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這棟樓成了建筑界不折不扣的“網紅”:
它有個怪怪的名字——被動房。簡單地講,被動房就是特別節(jié)省能耗的房子。這棟建筑位于青島的中德生態(tài)園,是亞洲最大的被動房公共建筑,世界領先技術,冬暖夏涼,每年可節(jié)約能耗130萬KWh,節(jié)約運行費用55萬元。
顏值與氣質俱佳,說的就是這種款型。
小小的一座建筑,卻折射出青島大大的雄心。每一份規(guī)劃,每一個項目,每一棟建筑,都要作出國際標準,以提升青島的城市品質。
在山東省委常委、青島市委書記李群看來,青島既要顏值,也要氣質。用他的話說就是:要堅持國際標準,把青島打造成既有形象又有內涵的高品質城市。按照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拒絕“大、洋、怪”,回歸“實、綠、美”,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
事實上,最近幾年來,青島一直朝這個方向努力,成果卓著。小編隨便列舉幾件事:
青島地鐵站簡直就是藝術博物館
如果你坐過青島地鐵,應該會有上述的感受。站點設計建設過程中,青島邀請國內知名的公共藝術設計大師杜大愷、潘魯生等指導,突出了“山、海、城、島、灣”城市特色,實現了青島地鐵與青島地域文化的融合,做到了“一線一主題、一站一故事”,在全國開了先例。
“積木”搭起11層高樓,見過嗎
建筑工地沒有飛揚的塵土和刺耳的噪音,不見零散的鋼筋、混凝土、保溫板,取而代之的是一塊塊成型的墻板、樓梯等“零部件”,工人們像搭積木一樣,在塔吊等機械配合下,把這些“零部件”組裝成一棟新樓房。說的是城陽區(qū)棘洪灘街道韓洼社區(qū)經濟適用房,是島城裝配率最高的預制裝配式住宅,年底交付后可實現直接入住。
讓人放心的“城市良心”
紅島高新區(qū)的綜合管廊項目,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等各種工程管線集于一體,實施統(tǒng)一規(guī)劃、統(tǒng)一設計、統(tǒng)一建設和管理,成為保障城市運行的“生命線”。
越是接地氣的項目,越能體現城市的品質。贊一個!
插一句
建得靚 還得建得好 “音樂是流動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城市的高品質,離不開高質量的建筑。在歐洲一些發(fā)達國家,很多建筑都有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留下的城市記憶讓人嘆為觀止。一方面得益于保護,另一方面就是建筑本身的質量。
緣于此,李群多次強調要嚴格落實城市建筑工程質量責任制,健全終身責任追溯機制,讓多方主體明責守責,層層加壓、層層擔責,夯實工程質量基礎。
青島,也要打造有故事、有歷史、有記憶的百年建筑。
提升城市品質,青島還有一些方面需要突破。在近期召開的全市城市工作會議上,李群就提出了3個點。
1
突破“水短板” 青島是嚴重缺水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是全國水平的11%。要把解決水資源制約作為未來城市工作的一個戰(zhàn)略問題來對待。
腫么辦?開源,節(jié)流!
青島正積極爭取省委、省政府支持,興建新的輸水渠道和水庫。
海水淡化裝置
同時,利用自然優(yōu)勢,進行海水淡化。比如藍谷海水淡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將建設總規(guī)模達10萬噸的反滲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污水處理廠
“節(jié)流”就是搞好節(jié)水和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青島的再生水利用率只有33.4%,以色列達到86%,新加坡是80%,日本是60%。青島還有很多的潛力可挖。
還有,建設海綿城市。什么是海綿城市,就是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吸水、蓄水、釋水,最大限度地保留住雨水,并很好地再利用這些雨水,更多地通過自然生態(tài)的方法把水留住。青島已經入選國家海綿城市試點。
最后說一句,節(jié)約用水,人人有責。
2
突破“地下基礎設施短板” 上面這幅圖是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地下城,長達17公里,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步行街全長30千米,連接著10個地鐵車站、2000個商店、200家飯店、40家銀行、34家電影院、2所大學、2個火車站和一個長途車站。
蒙特利爾能被評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之一就歸功于它有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地下城。
相比而言,青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青島最多利用到地下50米,而發(fā)達國家可以用到地下200米。李群強調,市南、市北、嶗山等城區(qū)和沿海區(qū)域,不能再向海灘要空間,不能再搞高樓,必須要向地下要空間,把基礎設施更多的放到地下去,補齊這個短板。
3
突破“交通擁堵短板” 解決交通擁堵,要訣就一個字:疏!
規(guī)劃上“疏”。
李群說,交通擁堵首先是空間布局沒有拉開,空間功能不太合理,然后才是交通規(guī)劃、交通管理的問題。解決交通擁堵,首先是理念問題,必須科學控制,合理布局,做好疏導,不能新建一個住宅小區(qū)就堵了一條街,新上一個城市項目就癱了一條路,新修一條路兩邊就蓋上房子。
科技上“疏”。比如,海信的智能交通系統(tǒng)在全球是先進的,同樣一條路運用了智能指揮系統(tǒng),可以最高提升通行量20%,這就是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
理念上“疏”。如果自行車道、步行道暢通了,相信很多人會放下私家車。所以,青島要打造自行車和步行等“慢速”交通系統(tǒng)。同時,對私人車輛出行要加以限制,改變市民的出行行為。
城市的核心是人,市民過得舒不舒心是衡量城市品質的最重要標準。如何才能讓市民過的舒心?
新加坡是全球城市治理的樣板,其中很重要的經驗就是依法管理,有公共設施條例等各種法律近400種,使執(zhí)法人員對每項工作都有法可依,而且做到了執(zhí)法必嚴。
除此之外,青島準備這么做:
建設智慧城市,讓老百姓省心。青島的智慧城市建設有著良好基礎,下步要加大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應用,加快規(guī)劃、城建、公安、應急、交通運輸、環(huán)境保護等城市運行領域智慧化建設進程。
強化安全管理,讓老百姓安心。安全是城市最重要的“生命線”,也是老百姓對城市的最基本要求。要一刻不放松地抓城市安全,做好各類風險的基礎性、源頭性防范工作,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防控網,嚴肅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嚴密清除各類安全風險,健全各類應急預案和應急指揮體系,動員社會力量維護公共安全,提升全市人防、物防、技防水平,讓老百姓能夠安安心心的過日子。
提升市民文明素質,讓老百姓盡心。“市民素質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城市管理與治理,一字之差,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治理就是要讓市民熱情參與、盡心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