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島記者 徐軍
今年12月1日是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活動主題是“攜手抗艾,重在預防”,該主題意在說明當前艾滋病防治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預防成為防治艾滋病工作的重中之重。記者了解到,今年青島新發(fā)現(xiàn)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占96.1%,女性占3.9%,性傳播為主要傳播方式。在青島,超90%的感染者正在接受治療。而由于社會歧視還廣泛存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仍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
新發(fā)現(xiàn)感染者中男性超九成 第29個“世界艾滋病日”到來之際,在社區(qū)廣場、高校和一些醫(yī)院的門診上,防治艾滋病的宣傳活動頻頻舉行。幾十年來,每年的 “世界艾滋病日”前后,人們看到的這類宣傳活動都達到了一個高潮,過后旋即歸于沉寂,只剩下疾控部門、醫(yī)院和專門的社會組織一如既往。然而,艾滋病的感染人數(shù)仍在不斷上升。
國家疾控中心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我國現(xiàn)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共計57.7萬人,死亡18.2萬人,經測算估計全國人群總感染率0.06%,即每1萬人中有6人“染艾”,仍有32.1%感染者未被發(fā)現(xiàn)。從傳播途徑看,2005年,中國艾滋病病毒傳播主要經由注射毒品、血液傳播、異性傳播三種途徑。而到了2015年,異性傳播、同性傳播、注射毒品成為主要傳播途徑。血液傳播已不再是艾滋病病毒傳播主要途徑,而同性性傳播占比則從2005年的0.3%升至2015年的27.6%,異性性傳播占比從11.3%上升為66.5%。母嬰傳播通過及時的阻斷措施,可以將傳播概率降至非常低的水平,在有些地區(qū)甚至母嬰之間達到了零傳播。在青島也有多個艾滋媽媽生下健康寶寶的案例。
1992年,青島在勞務輸出歸國人員中發(fā)現(xiàn)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近年來,隨著高危人群動員檢測力度的加大和市民主動檢測意識的增強,每年發(fā)現(xiàn)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數(shù)量明顯增多。目前,青島已建立2個艾滋病確證實驗室,50家艾滋病篩查實驗室,比去年增加3家;78家艾滋病檢測點,比去年增加15家;全市每年開展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70余萬人次。
記者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今年青島新發(fā)現(xiàn)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男性占96.1%,女性占3.9%,男女之比24.6:1;本市人口約占36%,流動人口約占64%;從感染途徑看,經性傳播是青島艾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性接觸傳播占99.4%,同性性接觸感染是異性的3.6倍,其中有77.8%是經男男性接觸感染;在感染者及病人職業(yè)分布上,干部職員占15.6%,在職業(yè)分布中所占比例首次排到了第一位,青年學生占6.6%,上升至第四位。
青島95.7%感染者接受治療 與嚴峻的疫情相比,一個值得令人欣慰的消息是,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的數(shù)量也在上升。
2014年7月,在墨爾本召開的第二十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上,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提出,2020年將力爭實現(xiàn)“三個90%”的防治目標,即90%的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0%已經診斷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同時,提出2030年終結艾滋病的愿景。
對于“三個90%”的目標,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吳尊友曾介紹,2014年,中國43萬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有51%的人接受了抗病毒治療,而在發(fā)達國家,治療率也只能達到80%,距“90%”的目標實現(xiàn)比較困難。在2012到2014年,中國有80%到86%的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實現(xiàn)“90%”相對比較容易。
不同地區(qū)經濟發(fā)展水平、社會環(huán)境的寬松度、預防措施的實施效果以及人們的預防和接受治療意識的不同,達到“三個90%”的防治目標的難易度也不盡相同。在青島,未被檢出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數(shù)據(jù)不明確,但現(xiàn)在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已占到總感染者的95.7%,病毒得到抑制的感染者占到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的94.5%,在這兩個方面均已實現(xiàn)“90%”的目標。這主要得益于疾控部門、社會組織等單位,對感染者的積極干預。
