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記者 樊思思
9月19日至24日,“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采訪團在山東考察采訪。6天時間里,來自50余家媒體的編輯記者,以及網絡名人、公眾號、網絡評論員、理論專家等80余人組成的參訪團,兵分兩路走進山東9個城市的企業、廠礦、科研院所和學校等地展開采訪報道。
從大明湖畔到黃河入??冢瑥氖行牡缴綎|“北大門”,在西線采訪團深入采訪的濟南、淄博、東營、濱州、德州等5個城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主動淘汰落后產能、優化整合產能對接國際市場、改造提升謀求企業轉型蛻變的例子俯拾即是。金晶玻璃“登上”世界七大地標建筑,京博化工把工業品超市“開”到手機里,新聞紙老大get包裝紙生產新技能引來小米、順豐等商家爭相“搶訂單”……一路走來,所見的企業案例涉及鋼鐵、平板玻璃、煉油、輪胎、化工等9大傳統產業,山東去產能“5+4”自我加壓的成效初顯,傳統產業在改革中痛割“贅肉”的勇氣更令采訪團記者感慨萬千。
不當產量老大要做“多面手”,傳統產業做好去產能“加減法”
9月的東營陽光和煦,涼風習習,秋日的云朵大團翻涌,將城市的天空襯得格外近,格外藍。“石油之城”的美譽書寫了東營的一代輝煌,造紙、輪胎、石油化工等傳統工業,曾用常年不斷的機器轟鳴聲訴說著忙碌與驕傲,數量龐大的產品源源不斷地被運往全國各地……不過,在今天的東營,你可能會聽說有企業主動關停生產線,可能會發現新聞紙老大進軍包裝紙生產,卻很少聽到企業繼續沉迷于規模最大、產量最高這樣的頭銜。
9月21日,走進華泰集團造紙生產車間,成排的紙卷正在生產線上乖巧地排著隊,乍一看如同“巨人版”的衛生卷紙。在產品展示臺前,不少采訪團記者注意到小米手機的包裝盒、EMS經典的藍色快遞信封也在展覽之列,華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書記李建華笑著告訴大家,這些產品使用的包裝紙都是“華泰造”。
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華泰集團新聞紙年產能達200萬噸,曾有數據統計全國三分之一的新聞紙都來自華泰。然而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紙媒的新聞紙用量逐年遞減的情況下,開辟新市場成為事關企業存亡的必然選擇。堆積如山的廢紙,能不能轉化為高檔印刷品和精美包裝?帶著這樣的想法,華泰一方面大刀闊斧淘汰了價值20多億元耗能耗水高的3條草漿生產線、8條落后紙機生產線和9臺熱電機組;另一方面投資200多億元增上先進設備,根據市場需求創新研發了日歷紙、輕型紙、靜電紙、瓦楞紙等多種新型產品。眼前看到的這些精美包裝紙,就是集團投資3.4億元引進高端包裝紙生產線生產出的杰作。
識時務者為俊杰。華泰集團沒有死守新聞紙老大的高產量“包袱”,及時get新技能為企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擁有73年歷史的老牌國企新華制藥,也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潮下鼓足勇氣,完成了從原料藥出口大戶到“鞏固原有優勢+創新特色產品”雙線作戰的轉型。
感冒清熱顆粒、阿司匹林腸溶片、吡哌酸……9月20日,采訪團記者來到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展覽館,各種新華制造的常用藥隨處可見。這里是全球最大的解熱鎮痛類藥物生產和出口企業,然而有礙于歐美高端市場要求嚴、標準高,企業長期作為原料藥出口大戶,附加值高的制劑出口占比較小?!靶氯A制藥的未來不能只做大宗原料藥。”新華制藥董事長張代銘說,面對成本上漲、市場要求提高、競爭壓力增大的困難,企業采取“鞏固原有優勢+創新特色產品”雙線作戰:一方面做好原料藥重點產品的國際與國內營銷,鞏固擴大原料藥優勢;另一方面開發高附加值小品種,實施差異化經營。
目前,新華制藥已累計出口到歐盟市場十幾億片片劑,成為全國首批15家實施制劑國際化戰略先導企業之一和全國制劑出口十強企業。由原料藥廠商轉型為制劑廠商,產值和利潤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年1-7月份,以新華制藥為核心的新華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4.38%,實現利潤8352萬元,同比增長50.8%。
