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半島記者 孫雅琴 圖/半島記者 孟達
11月6日,青島大學2017屆畢業生首場大型供需見面雙選會在中心校區體育館舉行,共吸引用人單位750余家,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5000余個,堪稱“史上最多”。參會學生也高達12000余人次,400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不過,記者采訪發現,同一場招聘會,畢業生、用人單位以及學校就業辦等各方感受卻各不相同,招聘者和擇業者之間存在不少矛盾和錯位。
矛盾一 大型企業受追捧,小微、初創遭冷遇 今年青大首場雙選會的規模堪稱“史上之最”,到會的用人單位有750余家,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5000余個。據統計,在受調查的參會企業當中,青島地區有492家,占78.97%,省內其他地區131家,占14.86%,省外23家,占6.17%;規模以上企業占74.42%,中小微企業占25.58%。其中不乏青島啤酒、海信地產、保利地產、58同城等畢業生青睞的名企。不過,與往年相比,這些大企業的招聘崗位明顯少了,而且有的崗位學歷要求更高了。同時,據統計,這場招聘會中民營企業的比例高達51%,成為目前招聘市場吸納畢業生就業的主力軍。
記者在招聘會中發現,相比大企業招聘臺前的熙來攘往,小企業招聘臺前要冷清很多。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排隊投簡歷的同學,他們青睞大企業的理由主要有:平臺高、機會好、更穩定。而“穩定”是幾個同學都提到的關鍵詞。青島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蘇曉怡告訴記者,“經濟下行,很多企業活下來都很難,還是知名的大企業要更穩定一些,有安全感。”
“很多企業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其實在一些發展前景好的私營企業、小微企業中發展機會可能會更大。”青島大學學生就業中心主任朱青文介紹,“其實,職業生涯的價值不是以穩定和起薪來衡量的,找工作不是追求舒適和穩定,而是要對自己的長遠發展作出思考。有時候,一些小公司層級少,反而更容易嶄露頭角。”
矛盾二 首選管理、營銷崗,基層、一線被嫌棄 每年各學校的雙選會上都會出現諸多針對工科類專業的基層、一線崗位,今年也不例外,然而這些待遇不低的崗位卻很難吸引畢業生們的目光。學生們給出的理由有,“這樣的崗位層次太低,學不到什么東西”或者是“一線車間太苦太累,不夠體面”。
陸宇橡塑集團在雙選會現場提供了近20個面向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的一線崗位,很多學生前來打聽了一番又退縮了。其他一些理工類招聘企業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一線崗位需求最多卻往往不被畢業生看好,特別是在一些知名度不高的中小企業招聘中更為突出。畢業生還是緊盯行政、管理、營銷、研發類崗位,這從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學生的“就業難”。朱青文建議畢業生求職應該理性分析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就業崗位的匹配度,選擇適合自己的企業和崗位,有時候一線崗位也許能夠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
矛盾三 專業對口太執著,研究生求職反受限 “專業不對口”也是許多畢業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青島大學藥學專業的王同學希望能去一家大型藥企做技術研發人員,但是幾場招聘會逛下來,他發現他中意的企業來招聘會的不少,但招聘的崗位卻不是他所希望的研發與技術,而是銷售。王同學拿著自己的簡歷在展臺前猶豫了半天,并沒有遞交。“我對自己的專業很喜歡,也是我大學四年的努力方向,要是工作不對口就太可惜。”
青島大學統計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蔡丹丹也是一樣,“想找一個運用到數學統計知識的崗位實在太難了,基本就沒有看見。如果放棄自己的專業,去跟本科生一起競爭銷售崗之類的,就覺得研究生三年白學了。現在想想,讀研反而使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更局限了。”
朱青文建議畢業生在找工作的時候需要知己知彼,專業對口并沒有畢業生想象的那么重要。“大學四年的學習相對于幾十年的職業生涯來說,只是一個開端,一個方向。剛畢業的大學生絕大多數還談不上專業能力,用人單位通過簡歷看的更多是畢業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能力。”
在招聘現場,記者發現,一些房產代理機構、房產中介機構等都開始大規模招聘。“前兩年行業不景氣,用人確實出現一定萎縮。但今年感覺明顯又回升了。”榮置地公司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目前在青島、濟南兩地有公司,光置業顧問就要招40人。這些房產行業公司的展位前也都排起了長隊,很多學生前來應聘置業顧問、營銷策劃等崗位。
據青島大學學生就業中心統計,與去年同期相比,參加今年雙選會轉正后給予畢業生4000元以上薪酬的用人單位數量,本科學歷提高10個百分點、研究生學歷提高12個百分點。
[編輯: 劉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