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JIZZJIZZ麻豆全部免费,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亚洲射图,免费不卡中文字幕在线

"制造業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與張瑞敏面對面

2016-10-19 17:11   來源: 新華社 手機看新聞 半島網 半島都市報

小字體大字體

?  新華社青島10月19日電  題:“制造業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與張瑞敏面對面

  新華社記者

  從一家32年前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到全球白色家電第一品牌,從不斷創新求變,到11年來向互聯網平臺企業轉型……解碼“青島制造”,海爾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巨大存在。

  從一位普通的企業負責人成長為全球知名的企業管理思想家,執掌海爾航向的張瑞敏,對“青島制造”“中國制造”有著怎樣的理解?如果說海爾過去是制造產品、服務,今天究竟在“制造”什么?中國制造的未來在哪里?帶著一系列問題,新華社記者走進海爾集團,和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面對面。

  互聯網時代:“企業要么擁有平臺,要么被平臺擁有”

  問:我們走進青島,想以“青島制造”解碼中國制造的現狀和未來,您怎么看海爾制造、青島制造乃至中國制造?

  答:制造業正站在一個十字路口上。現在已經是互聯網時代,中國制造業到底能不能真正在這個時代做起來?真的很難說。在互聯網時代,關鍵不僅是看名牌,更關鍵是看企業怎么轉型。過去我們以日本企業為師,現在日本不少大企業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不是制造不行了,而是因為它們和互聯網脫節了。

  傳統時代制造業的現狀是:企業要么成為名牌企業,要么成為名牌企業代工廠。但到了互聯網時代,企業要么擁有平臺,要么被平臺擁有。名牌和平臺的最大區別,名牌是以企業為中心來管理客戶,平臺則是以消費者為中心來管理企業。

  “制造業企業的最大問題,是怎樣盡快轉型為互聯網企業”

  問:究竟什么是互聯網企業?

  答:互聯工廠說到底就是要連上用戶,說白了就是產品出廠前就知道是送給誰的,不再進倉庫。比如我們兼并的日本三洋白電,質量無懈可擊,為什么不行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互聯網要求企業要和用戶連起來,換句話說用戶要參與企業的前端設計。過去的開發叫瀑布式,是直線的,現在一定是迭代式,只要用戶有需求就要推出產品,然后再不斷迭代。

  對中國制造業來講,現在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轉型——怎樣盡快轉型為互聯網企業。我們自己就在苦苦探索。

  對企業“支持不干預”

  問:青島是有名的品牌之都,原因何在?

  答:青島出了那么多名牌,有兩個要素。一是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機遇,解放了生產力,很多企業千方百計提升質量、做大品牌。二是地方政府對企業的態度很清楚,就是5個字:“支持不干預”。政府只給你提供資源、支持,不是把什么都給你管死。

  “沒有哪個百年企業不是自殺重生的”

  問:您曾說,海爾正在創造一個讓中國人民自豪的國際名牌,做到了嗎?

  答:我們的觀念就是4個字:自以為非。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成功了,像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所說:“根本沒有成功這回事兒,所有的成功只不過是我們用以自鑒的鏡像”。

  為什么這樣?就在于這個時代變化太快。過去,海爾企業文化就是執行力特強,集團定下什么事兒,各級員工會以最快速度辦成。現在向互聯網轉型,企業文化要變成創業文化,完全不一樣,所以很多人都沒法適應,一些人離開了。

  互聯網時代的企業管理是非線性的,用戶需求是變化的,挑戰非常大。所以我說,沒有哪個百年企業不是自殺重生的,有的可能都自殺過很多次。

  談轉型:“海爾出現了相當長時間的混亂”

  問:您16年前曾說,不觸網,就死亡,之后海爾相繼向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轉型。期間您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答:2000年我參加瑞士達沃斯論壇,主題是“讓我們戰勝滿足感”。當時我不大清楚為什么要戰勝滿足感?后來參加會議,慢慢發現是因為互聯網帶來了巨大挑戰,所以就提出來“不觸網,就死亡”。

