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9月9日訊 今天,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2015年,山東人才資源總量達1477萬人,企業人才達978.8萬人。其中,青島市人才資源最多,達181.8萬人,占全省的12.3%。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廳長韓金峰介紹,本次人才資源統計調查共組織調查員2萬多名,調查法人近70萬家,調查16周歲以上農村人口4720萬人,與以前的人才資源統計相比,本次打破了過去部門分割、分兵作戰的統計調查模式,實行由組織部門牽頭抓總、人社部門具體承辦、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成員單位密切配合的統計工作體制機制,實行統一的調查方法和匯總方法。首次采用全口徑、實名調查方法,并建立人才資源信息動態調整機制。
據統計,截止2015年底,山東人才資源總量達1477萬人,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08.4萬人,專業技術人才513.7萬人,技能人才504.3萬人,農村實用人才212.0萬人。在人才存量中,我省人才質量不高,初級人才占有很大比重,初級專業技術人才286.0萬人,占55.7%,高級僅占9.2%;初級企業經營管理人才159.2萬人,占76.4%,高級僅占6.7%;初級技能人才308.4萬人,占61.1%,高級僅占18%。
企業成人才發展的主陣地。截止2015年底,我省企業人才達978.8萬人,占人才總量的66.3%。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208.4萬人,占企業人才總量的21.3%;專業技術人才308.8萬人,占31.5%;技能人才461.6萬人,占47.2% 。同時,調查顯示,我省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成為吸納企業人才主渠道,非公有制企業人才803.7萬人,占82.1%;公有制企業人才175.1萬人,占企業人才總量的17.9%。
韓金峰說,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特別是在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科技、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社會事業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聚集了一批高端人才。截止2015年底,我省人才相對集中在裝備制造、能源資源、農業科技、社會工作、科技、金融財會、新材料、信息等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分別占25.86%、16.24%、8.4%、8.35%、8.04%、7.2%、6.05%和5.25%。
從數據分析,“人才馬太效應”更加凸現,呈現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發展態勢,一方面發達地區人才濟濟,優秀人才仍然不斷涌入;另一方面欠發達地區人才匱乏,優秀人才仍然不斷外流,截止2015年底,青島市人才資源最多,達181.8萬人,占全省的12.3%。從人才資源總量占常住人口的比重看,威海市最高,達20.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8個百分點。
此外,中小微企業、現代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強勁。截止2015年底,我省非公有制企業人才需求占92.9%,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占24.9%,專業技術人才占27.8%,技能人才占47.3 %;國有企業人才需求相對不足,公有制企業人才需求占7.1%,其中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占15.1%,專業技術人才占34.0%,技能人才占50.9%。從行業看,人才是加快現代服務業和現代制造業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我省裝備制造、能源資源、金融財會、現代交通運輸、科技、醫藥、信息產業需求較大,分別占總需求的22.5%、18.7%、9.5%、8.8%、5.4%、6.07%和5.29%。 (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姜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