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鄧海建
人生中的“詩和遠方”有很多,但“在路上”始終不如“在一起”。金風玉露、丹桂銀蟾,都抵不過千門萬戶里為你亮起的燈盞。 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
網紅月餅來了,臺風“莫蘭蒂”來了,據說今年八月十五看月亮比較懸了……但這些顯然沒有一頓團圓飯更緊要。一切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一切丹桂香飄銀蟾光滿,都抵不過千門萬戶里,為你歸家亮起的千燈萬盞。
所謂傳統,所謂文化,不在廟堂之高,而在江湖之遠。讓人團圓,叫人歸家,能讓人惦記并遵從的,才能叫民俗。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傳統的祭祀文化、悠久的農耕歷史,讓這個古老的節日,在賞月、燃燈、吃月餅等習俗中,傳承了中華文化“合和”精髓。中秋節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至明清時,已成為與元旦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及至今日,唐人街的中秋慶典、新加坡的中秋燈會……神州萬里,寰宇內外,有華人的地方,皆共此一襲明月光。
前些年,在消費主義和文化虛無的浪潮之下,解構中秋傳統,曾經漸成潮流。就像端午成了粽子節一樣,中秋幾乎也要成為月餅節。這是讓人痛心疾首的事,博大精深的節日文化,最后成了商家促銷的祭品。
中秋過節,就該歇歇。要知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每一章、每一頁,基本都是在農事完畢、修生養息的間隙,創設出來的。過節,如果還是忙得像個陀螺,哪有空白的時間和腦袋,去綢繆遼遠的詩意?中秋過節,就該犒賞親友家人。既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就未必需要等到除夕,再去總結和回顧。“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這種圓滿與甜美,大約就是一個人、一個家庭、一個家族,乃至一個民族,為之奔走的理想臻境。
人生中的“詩與遠方”有很多,但“在路上”始終不如“在一起”。千百年來,鄉愁之傷、念故之美,恰在于對團圓與廝守的渴慕。在中秋,祭拜祈福也好,相聚慶祝也罷,能穿越千百年時光而始終停留在歷史“熱搜榜”上的,不過“人月兩圓”四字而已。這也不難理解,就像費孝通先生在《鄉土中國》中所說的,中國鄉村秩序是從血緣關系和地緣關系開始的。此后時空流轉,縱使百轉千回,討生活也好、討理想也罷,走出去的中國人,還是會被故土的濃烈情思所牽絆。
在中國,打小一家人一張桌子一日三餐,就是鐫刻進一個人一生一世的文化儀軌。此后,羽翼豐滿前程璀璨,還是忘不了闔家安好的那些溫柔時光。不是中國人戀家,而是家園與家國情懷,早已入心入肺而潛移默化。中秋,大概就是這么個日子,叫人停步、叫人駐足,哪怕只是心里有月光晴朗,也會倍覺周遭溫暖。
在故土,在他鄉,團圓才是最好的中秋。理解了這個邏輯,所謂節日文化的承續與張揚,才會有些踏踏實實的方向感。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