小小一張包裝紙、一片藥片,正是山東傳統產業化解過剩產能、尋求多元化轉型的縮影。在產能過剩成為企業、乃至一市一省共同尷尬的困境面前,主動調解產品結構,給企業注入新鮮的血液,方能帶動整個行業煥發活力新生。
濱州出了個化工界“小阿里”,線上“消化”助力制造業改造提升
去產能不能光靠硬碰硬的削減,有時候換個角度,變種方式,能更有效地把富裕產能消化掉,甚至帶動一批企業得到改造和提升。
9月19日下午,西線采訪團一行從濟南市區出發,向東直奔位于章丘的山東伊萊特重工。在鍛造車間,巨大的鍛造操作機正將100噸重的鋼材原料“捏成”直徑8米的環形鍛件。車間工作人員告訴大眾網記者,等明年新的生產線投產后,能整體鍛造出直徑16米的環形鍛件,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水平。
記者了解到,公司現任總裁牛余剛的父親是當年章丘三趙村的村支書,通過村里集資建起了幾間土坯房的三趙綜合廠。2000年前后,多數鑄鐵廠以生產鋼球、機動車配件為主的行業背景下,伊萊特重工卻憑借精準、長遠的眼光,投資1.2億元建新廠,專門生產 “風電法蘭”,一舉進軍國際市場。近年來,為了適應和開辟新興市場,伊萊特主動淘汰落后設備,先后淘汰了所有空氣錘、夾板錘等落后鍛壓設備,購進最先進的八噸電液錘和系列配套設備,僅此一項便使生產效率提高40%,電力和材料消耗降低28%以上。2015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9.98億元,同比增長38%;2016年7月,山東伊萊特重工實現了新三板掛牌上市。目前,一條全球領先的智能機械化生產線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就可以投產,高合金鋼及有色金屬環鍛件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10萬噸,將實現從低中端到高精端的鍛造產品全覆蓋。
9月22日,在山東京博化工旗下的黃三角工業品交易中心大廳里,300家工業企業產品在貨架上排列的密密麻麻,其中不乏很多國內知名品牌工業品。這里是黃三角最具影響力的MRO工業品O2O供應鏈服務平臺,采用線下體驗店與線上電子商務平臺相結合的模式,為工業企業提供集產品展示、交易、融資、倉儲、配送于一體的“一攬子”服務,有效幫助客戶節省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提供技術方案支持?!斑@是一個為傳統工業企業在供給端搭建的服務平臺,賣不出去的工業產品在這里可能就能賣得出去,賣得不好的工業品,在這里就可能實現暢銷?!毙氯A社中國網事新媒體基地許丹感慨地說。
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為主業,集石油煉制與后續化工為一體的大型民營企業。面對煉油、化工、制造等行業敲響的產能過剩警鐘,京博選擇主動發力,一方面從大煉油向精細化工轉型,先后建立11處技術創新聯盟,致力于精細化工、醫藥及中間體、工業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工作,實現裝置提質增收、節能降耗,發展烷烴單體化、烯烴資源化和芳烴系列化的產業鏈;另一方面瞄準時機,全面推出自有電子商務平臺,引導客戶從線下走到線上,從而形成線上交易、線下配送的電商新模式。不僅將企業自身面臨的產能過剩危機及時扼殺,還為一批工業企業創造了全新的供給端平臺。
大眾網記者發現,在落實供給側改革“去產能”任務的過程中,山東正在涌現越來越多的像伊萊特重工、京博化工這樣的企業,緊跟國家政策的前沿,看準時代背景和行業發展趨勢,適時轉變發展角度,謀求企業乃至全行業的改造和升級。
“山東造”體育用品雄霸里約奧運,優化產能布局走出高端“國際范”
去產能不是簡單的一個“減”字,通過技術創新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占領高端市場,全方位優化產能布局的舉措亦可圈可點。
9月20日下午,采訪團記者在山東淄博參觀了北京鳥巢、迪拜塔等地標所用玻璃的制造商之一——金晶集團有限公司。產品展廳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玻璃樣品,有填補中國空白的超白LOW-E節能玻璃,有帶有各色花紋的彩色玻璃,還有神奇的LOW-E鍍膜玻璃。金晶集團副總經理朱永強說,這種鍍膜玻璃對可見光具有較高透過率,對遠紅外線具有較高反射率,在家里安裝這種玻璃窗戶,冬天能保暖節省采暖費用,夏天可以阻止熱輻射進入室內,保持“空調房”般的涼爽,科技含量杠杠的。