市疾控中心艾滋病防制科主任姜珍霞告訴記者,國家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實施“四免一關懷”政策,即國家實施艾滋病自愿免費血液初篩檢測;對農民和城鎮(zhèn)經濟困難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實行免費抗病毒治療;對艾滋病患者遺孤實行免費就學;對孕婦實施免費艾滋病咨詢、篩查和抗病毒藥物治療;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納入政府救助范圍。“這些政策的實施,讓感染者及病人的抗病毒治療獲得可及性。即使占感染者及病人人群64%的流動人口,也可以在不同地區(qū)獲得這些支持。”姜主任介紹。
棄醫(yī)多因擔心被歧視 盡管青島后兩個指標已經在95%左右,超過國家平均水平并達到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提出的目標,但感染者中沒有接受抗病毒治以及治療未得到抑制的仍有5%左右。這又是為什么呢?從事艾滋病防治多年的青島紅十字紅絲帶志愿服務站志愿者小潘看來,對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偏見、歧視,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匱乏,讓感染者或病人在得知自己情況后不敢面對自己,失去安全感而戰(zhàn)戰(zhàn)兢兢,極力選擇自我逃避、自我歧視、自我屏蔽,“想忘記自己是感染者”,因而這部分人不愿再去接受抗病毒治療。即使服藥的感染者中,也有些人對治療的藥物一知半解,甚至擔心在服藥時被家人、朋友發(fā)現(xiàn)而暴露,因此“偷工減料”。有的愿意接受治療的感染者,每次到醫(yī)院拿藥時都是戴上墨鏡、口罩、帽子“這套標配”,生怕被人認出自己。
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下,最終導致的是感染者體內的病毒難以得到抑制。小潘告訴記者,曾有一個“80后”感染者因擔心服藥被家人和同事知道,在感染以來的4年拒絕抗病毒治療,“即使反復給他說了治療的必要性和效果。”在分析了近幾年因發(fā)病住院的艾滋病病人后,小潘總結,檢測、發(fā)現(xiàn)的太晚和抗拒抗病毒治療的人占到80%,甚至有人為此而殞命。如果這部分人群能夠主動早檢測、早堅持治療,那么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避免這些悲劇。受堅持治療之益,1992年,青島發(fā)現(xiàn)的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至今仍正常存活。“堅持服藥很好的感染者中,基本都可以達到病毒在檢測線以下了。”姜珍霞告訴記者。只要病毒在檢測線以下,也就意味著沒有傳染性了。
而讓感染者能主動早檢測、早堅持治療,則需要打消他們心里存在的顧慮,不再逃避。打消感染者心中的疑慮,則需要感染者的親友、同學或同事,乃至整個社會對他們的歧視的消除,讓感染者不再覺得人們用異樣的眼光來視他們如“毒瘤”。感染者能夠在獲得理解的同時積極治療,艾滋病的傳染源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終結艾滋病的愿景才可能最終達到。“從‘惡性循環(huán)’走向‘良性循環(huán)’,我們需要的不是‘道德譴責’而是‘人文關懷’。”小潘說。
社會在進步但歧視仍廣泛 在記者采訪調查中, 青島青同防艾志愿服務中心負責人虎子等多位知情人士表示,能感覺到越來越多的人對艾滋病防治知識有了正確認識,相當一部分人選擇了包容與尊重。但是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實際生活工作中,歧視仍然在廣泛存在。
虎子目前正在洛杉磯一家防艾公益機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我在洛杉磯能感受到,社會大眾對艾滋病相關知識有非常高的正確認識,這里的恐懼和歧視較國內要低很多。在美國,大部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的比較坦然與放松,因為通過政府、疾控部門與社會組織的大力宣傳,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艾滋病可防可控,正常接觸不會傳染,就是一個慢性疾病,目前的藥物已經控制的非常好;在國內,大部分HIV感染者對艾滋病防治知識都比較了解,他們知道只要堅持服藥會提高生活質量、基本能達到正常壽命,但依然生活的很壓抑甚至每天提心吊膽,絕大部分原因是來自于社會的壓力,因為還是有一部分人對艾滋病存在偏見甚至歧視。”虎子告訴記者。
2006年3月1日施行的《艾滋病防治條例》第三條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yè)、就醫(y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第二十三條規(guī)定,國家實行艾滋病自愿咨詢和自愿檢測制度。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非歧視,納入明文規(guī)定。然而,目前適用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第十八條卻明文規(guī)定, “艾滋病,不合格”。有專業(yè)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種做法幾乎等同于公開的歧視,是不應該的。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里,曾出現(xiàn)過多起艾滋病感染者因體檢不合格,被公務員錄取拒之門外的案例,也有律師聯(lián)名建議修改或完善《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取消對艾滋病毒感染者做公務員的限制。但是,多年過去,這一被廣泛質疑的規(guī)定仍然未被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