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9月19日訊 今天上午,“供給側·山東策——第十二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財政廳、山東省住建廳、山東省金融辦的有關負責人從不同方面專題發布了山東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落實“三去一降一補”五大重點任務的工作情況。山東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宗國主持發布會。
省發改委:“黃金40條”助推山東供給側改革穩扎穩打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巡視員關兆泉介紹,山東將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全省“十三五”發展的主線和實現轉型發展的突破口,于5月初制定出臺了關于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了27項重點任務,提出了40條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政策措施。目前,相關工作扎實推進,“三去一降一補”均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關兆泉說,山東著重化解過剩產能,在抓好國家公布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船舶五大產能過剩行業基礎上自我加壓,主動增加煉油、輪胎、化工、煤炭4個行業,目前9個行業產能利用率均實現提升,其中電解鋁、平板玻璃、子午胎行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逐步回歸合理水平,實現了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地煉行業自國家發改委有條件地放開地煉企業進口原油使用權以來,已獲得使用資質的企業17家,獲批總量5875萬噸,淘汰落后產能3100萬噸,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占全國同行業的70%;水泥產業完全結束了立窯生產,銷售收入、利潤利稅位居全國首位。
以分類處置“僵尸企業”為突破口,山東統籌推進“五個一批”化解過剩產能,制定了全省去產能行動計劃。截至目前,退出生鐵產能270萬噸、粗鋼產能270萬噸,相關設備完成拆除或封存,已完成全年計劃;停產煤礦51處,關停產能1305萬噸,完成全年計劃的80.3%。依法依規清理整頓產能嚴重過剩行業建成違規項目,累計清理整頓鋼鐵建成違規項目37個、電解鋁項目16個、船舶項目2個、水泥項目36個。
省經信委:山東力砍鋼鐵煤炭過剩產能 傳統工業實現脫困發展
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王萬良在發布會上說,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任務。在對全省鋼鐵煤炭企業情況全面摸底的基礎上,省關部門編制了《山東省推進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我省鋼鐵煤炭行業去產能的總體目標、年度目標和產能壓減計劃。
王萬良介紹,2016年,山東省鋼鐵壓減產能任務是,濟鋼150萬噸鐵;淄博宏達鋼鐵120噸鐵、170萬噸鋼;兗州合金鋼30萬噸鋼;聊城鑫華特鋼70萬噸鋼。從今年8月的督查結果來看,全省去產能任務的4家鋼鐵企業的270萬噸粗鋼、270萬噸生鐵產能設備已經全部停產;煤炭行業退出煤礦58處、去產能1625萬噸。
王萬良說,下一步,省經信委將繼續推動鋼鐵制造、煤炭生產經營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智能生產制造,積極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提高鋼鐵煤炭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同時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去產能、推重組、優布局、做精品”的思路,積極推進全省鋼鐵煤炭行業調整結構,優化布局,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
省財政廳:五大“降成本”措施同時發力,山東企業減負500億元
山東省財政廳副廳長宋文旭介紹,為加快推進山東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4月,山東省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減輕企業稅費負擔降低財務支出成本的意見》,從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社會保障性支出、創業創新成本、融資成本和優化產能支出等5個方面同時發力,通過實施以上政策措施,可減輕全省企業負擔500億元左右,財政支持推進“降成本”取得了顯著成效。
宋文旭介紹說,在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方面,山東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自5月1日以來累計新納入營改增試點企業72.87萬戶;全省31種資源品目中已有23種實行從價計征,企業稅費負擔得到總體減輕;適當降低城鎮土地使用稅征收標準,青島、淄博、煙臺等11個市的相關降費標準已經提出。在降低企業創業創新成本方面,山東將“創新券”政策的補助范圍由小微企業擴大至中小微企業,對高新技術企業購買的產品研發責任保險、關鍵研發設備保險、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實施補貼政策,在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的推動作用下,濟南、青島兩市也雙雙入選了全國小微雙創示范城市。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山東建立多層次風險補償機制,僅今年上半年,省農信社等26家金融機構就新增小微企業貸款1433.38億元。
除了降成本,山東還通過降低企業的社保、優化產能等支出幫助企業減負。通過調整養老保險繳費費率、下調建筑企業養老保障金提取比例等措施,預計今年將減輕全省企業負擔約18億元。中央、省級共撥付和籌措財政補貼資金約25億元,統籌對化解過剩產能中的職工安置費用等進行獎勵補貼。
省住建廳:兩級政府紅包“直補”,山東房地產去庫存成效顯著
山東省住建廳副廳長周善東介紹了山東近期房地產去庫存工作情況。2015年4月開始,國家和省相繼采取了紅包“直補”、市場調控等一系列房地產新政,到2016年8月底,全省商品住宅庫存去化周期從2015年一季度的22個月,縮減到12個月,處于11-14個月的最佳供需平衡區間。
周善東說,山東在房地產去庫存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項:首先是抓房地產市場調控,省住建廳會同省金融辦、省農行制定出臺了支持農民進城購房信貸政策,指導各地積極開展“農民安家貸”,低門檻、低首付、低利率、靈活還款,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放貸2.7萬筆、發放貸款86.6億元,規模居全國前列。其次是抓棚改貨幣化安置,今年1-7月份,全省棚改項目開工37.91萬套,簽訂棚戶區改造貨幣安置補償協議19.83萬戶,貨幣化安置比例為52.3%,相當于消化了2000多萬平方米庫存商品房。另外是抓好公積金擴面提效,放寬貸款政策,個貸發放快速增長,今年1-7月,全省住房公積金繳存526億元,提取363億元,新增個貸43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39.4%、84.3%;截至7月底全省個貸余額2057億元,比年初增加281億元,有效支持了職工住房消費。
省金融辦:加強金融“去杠桿”作用,山東半年直接融資2681.2億元
山東省金融辦副主任初明鋒在發布會上介紹了山東圍繞推進金融領域供給側改革,在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促進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協調發展、完善地方金融組織體系、健全金融監管體制等方面的情況。今年上半年,山東直接融資達到2681.2億元,同比增長57%。
初明鋒介紹,針對目前金融行業的供給明顯大于需求的現狀,山東積極提供定制化、個性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房、林權、海域使用權、知識產權等抵質押貸款業務,使信貸資金更多流向小微企業、“三農”、服務業、棚戶區改造等經濟薄弱環節,有效提高金融供給的效率和適用度。為了加強供給側改革中金融“去杠桿”的作用,省金融辦大力拓寬直接融資渠道,2015年直接融資達到4591.7億元,是2012年的2.53倍;今年上半年直接融資達到2681.2億元,同比增長57%。
在壯大普惠金融方面,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有小額貸款公司423家,自2013年以來累計發放貸款超過3500億元,其中90%以上的資金投向了“三農”和小微企業。初明鋒說,在探索地方金融立法工作方面,《山東省地方金融條例》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開創了省級地方金融監管立法的先河。(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樊思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