目前,金晶能生產18米的超大玻璃,最厚可達25毫米,其工藝在整個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敖^對稱得上咱們民族工業的驕傲?!眮碜院颖毙侣劸W的杜昱輝由衷贊嘆。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在房地產行業持續調整、行業產能過剩等諸多因素影響下,近兩年玻璃行業利潤大幅縮水。盡管行業整體環境不景氣,金晶集團卻逆勢上揚,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產能利用率和盈利水平。朱永強介紹,2016年第一季度,金晶集團銷售收入同比減少了3.88%,但利潤卻增長了469.25%,利稅增長了133.93%,產銷率同比增長0.63%。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主要得益于金晶集團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壓縮傳統產能,在調整產品結構、占領高端市場的同時,大力實施產業轉移,優化空間布局。
“登上”鳥巢、迪拜塔、韓國政府世宗辦公樓等世界地標性建筑的金晶玻璃令人振奮。把一塊墊子做到極致、笑傲國際市場的泰山體育集團也同樣值得驕傲。
9月23日上午,在位于德州樂陵的泰山體育集團博物館,采訪團記者不僅親身體驗了高大上的奧運同款自行車,還嘗試了撐桿跳墊、足球草坪等幾十種“泰山制造”的體育用品。據介紹,在里約奧運28個項目中,泰山體育為田徑、自行車、摔跤、柔道、跆拳道、足球等11個奧運項目提供體育器械、產品近萬件。從一家縫制運動墊子的民營企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泰山體育集團已成長為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世界最大的綜合性體育器材、人造草坪和科學健身運動終端研發生產基地之一,先后成為多項世界級體育賽事盛會的體育用品供應商,也改變了國外企業壟斷奧運大宗器材供應100多年的歷史。
正是科技創新的力量,幫助企業完成了產品更新換代、產能優化布局、企業步步提升的重任。
正是因為舍得資本支持創新,“泰山”進入了投入創新出效益、積累資本再投入的良性循環,實現了從做產品到制定行業標準的華麗轉身,完成了產品更新換代、產能優化布局、企業步步提升的轉型。本屆里約奧運會,泰山集團派出了100多人的賽事保障團隊,以一流的產品、專業的服務向世界展示大國工匠的制造水平。
時代巨輪滾滾向前,唯有跟得上變化,適時推陳出新,才能不被淘汰。大眾網記者從山東省發改委了解到,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好去產能任務,在抓好國家公布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五大產能過剩行業基礎上,山東自我加壓,主動增加煉油、輪胎、化工、煤炭4個行業,一并推進過剩產能化解和行業脫困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目前9個行業產能利用率均實現提升,其中電解鋁、平板玻璃、子午胎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逐步回歸合理水平,實現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地煉行業自國家發改委有條件地放開地煉企業進口原油使用權以來,已獲得使用資質的企業17家,獲批總量5875萬噸,淘汰落后產能310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占全國同行業的70%;水泥產業完全結束了立窯生產,銷售收入、利潤利稅位居全國首位。此外,山東以分類處置“僵尸企業”為突破口,統籌推進“五個一批”化解過剩產能,制定了全省去產能行動計劃。截至目前,退出生鐵產能270萬噸、粗鋼產能270萬噸,相關設備完成拆除或封存,已完成全年計劃;停產煤礦51處,關停產能1305萬噸,完成全年計劃的80.3%。依法依規清理整頓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建成違規項目,累計清理整頓鋼鐵建成違規項目37個、電解鋁項目16個、船舶項目2個、水泥項目36個。
毋庸置疑,去產能的過程總是伴隨著陣痛。然而須知,破釜沉舟,為的是在傳統產業市場低迷、改革迫在眉睫的緊要關頭,拋掉臃腫,不留退路,下定決心背水一戰;刮骨療毒,為的是在產能過剩這顆“毒瘤”侵入骨髓之前,聚氣凝神,忍一時之痛,為山東傳統產業贏得全局、全新的發展。
[編輯: 李敏娜]
相關專題:
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