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地里撿到一根大樹枝,陳家珍把它形容為“大雞架”。
文/圖 半島記者 王虹程
經過解家河村口古樹下,時常可以看到幾個賣土特產的老人。他們在大樹下自發擺了一排攤位,攤位前的特產根據季節不同變化。除了冬天和初春時節寒冷老人不出來以外,其他時間老人們天天出攤。74歲的陳家珍是這其中的一位,小小的攤位,帶給了她不少平凡的幸福和快樂。11月2日下午,記者來到解家河社區,了解了她的故事。
有說有笑,擺攤歡樂多 見到陳家珍時,她正拖著從地里撿到的一塊樹枝,往古樹方向走,她將手里的樹枝戲稱為一個“大雞架”,咧開嘴開心地對和她打招呼的村里人笑,深深的皺紋爬滿古銅色的臉上,帽檐下的銀發使她更顯歲月滄桑。到了自己的攤位前,恰巧遇到幾個來解家河玩的游客,一下子買走了她4個南瓜,給了她17塊錢。接過錢,第一遍沒數明白,以為人家給少了,把正要走的姑娘們叫住,幾個來玩的姑娘一愣,轉而又笑了,勸她再數數。第二遍,對了。陳家珍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擺擺手,表達歉意。
“今天很走運,這17塊錢買饅頭夠吃好多天了,今天回家也輕快了。”一下子賣了這么多,陳家珍顯然很高興,把錢收好后,她開始跟在一邊擺攤的村里人聊起天來。誰家的兒子娶了妻,誰家的媳婦生了娃,這些家長里短就在你一言我一語中聊了出來。20歲的時候,陳家珍從即墨鰲山要飯要到解家河,直接嫁到了這里。
老伴如今身體不好,在家中靜養,家里東邊是個小菜園,每到收獲季節,櫻桃、黃瓜、柿子、葫蘆、南瓜、茄子可勁地長,自己吃不了,陳家珍就拿到古樹底下賣。車來車往,有的外地游客到了這里打聽路,直接搖下車玻璃喊,老人們不厭其煩,耐心指路。“在這里擺攤,不光能賺錢,也能收獲快樂,最主要的跟老伙計們一起聊聊天,日子過得很幸福。”同在古樹下擺攤的老人梁玉俊說道。
養老金拿來給兒子買藥 陳家珍生有一兒一女,兒子身體不好,干不了重活,在解家河社區居委會的照顧下,兒子謀求到一份護林員的職位。擺攤獲得的收入,已經足以支撐起陳家珍的日常生活,每個月發的480塊錢養老保險,她還能全部剩下,補貼給兒子買藥治病。聊起過往艱苦的歲月,陳玉珍對現在的生活尤其充滿了感激。“現在政策越來越好,我們老年人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如今享的福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陳家珍說。
三五年前,陳家珍還常常推著小車到仰口隧道和王哥莊大集賣菜,如今上了年紀,身子骨不再硬朗,就變成了村口的這棵古樹下。“初八立冬天就冷了,再下場雪就不出來了,感冒了就不值當的了。”夕陽西下,冷風瑟瑟,陳家珍將剩下沒賣完的特產收拾好,踏上了回家路。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