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毛建國
不能說打擊沒用,但對于價值觀的問題,僅僅靠打擊難以起到充分的作用。“以騙不到錢為恥”這種扭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地在基層治理能力上,特別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山東準大學生徐玉玉被騙猝死案發生后,福建安溪過往的灰暗歷史被重新挖掘出來。在之前的媒體報道里,安溪被稱為“詐騙之鄉”。泉州市一位多年參與打擊電信詐騙的警察說,當地一些人不以詐騙為恥,而“以詐騙不到錢為恥”。(9月1日《新京報》)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應該說,這種價值觀的扭曲,以及由此造成的惡劣生態,才是“詐騙之鄉”產生的思想基礎。
看到這樣一種情形,很多人都會想到法治視角。經驗早就告訴我們,一次對于不法行為的打擊,比一千次動員還要有用。在十多年前,安溪便被媒體稱為“詐騙之鄉”。客觀地講,對于犯罪分子,當地并沒有選擇旁觀。相反,正是在當地嚴厲打擊下,部分犯罪嫌疑人轉移到外地,甚至轉到越南、緬甸進行犯罪活動,逃避打擊。
不能說打擊沒用,但對于價值觀的問題,僅僅靠打擊難以起到充分的作用。“以騙不到錢為恥”這種扭曲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地在基層治理能力上,特別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上,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十八大以來,中央對基層治理十分重視。在一個理想的基層治理體系中,不是不會出現價值觀紊亂,而是出現之后,能在第一時間發現、介入、糾正,使之不會成為一種普遍狀態。這也是公眾想問的,面對“詐騙之鄉”的形成,當地到底做出了怎樣的努力?“法治”“誠信”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當地到底有沒有真正重視?
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抓好抓實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使其推動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為老百姓的價值遵循。多少年來,我們也一直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事實上,很多地方都出現了“靈魂落在后面”的問題。究其根源,有的是不重視,有的是能力不夠、方法不對。而且從整體上講,在物質文明上行動不力,官員往往會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但在精神文明上不力卻很少被問責,進而影響升遷。考核是導向,體現到基層治理上,這不可避免地會造成方向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偏誤。
“詐騙之鄉”戳中基層治理之痛。如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有效地納入基層政府的考核并完善測評機制,這已經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面對“詐騙之鄉”的過去和現在,當地必須盡快通過基層治理創新來建設精神文明高地,決不能讓“詐騙之鄉”的稱謂再延續到未來。
半島網辣蛤蜊評論(
http://925eat.com/lagala/)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