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報訊 在沙灘上赤腳游玩,上岸后腳上沾滿了沙子,怎么辦?很多人理所當然選擇公共廁所去處理,但到了公廁發現里面不讓沖腳,有人只能用隨身帶的礦泉水簡單沖洗。這種尷尬的局面在棧橋附近得到了很好解決。昨天,記者在棧橋廣場西側的公廁前看到,這里新設立了專門的“沖腳池”,方便游客用淡水免費沖腳洗手。市南區城管局介紹,目前這個“洗腳池”是試點,如果效果好,將在他們管轄的沿海公廁推廣這種做法。
現場
游客上岸有地方沖腳了 昨天下午,記者在棧橋廣場西側的公共廁所旁邊看到,新增設的“洗腳池”就在公廁入口旁邊,總共設計了4個水龍頭,正面墻上有“沖腳池”標識以及使用注意事項,每個水龍頭前都有排隊等待沖腳的游客。水龍頭和水池的高度在1米左右,恰好能容納腿伸入水池內,每個水龍頭前還有護欄扶手,供沖腳時手扶站穩。
記者在洗腳池前觀察了10多分鐘,基本每個水龍頭前都有三四名游客在排隊等待,水龍頭的水流也恰到好處,流速緩慢,剛好夠沖去腳上的泥沙,不至于浪費水,每個游客沖腳一般需要30秒至1分鐘的時間。環衛工人也停在周邊幫忙打掃衛生,提醒游客注意事項。
說法
給青島人性化設計點贊 “這里有個水龍頭真方便,剛才我在沙灘上玩的時候還在想,上岸后怎么辦呢。上來后看到這里真要給青島點贊了。”來自湖南的游客郝先生說,上岸后老遠看見這里有沖腳池,就提著鞋子過來了,沖干凈腳上的沙子,上車也干凈。郝先生告訴記者,他之前也在其他沿海城市玩過,但印象中還沒有類似的地方,多數時間是走到車跟前,拿出礦泉水沖一沖腳上的泥沙。
青島市民高女士說,她家就住在棧橋附近,以前來沙灘玩,都是自己帶上瓶水,上岸后沖一下腳,或者干脆坐在岸邊把腳晾干,用手把大沙粒打掉,就那么穿著鞋回家再洗。甚至之前她也偶爾干過不太文明的事,就是趁公廁管理員不注意,到廁所的水池里沖一下腳。
“希望青島在沿海每個公廁都弄上‘沖腳池’,那么來游玩的游客和我們市民都方便。”高女士說,特別是很多游客,不方便下海游泳,就想在沙灘上赤腳走走,感受一下海邊,若為此專門去買更衣票沖腳不值得,可上岸后腳上的沙子又不舒服,這種設計太好了。
給游客方便大家都方便 “看似設置‘沖腳池’給我們增加了一項工作,但實際上我感覺要比之前輕松了一些。”這處公廁的管理員告訴記者,自從設置上沖腳池,幾乎沒有人偷著跑到廁所內的水池或洗手盆沖洗腳上的沙子,廁所內環境干凈多了。最重要的是,以前廁所的下水道常常會因為有沙子堵塞,要費很大的精力疏通,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
“根據使用量情況,大約每天清理1至2次沉沙池就可以了,清理出來的沙子放回沙灘上。”這名管理員告訴記者,目前看游客使用都很文明,沒見到有人在沖腳池內干其他事情的,并且多數游客使用完后也很注意將水龍頭關閉。
幕后
沖腳池是“第三版”設計 這么方便游客的沖腳池,是何時想到的呢?市南環衛公司總經理關健給出了幕后的經過。“這個沖腳池已經是我們的‘第三代’產品了,可能以后還會創新出更人性化的方案。”關健告訴記者,給市民方便的想法好多年前就有,“我們最初是在公廁門口放了一個大水盆,讓游客先在水盆里過一下腳,然后進入公廁,但這樣并不衛生,容易造成交叉傳染,很多游客不愿意;之后我們又在公廁門口放過大水桶,在水桶周邊設上水龍頭,但那只是個簡易的工具,下水沒解決,經常搞得公廁周邊都是水和泥沙。”關健說,這“第三代”產品就好多了,幾乎解決了所有問題。
人性化設計更合理 關健介紹說,沖腳池采用上下兩層結構設計,上層為濾網層,專門過濾沙礫,下層為沉沙池,游客沖洗時污水流入下水道而沙礫則留在沉沙池中,實現了水沙分離,有效解決了沙子堵塞下水道的老大難問題;為確保使用安全,沖腳池設有加厚的不銹鋼扶手,無論是扶手還是池體的設計都不再“棱角分明”,而是采用了人性化弧形設計,既能有效避免游客在使用時意外碰撞受傷,又盡可能地減少了設施設備的磨損。
沖腳池由專人負責管理,每天不定時對沉砂池進行清理,清理出來的沙子也不再被當做垃圾處理而是重新回歸海灘,大大減少了海沙的流失,有效保護了海灘資源。同時,為確保節約用水、安全用水,在公廁內部加裝了減壓緩流節水閥,使沖腳池出水龍頭的水量可控、可調;便利更暖心的溫馨提示讓大家在享受貼心服務的同時牢記愛護資源、節約用水。
有望在市南公廁推廣 “我們這個‘沖腳池’目前還是試點階段,要看綜合效果,如果效果好,下一步我們管轄的第三海水浴場公廁也將設置上。”關鍵告訴記者,棧橋西側公廁的這處沖腳池是7月1日啟用的,目前還沒有水流量的統計等反饋,大約運行半個月到1個月時間,看用水量統計,如果比之前公廁用水要少,那么就很成功。那么這一做法將有望在市南公廁推廣。
關健告訴記者,如果其他單位想來借鑒沖腳池的設計經驗,他們可以免費給予指導。(記者 孫啟孟 通訊員王麗麗 攝影報道)