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鑫 劉玉凡 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陸金星
2月24日,快遞行業爆出重磅消息,行業龍頭順豐正式上市。據了解,從2016年開始,多家快遞公司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一邊是龍頭企業紛紛上市,一邊是春節后快遞積壓、用工短缺等情況。近日記者走訪調查發現,島城快遞行業整體運行平穩,但也有一些快遞網點面臨“用工荒”,快遞員表示癥結在于各種罰款太多,受不了壓力才跳槽轉行,業內人士分析,隨著行業競爭的加劇,快遞行業面臨重新“洗牌”,針對快遞員快遞企業也要采取人性化管理,留住他們。
2月21日,嶗山區云嶺路一快遞網點由于人手不足快件積壓嚴重,已經堆到了倉庫外面。
■訴苦
快遞變“慢遞”,繞暈市民 “眼看快遞都到了城陽了,為什么卻送不了?”24日,家住市南區天臺路的王先生說,幾天前他網購了一件裝飾品,店主通過國通快遞將裝飾品發往青島,可速度讓王先生頗為無奈。“因為急著用,我一直盯著快遞流向,前兩天終于到城陽了,但是一直沒有接到快遞電話。”王先生無奈地說。
24日下午,王先生撥打了國通快遞的服務電話,這才明白快遞無法及時送達的原因。“可能因為快遞員短缺,他們說國通快遞送不到市區了,得轉給韻達或者百世后才能送過來,最快還得兩天。”王先生認為,這對消費者來說并不公平,“我們網購的時候,沒法選擇哪一家快遞,如果真沒法及時送達,耽誤事就麻煩大了。”
無獨有偶,市民梁先生也遭遇一件煩心事,1月7日,他的妹妹通過圓通速遞,從鄭州向其寄的年貨包裹,包裹里裝的是過年必備的大棗、核桃等土特產。1月9日,包裹就到達了青島,后來年都過完快一個月了,快遞至今還是沒有收到。梁先生數十次撥打圓通速遞的客服電話,客服人員只說“正在處理”,這讓梁先生難以接受。
■調查
難招工,水漲船高快遞漲價 24日,為了了解節后快遞行業的情況,記者走訪了多家快遞網點,發現個別網點有快件積壓的情況。“沒辦法,年后有一批快遞員不干了,人手不太夠用。”八大湖社區內一家快遞網點老板介紹,“年前快遞價格就漲了,現在從青島發往省外的快遞,一公斤以內8元起步,每多一公斤加4元。”
“一般春節之后都會缺人,現在快遞員流失情況比較嚴重,一方面工作強度比較大,再加上受到外賣等行業的沖擊,不少快遞員轉行去送外賣了。”市北區寶應路一家快遞加盟商透露,快遞員留不住,很大程度是因為工資沒有吸引力,“現在競爭很激烈,有一段時間單件價格一直往下走,再加上其他原因,哪還有錢給快遞員加工資?”
對于快遞行業節后用工短缺問題,近日國家郵政局專門發布通知,指出隨著春節假期結束,快遞服務市場需求已經逐漸回升。發生快件積壓和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反映出行業存在由于勞動力短缺、基層盈利率不高帶來的季節性、區域性末端網點運營不穩定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快遞企業總部缺乏對基層網點穩定運行情況的關注。
■回應
罰款太多,壓力太大轉行 春節過后,快遞行業遭遇“尷尬”,不少快遞員紛紛跳槽轉行,這背后主要原因究竟為何?采訪中多位快遞員表示,跳槽最主要原因就是各種罰款太多,壓力實在太大,“條條框框太多了,弄不好就被罰款,最后算下來賺不到多少錢。”快遞員小張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去送快遞,客戶不在家,無奈之下他只好把快遞放在客戶所在小區的超市門口,當時客戶承諾會當天拿走快遞,結果過了兩天他接到一個電話,客戶表示快遞丟了并投訴了他,最后公司對其進行了罰款,“我很冤枉,但怎么解釋也解釋不清楚。”小張告訴記者,其實類似的罰款很多,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被罰了1000多元,“最后除了油錢我賺了不到2000元”。
“一級壓一級,不僅快遞員受到罰款,我們經營網點也受到連累,情況糟糕的時候也賠錢。”島城一家快遞網點負責人王先生告訴記者,他負責轄區所有快遞員一個月曾被罰款4萬多元,導致他們網點經營壓力很大。王先生表示,快遞行業癥結就在于罰款太多,運營壓力較大,不少網點關閉就是個例子,“要求嚴格是對的,但動不動就罰款確實讓人受不了,再說我們不可能把每個快遞都送到客戶手中。”快遞員張先生告訴記者,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很多客戶不能當面簽收,但丟了物品他們就要承擔責任。快遞員表示,他們也需要理解和尊重,整體待遇偏低,有時候還要受一些客戶的氣,如果再有五花八門的罰款,快遞員會不堪壓力轉行“出走”。
記者了解到,除了壓力原因導致辭職,外賣等新生行業對快遞員有著一定的吸引力,不少快遞員轉型送外賣。“外賣的工作時間相對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不像快遞壓力這么大,再加上一單的提成要比快遞多1~2元,在人流密集的商業區,每月的收入要比快遞多2000元左右。”一位外賣員介紹。
■聲音
行業“洗牌”,要人性化管理 2016年是快遞企業上市元年,圓通、申通等快遞公司相繼上市,如今順豐同樣順利上市,業內專家介紹,快遞競爭將更加激烈。不過,快遞業的爆發式增長也帶來一些問題,隨著加盟網點的迅猛增長,電商、用戶的上下游壓價使得加盟商的經營舉步維艱,快遞員流失嚴重,每逢節后快遞行業都會遭遇一定的“用工荒”。
青島市委黨校劉文儉教授認為,快遞企業的充分競爭,說明整個行業已經進入“整合”階段,快遞企業面臨重新“洗牌”,一些小的快遞公司將會被淘汰出局。“一些快遞員的工作強度很大,勞動保障不到位,快遞公司利潤空間受到壓縮,這才導致快遞從業人員流失較為嚴重。”劉教授分析。
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劉文儉教授認為,說到底快遞行業需要人性化管理,一方面快遞企業應該通過科學管理、大數據分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快遞企業出于留人、樹品牌的考慮,應主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與此同時,快遞從業人員應該提高自身意識,主動繳納社會保險,當快遞工作人員老了、病了的時候,社保能給予更好的經濟補償和生活保障。
■快遞員
到手的錢最重要
投不投保不關心 “我干快遞就是覺得到手的錢多,實惠最重要,別的我也沒有多想。”提到快遞行業的收入,快遞員小曹打開了話匣子,他之前在工廠打工的時候,有“五險一金”,但每月扣除保險后,工資就剩余不多了,花銷大的時候經常借錢,為了掙錢他選擇去工地干散活,每天能掙到兩三百元,雖然收入還可以,但實在太苦太累,他忍受不了,后來便在朋友的介紹下干起了快遞。在小曹看來,快遞行業之所以能吸引人,就是直接到手的工資比較高。
記者調查發現,不少快遞網點的快遞員都沒有參保,有的甚至沒有勞動合同,“快遞這個行業特殊,活太累、流動性太大,很多人和我一樣也不愿意投保。”快遞員王先生說,在快遞業這個行業內,一直有著“鐵打的企業,流水的快遞員”這樣的順口溜,說到底快遞員是個體力活,吃的就是青春飯,說不定哪天生病了或者出車禍了就干不成了,到時候交的錢就白交了,因此很多快遞員本身并不關心投不投保險。
[編輯: 杜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