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省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難題的“兩年期限”已經過半。目前,大班額情況解決得如何?城鎮中小學校舍和師資建設進展如何?6日,從省教育廳獲悉,各市2016年規劃新建、改擴建學校和規劃聘任教師任務均已完成。
新建、改擴建學校
去年任務均已完成 “感覺教一年級沒有那么可怕了,教室里人數整整少了一大排,從心理上來說就輕松不少。”談起班額縮小,濟南市歷城實驗小學一年級班主任劉慧感慨道。
2015年以前,歷城實驗小學每個班的人數最多能到六七十人,近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劉慧明顯感覺出從2016年開始,教學壓力輕松不少。2015年,學校通過建立分校、零擇班等形式,縮小班級數額,目前學校一年級、二年級的班額都已經控制在50人以內。“人少對差生改錯上就能更加上心,從一年級來說,老師就更有精力幫助他們形成好的學習習慣,光看作業就少了十五六本。零擇校不僅是學生入學公平的問題,班額減少了,分到每個學生身上的精力就多了,明顯是對學生有好處的”
2015年9月,山東省提出用兩年時間解決城鎮中小學大班額難題。
2016年,全省各級各部門將解決城鎮普通中小學大班額問題列為重大民生工程。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省新建、改擴建學校已開工2633所,占總規劃數的86.36%;已竣工1830所,占總規劃數的60.02%。各市2016年規劃新建、改擴建學校任務均已完成。
從師資招聘上來看,全省新聘教師75287人,占規劃總數的66.38%。從完成總量看,各市2016年規劃聘任教師任務均已完成。全省各地累計完成投資713.5億元,為總規劃的59.29%。
截止到2017年1月底,全省各地累計完成投資718.53億元,已竣工學校1839所,全省新聘教師75826人。按照山東解決大班額工作計劃,到2017年底,山東規劃建設中小學3000多所,新增校舍建筑面積3753.67萬平方米,用地88366.75畝,增加教職工11.3萬名,總投入1220.17億元。
大量新進教師
培育也需要方法 “前年,臨沂一中建了新校區,分流部分學生,2017年學校基本能化解大班額。現在面臨的問題是解決大班額的速度,可能趕不上城鎮化的速度。”省政協委員、臨沂一中校長李世良說,城市化進程快,但是學校數量并不是成比例增加。
而解決大班額最大的問題,就是師資,但是大量的新進教師培育也需要方法。李世良說,“正常情況下,新教師在教師中占比不超過三分之一最好,以老帶新,新老結合,這樣對青年教師成長有好處,不會對教育質量產生太大沖擊,大量新教師可能會造成結構性和年齡性的失衡。”
對在新教師的師資隊伍建設上下功夫,省人大代表、棲霞市翠屏中學老師李鳴琴介紹了翠屏中學的妙招:新老教師進行互助教學,教學組也是統一內容和進度,這樣方便教學組之間新老教師的流動。而且,在翠屏中學,在統一的教學進度下,每個學年都會進行“劃班”,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們體驗不同的教學方法,更平衡地發展。
為高考“3+3”改革
奠定基礎 2016年3月份,省政府發布《山東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自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參加夏季高考的考生,成績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和考生選考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科目組成,即“3+3”。解決大班額作為一項民生工程,與教育綜合改革相輔相成,一前一后。
“如果沒有解決大班額問題,2017年新招進來的學生,不分文理科之后,‘3+3’模式實行選課走班,全省五六百所學校,真正能實行選課走班的沒有多少,因為受場地和師資限制很大。”省政協委員、淄博市第四中學校長劉紹華說。
對“3+3”來說,解決大班額是一個基礎性工程,屬于基本的硬件配備。過去高中一個年級招二三十個班,每個班可以有六七十人,有二三十個教室就可以。但是一旦選課走班,學生自由選擇課程組合,可能每個組合只有二三十人,二三十人組成一個班級上課,需要充足的教室來進行流動。
這對師資的需求將會更大。選課走班后,學生自主選課,假如學生都選物理,那對物理老師的需求量勢必大增,每個學校都可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不好預測學生會怎么選擇,從總的編制來看,師生比可能足夠,但具體到選課走班的師資配備就會產生短缺。“即使進行緊急社會招聘,也難以一時招聘到隨時上崗教學的教師,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建立人才儲備庫來周轉,教師人員可能更靈活。”劉紹華建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郭立偉 周國芳)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