  2005年,我們提出“人單合一”,就是讓每個人面對用戶,而不是企業把什么東西都定下來后你再去做。在這一過程中,海爾出現了相當長時間的混亂,因為原來組織結構還在那兒,又成立了一個個新團隊,相互交叉,一段時間內海爾人員增加,效率也慢了。一直到大前年把中間管理層一萬多人去掉,當時社會上有很多質疑,加上營業收入也不怎么增長了,質疑就更多了。但是很多人沒有注意,海爾營業收入雖然沒有增長或者出現一些下降,但利潤一直增長很快,到今年連續9年利潤增長。

  “制造業現在面臨一個徹底顛覆”

  問:大企業很難互聯網化?

  答:制造業現在面臨一個徹底顛覆。原來經典管理理論有3個:一個是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就是今天的流水線;二是馬克斯。韋伯的科層制,形成了今天企業的金字塔組織形式;三是法約爾的一般管理理論,形成了企業的管理職能部門布局。

  今天再看,流水線適應不了個性化趨勢,科層制適應不了去中心化,一般管理理論不符合互聯網時代零距離的需要。這3個理論今天已經不太適用,或者說要改變。

  “我采購的不是鋼板,是解決方案”

  問:說起互聯工廠,有的海爾員工也不太懂,怎么讓員工跟上您的思維?

  答:這種現象確實存在,原因在于我們不斷轉型。第一步,先要干成一個沒有人的黑燈工廠;第二步,把各種資源整合進來,建互聯工廠。舉個例子,海爾不再從寶鋼采購鋼板,而是寶鋼、鞍鋼進到海爾生態圈,誰提的解決方案最好就用誰的。我采購的不是鋼板,是解決方案。所以,“互聯網一切皆服務”是對的。互聯工廠折騰得差不多了,現在又研究怎么樣使產品不再進倉庫。

  我們一步步往前走,達到一個目標后又要往前走,不斷地改,所以有人會覺得挺迷茫。

  “一定會有后電商時代,而且一定是場景商務”

  問:不到半小時,您提到互聯網已有二三十次,可能有些人跟不上這種顛覆時代的互聯網思維。

  答:互聯網的顛覆確實太厲害。現在我就擔心自己能不能跟上。我感覺真是很可怕。

  你看互聯網發展有多快——桌面互聯網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實現了信息零距離,帶來了去中心化:誰都是領導誰都是頭。員工想當頭,我干脆讓你當創客當頭。移動互聯網解決了速度問題,才有電商蓬勃發展。我認為一定會有后電商時代,而且一定是場景商務。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物聯網,從國際上提出來到今天已經有9年了,物聯網到現在還沒有引爆,為什么?就是沒有場景商務。電子商務是讓人在電商平臺上挑選適合自己的東西,場景商務則是不用你動,我就給你提供服務。

  “到底我們可不可以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引爆物聯網的公司?”

  問:場景商務和制造業有什么關系?

  答:場景商務一定會到來。這將是對制造業的最大挑戰。

  還真不是危言聳聽,我始終覺得是在跟時間賽跑,到底我們能不能成為世界上第一家引爆物聯網的公司?如果能,不光海爾,中國制造業真的將在一個新的、大的起跑點上騰飛;如果不能,被某一個外國公司引爆,就會是我說的“你不擁有平臺就被平臺擁有”。

  海爾提出一個目標:把所有電器變成網器,再變成網站,才可能跟用戶交互。我個人覺得,中國制造業如果找不到這個出路,會很危險。

  “賠也是從自己口袋里掏錢賠”

  問:前進路上您認為還需要克服哪些障礙?

