳳凰涅槃。
一路走來,一個個智能工廠、一個個數字化車間,讓與會人員深刻體會到了“互聯網+”的強大威力。“本次觀摩會震動大、啟發大、壓力大,我們將擼起袖子加油干,努力實現產業高端化。”城陽區委書記王波說,未來,還要更好地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學習先進經驗,加快實現制造業轉型創新發展。
“以海爾、海信等一批先鋒企業為先導,大家通過比較看到不足,通過觀摩盡快補足短板,全力打造‘青島制造’升級版。”市經信委主任項陽青表示,目前,本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開發應用智能制造技術和裝備,實施流程制造關鍵工序智能化、關鍵崗位機器人替代工程,探索智能制造生產方式。
在經濟新常態下,“互聯網+”制造戰略的全面實施,必將全面改造和提升青島傳統產業,同時激活壯大新興業態,使青島制造“下一站”像精彩的過往一樣值得期待。(半島全媒體記者)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