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宗陽
大眾網濟南2月20日訊 今天,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將實施智慧國土工程,通過構建“國土資源云”平臺,建設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會化共享服務能力。
實現“地下3000米探測”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李琥在發布會上介紹,《山東省國土資源“十三五”科技創新工作規劃》全面分析了我省國土資源科技創面臨的新形勢,《規劃》核心內容主要是,明確提出了符合我省實際的“321”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工程,這是國土資源部“三深一土”科技創新戰略在我省落地的具體體現。“3”是指綠色勘查與深部探測、綠色開采利用、綠色土地三個重點基礎性工程;“2”是指清潔能源、清潔地質環境兩個重點應用工程;“1”是指智慧國土一個重點支撐工程。
其中,實施綠色勘查與深部探測工程,既是解決地學重大基礎理論問題的需要,更是保障我省能源資源安全、擴展經濟社會發展空間的必然選擇。就是要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創新勘查技術和方法,實現環境影響最小化、勘查成果最大化、勘查投入最優化。通過這一工程的實施,完善2000米勘查技術體系,實現3000米深度探測能力,形成5000米深度探測技術,綠色勘查和深部探測技術繼續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基本目標是:以金、鐵、煤等重點礦種綠色勘查和深部探測為主攻方向,建立和完善深部找礦綜合勘查技術體系。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一是加強重大地質問題攻關,深化地質基礎和地質填圖研究。二是開展深部礦產資源勘查技術攻關,創新深部探測技術方法。三是加強海洋地質調查和環境監測,加大海洋地質勘查裝備研發力度。
注重礦產與土地資源保護 李琥說,土地資源的保護與合理利用,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社會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實行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核心在推進土地綜合整治,突破口在土地工程技術創新。我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土地安全形勢十分嚴峻。實施綠色土地工程,加快補齊土地科技創新短板,破解土地資源保護和保障瓶頸,保障我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基本目標是:以保護耕地和節約集約用地為核心,在土地調查監測、國土空間優化利用、土壤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新進展,形成一批原創性理論與技術成果。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一是拓展土地資源調查與監測技術,全面摸清和實時掌握土地資源家底。二是創新國土空間優化開發與節約集約利用技術,建立土地承載狀況監測與評估長效機制。三是開展耕地質量提升技術示范,完善耕地保護與土地綜合整治技術體系。四是大力探索土壤污染調查與修復技術,促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提供技術支撐。
開發利用地熱等“清潔能” 我省是工業大省,也是能源資源消耗大省,大氣污染形勢日益嚴峻,節能減排壓力巨大。煤炭燃燒已成為溫室效應、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開發利用地熱能等清潔能源已迫在眉睫。基本目標是:以淺層地溫能、水熱型地熱、干熱巖等為重點,在多熱源蓄能系統、地熱尾水回灌、人工熱儲建造及高溫鉆探等技術方面實現新突破。
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一是推進淺層地溫能調查評價與關鍵技術研究,制定技術標準和行業規范。二是編制我省地熱能中長期開發利用規劃,開展區域地熱資源和大型地熱田調查,進行地熱資源區劃;開展地熱資源尾水回灌技術攻關,構建適合我省的地熱資源勘查開發技術體系。三是開展干熱巖地質勘查和開發利用技術攻關,重點在高溫高壓鉆探技術和人工熱儲建造技術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四是發展非常規油氣資源勘查技術,加強地質鉆探及開發技術攻關,建設勘查開發科技示范基地。
打造山東省“國土資源云”平臺 實施智慧國土工程,開展測繪地信和信息化相關技術攻關,對于我省落實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本目標是:以提升測繪公共服務保障能力為基礎,構建地理信息大數據集成服務平臺和遙感應用技術體系;以推進國土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重點,構建國土資源大數據中心,推動智慧國土建設。工作布局和重點任務:一是深化新型基礎測繪關鍵技術研究,構建省級地理信息資源云。二是開展地理省情監測關鍵技術攻關,形成快速、規模化地理省情監測與分析能力。三是推廣國土資源衛星遙感綜合應用,開展國土資源全要素遙感快速提取和土壤遙感數據定量反演等技術研究,提升遙感應用支撐服務能力。四是構建山東省“國土資源云”平臺,建設國土資源大數據應用分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提升國土資源管理信息化水平和社會化共享服務能力。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