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于青島市的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青島海洋裝備生產基地(9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 攝
大國裝備夯實“發展基石”——以戰略眼光謀劃新空間 高端裝備,國之重器,也是衡量一國制造業水平的關鍵標準。
在青島中車四方廠區內,至今仍擺放著一臺64年前“八一號”蒸汽機車原型,這臺機車濃縮著青島重型裝備制造業的滄桑與輝煌:
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國內可統計的火車機車有4000多臺,但卻沒有一臺是中國人自己制造的。
歷史選擇了青島。1953年,新中國第一臺機車“八一號”在這里試制成功。“八一號”的誕生,奠定了新中國機車工業變修為造的重大轉折。
昔日的老四方機車廠,如今已成為馳名中外的“高鐵搖籃”——
從這里駛出的CRH380A,創下時速486。1公里的世界高鐵運營試驗第一速,這里開出的高速動車組,超過1000列。
“青島制造既有傳承,也有創新,每一個城市的制造都是在不斷總結中前進的。”青島市社科院社會研究所研究員張樹楓說,青島不僅有著輕工業的輝煌,更有著重型裝備制造業的傳承基因。
大塊頭有大智慧,發展高端裝備凸顯一個城市的長遠眼光。
約90米高,4條可升降的樁腿,可供數百人吃住的海工平臺……這樣的一個個恰似“變形金剛”式的龐然大物,就坐落在青島海西灣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基地內。
“這一個平臺,其售價就好比一架波音737飛機。”青島海西重機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慶說:“大型高端裝備正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也能搶占制造業的高地。”
目前,海西重機在造的還有3座110米電動齒輪齒條升降式海工平臺,將分別于今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交付,并于8月份新簽訂了6座自升式海工輔助平臺建造訂單,是目前國內手持訂單量最大、成功交付海工平臺數量最多的海工服務平臺生產制造企業。
船舶制造,最具海洋氣息的工業符號,集多種產業門類于一身,也衡量著一個城市乃至國家的工業水平。山東半島處于日本、韓國和中國構筑的世界造船業“金三角”地帶,青島造船業的崛起,占盡天時地利。
“具備世界眼光,立足國際前沿,邁向全球市場”——這是青島發展船舶等海洋工程的思路和目標。
近年來,青島市先后引進中船重工集團、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等船舶和海洋工程領域最強“國字號”企業,以及三菱重工、瓦錫蘭等造船和研發配套的國際大公司,投資億元以上的船舶重點項目超過10個,總投資達到200億元,已完全具備建造10萬噸級FPSO(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俗稱“海上石油工廠”)、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海上采油平臺上部模塊等高端產品的能力。
依托技術創新,一大批高端裝備從青島走向海內外,一批“大國重器”從這里走向全球,“青島制造”顯示出大國重器的高端水平。
作為高鐵,中車四方累計在新加坡獲得916輛地鐵車輛訂單,實現我國首次向發達國家出口高端地鐵車輛;
作為高端海工裝備,今年上半年由中海油青島海工承建的俄羅斯亞馬爾LNG建造項目的三個核心工藝模塊順利裝船并將運往北極。這是中國首個自主設計建造的液化天然氣核心裝備,也是中國首次對外輸出LNG核心工藝模塊,標志著“青島制造”已順利打入國際高端油氣裝備市場。
……
據青島市經信委介紹,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達1769家,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8430億元,同比增長10。9%,成為全市經濟增長的“壓艙石”。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
立足青島,放眼全球,“青島號”制造業的這艘大船正在全球競爭中乘風而行,承載著在制造業前沿領域中實現領先的重任,也正努力在未來制造業版圖鐫刻上“青島制造”的新標簽。(記者趙新兵、李斌、張旭東、徐冰、張辛欣、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