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膠州灣海洋公園功能分區圖
近日,青島市申報的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國家級海洋公園,這標志著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正式建立。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是黨中央、國務院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后,獲批的首批國家級海洋公園。同時這也是繼青島去年獲批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后在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又一成績。
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是青島市繼2014年西海岸國家級海洋公園獲批后第二處國家級海洋公園,也是全國最大的半封閉海灣國家級海洋公園。至此,青島市海洋特別保護區達到6處,總面積達到804.71平方公里。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位于膠州灣中北部,總面積20011公頃 。其中 ,海域面積19971.77公頃,陸域面積39.23公頃。海域面積約占膠州灣海域面積54%(以膠州保護控制線劃定的海域面積為基數)。該海洋公園地理區位、生態系統、生物資源和非生物資源、生態旅游條件特殊,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
青島膠州灣國家級海洋公園的主要保護對象是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內的灣北部濕地與大沽河口濕地,包括其面積及環境質量。海洋公園范圍覆蓋膠州灣內港口航運區以北的大部分區域,陸上邊界參照青島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膠州灣保護控制線。結合膠州灣海域的自然環境特征與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充分考慮保護對象的分布情況,有利于保護和開展科研等綜合因素,海洋公園劃分為面積分別為5585公頃的重點保護區、3116公頃的生態與資源恢復區以及11310公頃的適度利用區三個功能區。
我國海洋保護區主要有海洋自然保護區和海洋特別保護區兩種類型。海洋公園是海洋特別保護區中的一種類型,是為保護海洋生態與歷史文化價值,發揮其生態旅游功能,在特殊海洋生態景觀、歷史文化遺跡、獨特地質地貌景觀及其周邊海域建立。在生態效益方面,國家級海洋公園的建立豐富了海洋生態文明的內涵,能有效保障區域濱海、海島與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安全 ,為海洋生物提供棲息、繁育和覓食的場所,有效保護和恢復區域生物多樣性,構建完善的生態網絡。在社會效益方面,海洋公園是科研、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能促進海洋文化的提升和傳播;增強公民保護海洋生態的社會公眾意識,促進公眾參與、社區共管模式的形成;有助于構建生態和諧的人居環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同時,通過發展海洋休閑及生態旅游等,還可以推動區域海洋經濟多樣化發展。
記者 丁一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