  答:我幾乎跑遍世界,大企業還沒有人這么做:扁平化、去中心化,徹底打破層級,人人都是創客,實行搶單。傳統時代,沒人說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現在不行,必須變。

  舉例說,海爾原來有一個1000多人的部門,專門給跑市場的人做評價,效果并不顯著。后來這1000多人全去掉,和用戶零距離。比方說物流配送原來要費勁了解用戶反應,現在不需要了,如果你沒有按時送到,所有的貨不要錢,誰造成損失誰來賠。不要你評價,而是用戶評價,賠也是從自己口袋里掏錢賠,原來互相推諉的風氣一下子化解了。

  “創業是什么?就是從懸崖上跳下來,在落地之前,組裝好一架飛機”

  問:對這些創業小微,您有什么建議?

  答:創業是什么?就是從懸崖上跳下來,在落地之前,組裝好一架飛機,然后駕駛著這架飛機向新的方向飛去。不逼到絕路,誰愿意創業?風險太大,從天使基金到A輪,再從A輪到IPO,成功率只有千分之一。

  創業思維是歸納推理,前提和結論不一定一致,但傳統經濟一定是演繹推理,前提和結論一致。一個工廠產品賣得好,那就再蓋一個工廠,能掙多少錢都能算出來。創業不是這樣,也許你看得很準很對,可能就最后一個時間點沒有抓住,就失敗了。所以創業要求在正確時間正確地點做正確的事兒,可哪能都這么正確?

  張瑞敏的“小目標”:當年讓大家吃上飯,今天是做成“人單合一”

  問:創業者都有一個小目標。您當年進海爾時的小目標是什么?現在的小目標又是什么?

  答:當年的小目標就是叫大家吃上飯。我來海爾后連續半年出去借錢開工資,幸虧那時每個人就50來塊錢,800人也就5萬塊錢。記得到一個大隊書記家里,書記說倒白酒,喝上5杯,1杯1萬元,喝不喝?喝,就成了。

  任何一個小目標,如果沒有方向指引,就會偏離。雖然當時很困難,就是想產品一定要對得起消費者,所以才有了砸冰箱的事。就是再窮,也不能讓這么差的產品出廠!

  海爾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目標,方向非常清楚。現在就是要做成“人單合一”,每個員工都要變成創業者。或者說,讓有志于創業的人都聚集到海爾平臺上來。這就是我現在的小目標。

  過去砸的是冰箱,現在“砸”的是組織

  問:剛才說到砸冰箱,現在回想幾十年前那一刻,決心應該很難下吧?

  答:確實很難!難就難在不知道砸完后到底會帶來什么效果。海爾是集體所有制企業,國家不給分配大學生,人員素質相對低,當時希望砸一下,起到震撼效應,但心里沒有底,到底這些人會不會接受呢?當時買一臺冰箱,不吃不喝要花一個人兩年工資,我們說得很實在:“要是你父母和家人買回去了,你會覺得怎么樣?用戶是大家的衣食父母,必須認真對待。”

  問:那時砸的是冰箱,現在“砸”的是啥?

  答:現在“砸”的是組織,就是淡化和取消科層制。去年在維也納我講這個時,外國企業家討論得很熱烈,覺得不可思議:把科層制去掉了,企業還怎么管理?員工聽誰的?過去每個人有那么多上級,但現在沒有了,因為所有組織一定會變成自組織,自組織是沒有領導的。所以德魯克生前有一個預言:企業一定會消亡。

  “企業一定不要成為王國、帝國,一定要成為生態系統”

  問:那企業將來會是什么?

  答:都會變成自組織。所以海爾現在要建設自組織、互聯網帶來的網絡化組織,全球都可以連上。

  凱文·凱利(注:世界知名互聯網觀察者)上次來海爾待了兩天,提出一個建議,說海爾在傳統企業領域已經做得很高了,但是一定要變成互聯網企業。互聯網帶來的是生態,而不應該再是科層組織。馬云前些日子來,我們兩人的觀點是一致的:企業一定不要成為王國、帝國,一定要成為生態系統,成為帝國一定會垮掉。

  凱文·凱利說,所有的企業都難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為什么?因為企業不是生態,早晚要死,但城市是生態。比如這個城市有一條街道,垮了一個商鋪,新商鋪又來了,這條街垮不了。但是企業不行。所以我現在想能不能把企業變成一個生態?如果不變成生態,過去說企業大不易倒,現在我看是誰越大誰越容易倒。

  “個性化定制是最主要的指標,我最看重這個目標”

  問:說海爾轉型初見成效,互聯工廠提高了效率,是這樣嗎?

