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希望世界給我多一分鐘、多一秒鐘,讓我再好好愛你……”歌詞里曾苦苦哀求的一秒鐘,真的可以實現了。因為,2016年還真的多出了“1秒”。
這多出的“1秒”將加在格林尼治時間12月31日23時59分后,通過增加閏秒實現。由于北京處于東八時區,所以將在2017年1月1日7時59分59秒后面增加1秒,屆時會出現7時59分60秒的特殊現象。
為什么要增加1秒?這1秒從何而來?據天文專家介紹,為了確定時間,世界上有兩種時間計量系統,基于地球自轉得出的“世界時”和基于原子振蕩周期確定的“原子時”。由于兩種時間尺度對秒的測量方法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兩個時間系統之間就會出現差異,所以有了“協調世界時”的概念。
“協調世界時”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盡量接近于世界時。1972年,國際計量大會決定,當“世界時”與“原子時”之間時刻相差超過0.9秒時,就在協調世界時上加上或減去1秒(正閏秒或負閏秒),以盡量接近世界時,這就是閏秒。
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表示,閏秒一般安排在年中或年末的最后時刻,即6月30日或12月31日的最后一分鐘。從1972年到這次的44年間,已經有27次閏秒。最近一次是2015年6月。
科普:這額外的1秒是否真有必要?
對于普通人來說,增加一秒可能根本就不會被察覺。然而,對某些領域和行業,這短暫的一秒可能會使情況變得異常復雜。
對閏秒最為敏感的莫過于計算機相關領域。計算機系統和程序按每分鐘60秒設定,當閏秒發生時,計算機或服務器系統會因無法識別“兩個連續的相同秒數”而顯得“無所適從”:中央處理器可能因系統的不斷詢問而“死機”,電子郵件可能迷失“方向”,重要數據可能丟失……
在萬物聯網時代,很多領域的系統都是以計算機網絡為基礎傳輸平臺,實施閏秒帶來的影響會延伸至航空、通信、金融及其他需要精準對時的領域。
2015年實施閏秒時,全球約2000個計算機網絡突然短暫中斷;旗下擁有紐約證券交易所等機構的美國洲際交易所被迫中止交易達61分鐘。而在此前一次出現閏秒的2012年,Linux操作系統和Java應用平臺等都未能幸免;澳大利亞航空公司的計算機系統“死機”數小時,被迫人工檢查乘客登機……
這額外的一秒是否真有必要?
一些國家政府和研究人員向迄今沿用30多年的閏秒概念提出挑戰,認為閏秒給高科技領域帶來諸多不便,應直接以采用先進技術運算的“原子時”取代“世界時”。
事實上,為了不中斷定位、導航、授時的連續性,作為對時間精度要求極高的全球主流衛星導航系統,美國全球定位系統、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都采用不插入閏秒的時標。目前,全球定位系統時標與“協調世界時”之間已經累計17秒時差。
但反對廢除閏秒者認為,時間“一成不變”會產生更大問題。如果采用精準的“原子時”,隨著地球越轉越慢,幾千年后時間與晝夜交替將無法匹配,太陽可能在下午1點才升到正空。
2015年11月,國際電信聯盟舉辦的新一屆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在瑞士日內瓦通過決議,提出在廢除閏秒制度前應對其潛在影響開展更多研究,并決定將于2023年的通信大會上再次對閏秒的存廢議題進行研究表決,這意味著閏秒制度至少還將存在7年。 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
版權稿件,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