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近日,“北京霧霾發現耐藥菌‘人類最后的抗生素’將束手無策”等網文持續傳播。在消息的流布中,人們擔心污染的城市空氣或是耐藥細菌的傳播途徑。這種“會呼吸的痛”,伴隨著關注焦慮,滋生了一大波的衍生謠言。不過,北京市衛計委近日援引專家說法介紹,細菌的耐藥性和致病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耐藥性的增加不意味著致病性的增強。 在生存環境惡化的年代,全球居民的生存焦慮普遍存在。不過,有幾個常識還是亟待厘清:第一,空氣傳播作為耐藥性傳播的途徑,還缺乏更充分地研究。換言之,指望打個噴嚏就傳播耐藥菌,屬于腦洞大開的想象。第二,任何環境都有耐藥菌存在,甚至南極和青藏高原。第三,發現耐藥基因,不等于發現耐藥菌,再說,也不是有耐藥細菌就會讓人感染。理解了這些道理,終究有些釋然。
不過,京版霧霾令公眾如此關切,恐怕是大家早就將之視為中國治霾進程的樣板。自2014年我國首次將霧霾定為自然災害以來,治霾上的花樣也算是齊活兒了??蓡栴}是,霧霾還是隔三差五陰魂不散。當此語境之下,耐藥菌傳聞新鮮出爐即三人成虎,肯定怪不得公眾的科學素養,只怪市民對霧霾的憤懣與警覺從未散開。
今年12月15日起,《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應急預案(2016年修訂)》將正式實施。當天氣APP上不同顏色的霧霾預警成為出行標配的時候,治霾的跌宕與陷入霧霾的揪心,起碼催生了一種力量:倒逼制度設計再靠譜點兒、提醒治霾作為再給力點兒、喚起公共警覺再常態點兒。我們要的,不是低毒性的霧霾天、不是沒有耐藥菌的霧霾天,而是風輕云淡、碧藍如洗的干凈天。
不妨把“耐藥菌”的傳聞,當做演給治霾大計的暖場戲。辟謠固然讓人安心,最叫人放心的,還是行走街巷時,少些云遮霧罩的灰調,多些清澈干冽的明媚。
相關新聞詳見本報今日A21版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