  答:不是方向,是在探索方向。效果還需要進一步體現,因為現在個性化定制還不是太多,大概只占全部產品的10%左右。從2005年提出“人單合一”到現在十多年,至少是大家觀念改過來了,從上到下大家都接受這個觀念,這是最大收獲。

  個性化定制是最主要的指標,我最看重這個目標。有一點像國外所說真正做到產銷合一,消費者是制造者也是設計者。

  “一切皆服務,無論怎樣搞,一定要連上用戶”

  問:您說互聯工廠的用戶數據還不是很多,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是全社會的社群用戶體驗沒有做起來,用戶不是非常感興趣。沒有用戶和社群,等于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們在加快做一個個社群。

  問:德國在提出工業4。0后,又提出“智能服務世界”,您怎么看?

  答:德國人、美國人搞的這些,我們都接觸過。一切皆服務,無論怎樣搞,一定要連上用戶。沒有連上用戶,充其量只是機器換人。

  “希望這里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CEO”

  問:您20多年來不斷顛覆,是什么樣的動力促使?您的夢想是什么?

  答:成功沒有止境。別人看你可能成功了,而事實上只不過完成一個階段而已,還要不斷往前走。

  我自己的夢想,就是希望這里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CEO,每個人都能夠成功,都有自己的價值。

  問:誰是張瑞敏的接班人?

  答:很多人包括國外記者老在問接班人的事情。現在海爾平臺上有2000多個“小微”,每個成功的“小微”如果能持續成功,不就是“張瑞敏”了嘛?

  30多年人生啟示:“活在當下”

  問:從1985年接手這個廠到現在,30多年里您獲得哪些啟示和經驗?

  答(略做思考):如果真要說的話,就是4個字:“活在當下”。不要想昨天怎么成功,昨天已經過去了,要多想明天,因為那還沒到來。要踏踏實實把今天該做的事兒先做好,不要浮躁。

  有大學校長請我去講課,學生一提問就是明天怎么能成為富翁,這怎么行?

  “要換道超車,而不是彎道超車”

  問:怎么看制造強國夢?

  答:我們要換道超車,而不是彎道超車。現在對“中國制造”是一個非常好的機遇:大家都處在同一起跑線,關鍵是怎樣抓住機遇,從“中國制造”的引領者變成物聯網的引領者。

  物聯網不再以企業為中心,而是以用戶為中心。國際上預測到2019年就會引爆物聯網,我不知道依據是什么,如果是這樣,留給中國企業的時間就只有3年。3年內要能引爆,就走到了世界前面。

  “一年100多本書”

  問:您一年看多少本書?最近看什么?

  答:一年100多本。最近在看卡斯寫的《有限與無限的游戲》,這本書非常好,1987年寫的,到現在近30年了長盛不衰。我看了,也覺得非常好。

  問:要跟上您的互聯網思維,最好看哪一本書?

  答:很多人寫的書都很好。像拉里·唐斯的《大爆炸式創新》,凱文·凱利寫的《失控》《必然》,里夫金寫的《零邊際成本社會》《同理心文明》。

  問:《必然》有句話寫得特別好:我們正站在開始的時刻。對海爾來說,也是這樣嗎?

  答:對!我們大家都站在一個開始的時刻。(記者:趙新兵、李斌、張旭東、徐冰、王敏、張辛欣、于佳欣、劉寶森、席敏、蘇萬明、朱小燕)

   [編輯: 劉曉明]

半島客戶端 ?

熱門推薦

房產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