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淄博到泰山間的7053/4次旅客列車是一列運行在泰山山脈連綿群山之中的綠皮小火車,因其是當地村民的出行首選,被當地人親切稱為“莊戶列車”。這趟車的沿線遍布美景,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逛鄉村大集,吃農家美食,看原生態山水,這列小火車也被稱為“驢友專列”。春天到了,咱濟南市民也可以去體驗一下,全程票價11.5元,最便宜的車票1塊錢一張。
工作人員的表演吸引了大量旅客觀看。 記者 王健 攝
1塊錢就能買張火車票 17日上午6:52,記者乘坐淄博到泰山間的7053次旅客列車緩緩駛離淄博站。這趟列車穿越泰山山脈,全程184公里,中途穿越58座橋梁、22座隧道,走一趟下來近6個小時,時速只有30公里左右,跟旁邊呼嘯而過的高鐵相比,可以說是龜速前進。
這輛綠皮車1974年開通,原本只是鐵路職工的通勤車,后來為方便沿途山民出行,開始對外售票,停靠23個站,平均十幾公里就有一站,方便沿途幾十個村的村民就近上車。在交通不便的當年,這輛車一度是山民出山、進山唯一的交通工具。小到購買油鹽醬醋,大到走親訪友、趕大集,都離不開這趟綠皮小火車。
開通40多年來,7053/4次旅客列車的票價就沒漲過,全程只要11塊5毛錢,最便宜的票,只需要1塊錢,比市里的公交車都便宜。這趟小火車只有淄博、萊蕪東、泰山這3個大站可以提前買票,其余車站都是先上車后買票,中途到站全靠列車員用嗓門喊。
低票價讓沿線百姓得實惠的同時,還催生了山民思想觀念的轉變,低成本走出靠天吃飯的大山,走進了城市的嶄新生活。
這一點北牟村的會計老王頭感受最深,7053次小火車給他家送出了三個大學生。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在小火車的陪伴下先后走出深山,一路求學,姑娘成了白衣天使,兩個兒子則在各自的單位走上管理層。現在的小火車又成了聯系一家親情的紐帶,每周五,老王頭都會雷打不動地帶上攢了一個禮拜的自家養的山雞蛋等土特產進城看孫子、孫女。
車上有很多到沿線爬山的驢友。 記者 王健
內蒙古的游客都來體驗 這趟車的沿線遍布美景,一些原本默默無名的景點,在眾多驢友的口口相傳中也有了各自朗朗上口的名諱:青龍山、二郎山……那些原本就名聲在外的景點更是引來不少游客:人文魯山、抗日馬鞍山、焦裕祿故鄉、太河水庫、源泉溶洞等等。
列車長趙新華說,沿線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太和水滋養下虹鱒魚肉質滑嫩,傳承古今的博山菜曾經在央視《遠方的家》驚艷亮相,星羅棋布的農家樂突出的是原汁原味,讓廣大驢友在游山玩水之余能夠一飽口福。
殷培榮和韓鋼都是一家橡膠廠的職工,他們每周都會坐著小火車去爬山。“這趟車上有很多驢友,尤其是一到節假日,過道里都是人。”殷培榮說,到了春天沿線的山都慢慢綠了,風景很美,而且空氣特別好。“可以去爬山、采摘、品嘗農家樂,還能買一些土特產。”殷培榮說,當地人很實在,山雞蛋比菜市場便宜。
隨著小火車慢旅游路線越來越熱,濟南、東營、濱州、濰坊等周邊地市的游客紛至沓來,甚至內蒙古等省外的游客也慕名而來,慢車、美景、美食,吃喝玩樂一條龍。
火車到達南博山站。 記者 王健 攝
列車長是最好的向導 一路上,淄博車務段文藝骨干夏侯龍海、王言明在綠皮小火車獻藝,贏得了陣陣掌聲。“后面車廂里還有人跳起來了。”有旅客高興地說,乘坐這趟列車的旅客一高興就會跳舞,一路歡歌笑語。
從36年前的乘務員到現在的列車長,趙新華和老旅客之間結下了濃得化不開的情誼。趙新華的列車長日志除了工作,記得最多的就是沿線鄉親們的事和每個小站每次出乘需要注意的事項。
南博山有一位八旬老人叫馮乃珍,她女兒住在泰安,一次坐車時和趙新華結識。“她今年過生日的時候,我特意把她請到了車上,還給她做了蛋糕,全車的旅客給她唱生日歌,老人特別高興。”趙新華說,自己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想想就覺得挺不舍。
一起坐車的焦紅梅告訴記者,她第一次坐這趟列車時,不知道在哪個站點下車。“后來列車長給我手寫了個時刻表,還有哪個站點有大集。”焦紅梅當時特別感動,這張紙也一直留著。現在趙新華成了沿線最好的向導,大家想去哪里玩,她都會耐心解答。
據悉,這趟真正服務普通民眾的列車,運行成本遠遠超出了客票收入,同時也是濟南鐵路局目前票價最低的列車。這趟“莊戶列車”年運送旅客近40萬人次,不計算設備損耗、人工成本,濟南鐵路局年虧損近400萬元。記者 王健 通訊員 劉建新 雄偉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