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眾網濟南8月18日訊 近日,由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省發改委聯合印發的《山東省“海上糧倉”建設規劃(2015-2020年)》獲省政府批復。18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規劃》明確了將山東省打造成全國優質高端水產品生產供應區、漁業轉型升級先行區、漁業科技創新先導區、漁業生態文明示范區,增強糧食安全的保障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堅持生態優先、以養為主,增殖、捕撈、加工、休閑漁業協同推進,培育五大主導產業;著力增強漁業基礎保障能力,加快構建環境改善、現代經營、科技支撐、公共服務、政策支持五大支撐保障體系;拓展漁業發展空間,優化產業發展布局,推動漁業改革創新,推進漁業向生態化、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品牌化轉型升級,切實增強漁業綜合生產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加漁民收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吃上更多綠色、安全、放心海洋食品的需要,加快建設“海上糧倉”,實現種糧于海、產糧于海、存糧于海,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規劃》確定了2020年山東省要達成的四大目標。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介紹,2020年,山東省要成為全國優質高端水產品生產供應區,要科學統籌海洋漁業分工與布局,調整優化海洋漁業區域結構、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發展漁業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產業,打造以健康、生態、安全為特色的高端水產品生產供應基地。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000萬噸,蛋白質當量相當于400億斤糧食,占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的比重穩步提升;人均水產品占有量達到100公斤;水產品產地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同時,打造漁業轉型升級先行區。以“新特優”為發展導向,依靠科技進步,優化生態環境,推進海洋漁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結,打造漁業產業升級版。基本建成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漁業產業集聚區,增殖漁業、休閑漁業、冷鏈物流業等新興產業取得顯著發展,漁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
在創新方面,山東省要打造成為漁業科技創新先導區。充分發揮科技教育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人才為支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漁業科技開發和技術創新體系,打造具有國際水準、國內領先漁業科技創新高地,科技創新能力貢獻率70%以上。
在漁業生態文明方面,堅持用海與養海并舉,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科學開發利用水域資源,加大漁業資源修復力度,資源枯竭問題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建立全海域的生態紅線制度,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40%。重要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90%。全面清理非法或設置不合理的入海排污口,基本消除入海河流劣五類水體。(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